(来源:乌海日报)
蓝字关注 乌海日报
(点击下方音频听主播为您朗读)
每日寄语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完全。
“调剂阴晴作好年,麦寒豆暖两周旋。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
小满,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一个最具中国文化智慧的节气。
所谓四季有时,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美学和生活智慧所在。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节气是相对应的,比如小暑之后有大暑,小雪之后有大雪,小寒之后有大寒,但小满之后却没有大满。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最讲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大满,所谓水满则溢,圆满和极致并不是一种吉祥和吉利的状态。“满招损,谦受益”,因此节气排布上也充满了对“满”的警惕。
细细考究,很多词汇之中都能体味出如此的观念,比喻人生,亦还能巧妙。例如日中则移,月盈即亏;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盛极则衰,枯荣轮转……连带日常生活都有许多的智慧提示:酒饮六分醉,饭吃七分饱,茶倒七分满,话说七分完。这就是一种小满的智慧,求的是“刚刚好”,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恰到好处,不要太“满”,否则便是过犹不及,弄巧成拙。
明代语录《菜根谭》中就有这样的经世智慧,“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作者认为,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一种含苞待放的人生状态,蕴含着从容和美好。
近代理学家、文学家、晚清名臣曾国藩最追求的境界也是“小满”。他的书房取名为“求缺斋”,更有诗词传世:“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现代作家林语堂也喜欢这种人生“小满”的境界,他在文中写道:“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慵懒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完全不做工……”
这大概便是古人讲究的“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自然之道,也是人生哲理,如此小满节气又添一重特别的味道。
当然,小满之后就是芒种。这似乎又在告诫人们:取得一定成绩之后,要持续耕种,才能不断有小满的收获。小满足矣,芒种辅之,人生才能既从容安然、不急不缓却节节上升。
或许人生最好的状态,也莫过于此。
大好初夏,小满时节,我们也当检视自身,修身养性,让生命在夏天的清风荷香中,不骄不躁淡然前行——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文字:韩建慧
美术设计:刘雨佳
播音:子期
编辑:姜瑜
初审:赵永强
二审:李金玲
终审:杨延岭
出品: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夜读》特别推荐
☆ 夜读丨春天读书韵味长
☆ 夜读 | 花里的诗意
☆ 夜读 | 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青春
乌海日报陪伴您,每一个拥抱星星的夜晚
投稿邮箱:whrbtg@163.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市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
谢谢你的每 个点赞和在看,我都喜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