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最热的词是个动词——私奔。上周,搜狐789艺文节开幕,主题也是个动词——创异突围。这两个动词指向了同一个动作——改变。王功权想通过私奔改变自己的后半生,789世代的红男绿女们想通过改变从自己平庸的生活中突围。我们带着面具生活了那么久,不妨就从今天开始改变,和真实的自己“私奔”。
中国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的富翁中,60%已经完成或正在考虑投资移民...
社会等级难以逾越,家人期盼难以实现,无法获得安全感...哪些促使你改变?
想把自己变得更好,有很多办法:充实自己、混关系、努力工作,哪个最管用?...
评议员李清找认为,改变各种不公平现象,是通向有质量生活的必经之路...
我们一般的传统思维会认为,穷则思变,穷人是图变的主力,而富人是不会对现状不满的。但现实是,中国的富人正以他们的方法来改变现状。2011年,中国身家1000万以上的富人将增至59万,其中,60%的富人已经完成或正在考虑投资移民。而可投资资产规模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主中,上述占比高达74%……
你是否对自己的现状满意?
当今社会,人们活的麻木,缺乏常识。而与此同时,很多新造“常识”用尽了人们的大脑。“出身论”的沉渣泛起就是一例。一个人能取得的成绩,最大的决定因素是家庭出身,有个好爹就算成功一多半。这种出身决定一生的现状令我不满。
自从参加工作,步入社会,“养家”的念头就一直在脑子里打转。父母辛苦供我读书多年,我也想对家人有所回馈。但现实是:工作的开始就是啃老的开始,不仅无法满足家人对我的期盼,反而给他们新增了负担。无法回馈家人,让我很不满。
曾几何时,工作是赚取生活资本的当然之选。然而现在,每天按时上下班,不赚外快不创业,会被视为没本事。靠微薄的死工资,99%是买不了房的。而安居和乐业本是相辅相成的,无法安居,谈何乐业。买不起房,自然无法满心欢喜地工作。
人活一生,无论曾经有多少风雨,最终求的就是个踏实。每个人需要多少外在的物质条件,因人而异,但衡量成功的标准几乎可以统一,既幸福,有安全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对现状不满意,因为安全感于我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俗话说,艺多不压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他都是虚的,充实并完善自己,才是最要紧的。提高学历,完善资历,锻炼能力,一样也不能落下。我没有可以依靠的爹,除了把自己变NB,没有别的办法。
在这个社会混得开,靠的是能力?学历?别逗了,关系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见了太多的空有一身本事的人,却被平庸之辈骑在头上的实例。为自己编织尽量庞大、有效的关系网,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大都属于789世代这个年龄层,事业起步但未到定型的时候。此时与其费尽心思想那些歪门邪道的东西,不如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上班,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磨练好。质的改变,源于认真对待每一次量变。
这是个以貌取人的社会。人们鄙视整容丧命的倒霉蛋,却无视这样一个事实:改变容貌和形象,很可能就此改变命运。抛开整容这种极端方法,通过化妆、改变衣着等方法就可以改变自己,你愿不愿尝试呢?
在中国生活称得上有生活质量的恐怕只有官二代、富二代们吧,没背景的老百姓衣食住行哪一样能有资格谈质量?所以,制度不公平是通向有质量生活的很大障碍。[详细]
改变,或者说折腾不一定带来幸福,但是会对于幸福追求带来更大的可能空间。改变是一种在调整中厘清目标的方法,也是一种在测试中认识自我的方法。[详细]
改变可以改变,接纳不可改变,以睿智将二者区分。许多事情是个人无法改变的,只好无条件接纳。接纳现状可以减少“不幸福感”,但未必增加幸福感。[详细]
用内心的需要来改变生活的航向,不要用社会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生活,你可以不生活在大城市,可以不买车买房,可以多旅游,为自己营造自给自足的简单空间。[详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