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情况让所有人感觉意外,高达67.6%的“蚁族”半年后都会选择放弃,离开曾经立志坚守的城市,最终成功留在城市的“蚁族”一成都不到……
82%的网友支持逃离北上广,却只有1/4的人真打算逃离…
回顾文化重磅第90期:《逃离北上广》
如果你爱一个人,带她到北上广,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带她到北上广,因为那是地狱。
诚然,对一些人来说,逃离北上广是一种解脱。但对更多人,“我要逃”不过是一时的发泄。相对于大城市,二三线城市更依赖裙带关系,更无出头之日。想留留不下,想逃无处逃,是很多人的心声。
俗话说得好,大丈夫能伸能屈,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实的情况是:在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生活实在艰难。奋斗一年买不了两平米的房子;精英云集竞争惨烈,找工作太难;你还别有病,一个感冒能要你一两千元;即使委曲求全租房结婚,那将来生了孩子,还是会因为没户口而上不了学。算了,咱生不起这气,去个小城市吧,好歹能生活下去啊!
中国还有句俗话,叫衣锦还乡。连个人样都没混出来就从大城市撤退?绝不!在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里,生活的自由度和成功的机会是其他城市远远没法比的。回到老家或撤退到二线城市,就等于放弃了出人头地的机会。现在卑微地苦熬,是为了将来的功成名就。逃离北上广,是懦夫的行为。即使再难再苦,我也会选择坚守,为了我心中的梦!
张林在上海曾有一份月薪过万的工作,但面对动辄百万的房价,最终还是选择撤离上海,回老家生活。现在一天的工作量大概相当于他在上海1小时的工作量。“下班回家就看碟,听音乐。因为不用在周末加班了,有时间就出去散步采风。”
曾经的两个白领,穿梭在北京的写字楼间。为了多年的梦想,2007年辞去工作,流浪全国。“饱览祖国壮丽河山,漂到西藏,被拉萨强烈的日光晒晕,赖着不走了,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拉萨整了个家庭旅馆,收留各地"藏漂"”……
北京的杜鹰选择坚守,代价是父母奶奶掏空家底交了100多万的首付,他们小两口还要月供一万地还上30年。首付中的20万是奶奶一分一角攒了一辈子的。以前他搂着奶奶叫“老太太、大美女”,酣畅淋漓地撒娇,现在恭恭敬敬地叫奶奶……
“我生活在一个不太发达的二线城市,虽然有些时候不免有些“阶层坠落感”,但收入也还说得过去。我也曾有过到一线城市发展的念头,但是理性比较之后,我还是退却了。不是谁都有资格挤进大城市的,这不是势利,而是现实。”
其实不论在哪里消费和收入基本还是成正比的(房子除外),要相信老板永远不愿多给钱,这是资本家的本性。虽然竞争小了,但机会也少了。 |
你要哪里都是一样的。关键看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哪里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没必要为一个地方坚守。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而坚守。选择新的方法! |
北上广确实是吸引人的,但住房条件、工资收入等物质条件确实让人只能成为“飘”一族。对社会来说,浪费了巨大的人力资源。 |
离开这些地方照样能生活,而且很有可能生活的更好,只要我们拼搏的激情和努力的尽头不丢失,相信在另一片天地下照样可以创出个世界。 |
社会的发展就是优胜劣汰,大城市的这种存留都是自然现象,存在介合理,能不能在一线城市生存或很好的生存,全是个人能力的考量。 |
当“逃离北上广”渐成一句口号时,我们可能要想另一个问题:到二线城市真能过上幸福生活吗?逃离北上广真的是一种好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