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乡回忆录:神秘“小蜜蜂”故事

作者/桐城一派

小蜜蜂,这个名字并非童谣中的可爱角色,也不是寻常的蜜蜂,而是浙江省桐乡市的一个著名地标。在桐乡,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个名字则是耳熟能详,尽管可能对老式民兵打靶的假山位置并不清楚,也忘却了早已倒闭的东兴商厦,但小蜜蜂的存在却深入人心。

凤凰湖仍在绍兴静静守候,互联网鸟镇峰会尚未孕育而出,而小蜜蜂在桐乡人的心中,早已形成了一层又一层的记忆结。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小蜜蜂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广为人知,声名远扬,红遍了整座大桐乡。

具体来说,小蜜蜂所在的区域位于桐乡市区的东南角,毗邻如今的人民路和中华路,当地居民称之为桐南小区。很多人可能并不知晓,小蜜蜂的名字最初来源于当地一家服装厂的名字——小蜜蜂制衣厂,而这家工厂的工人主要来自开头宁,其中贵州籍的劳动力占比尤为突出。

在九十年代,服装行业蓬勃发展,制衣厂忙得不可开交。为了招募员工,工人们常常通过书信或电话(当时手机尚未普及)告知他们的亲友:“这里活少钱多,快来!”于是,春节过后,来自家乡的乡亲们便蜂拥而至,初到桐乡的他们,第一句常常问三轮车夫:“去小蜜蜂怎么走?”由此,小蜜蜂的名字便逐渐声名鹊起,尽管在当时尚无法登上热搜榜。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几年的后来,一桩命案让小蜜蜂的名声达到了高潮。1998年,小蜜蜂制衣厂附近发生了一起涉及境外人员的杀人案,警方为了便于侦查,将案发地点简称为“小蜜蜂”,这无疑让小蜜蜂成为了聚光灯下的焦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名字在桐乡的影響力不断扩大,不仅该区域被称为小蜜蜂,甚至连周边的新村和幼儿园也纷纷以小蜜蜂作为名称。而真正让“小蜜蜂”这个名字在桐乡人的记忆中刻上深刻印记的是2004年发生的一桩贩毒案件。

在2004年5月,警方联合开展行动,破获了一起特大的贩毒案,抓捕了五名贵州籍的毒贩,查获海洛因220余克、毒资15000余元,及贩毒所用的通讯和交通工具。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方便区分这些毒贩,警方为他们编号,从“小蜜蜂1号”到“小蜜蜂5号,”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小蜜蜂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的不寻常。

小蜜蜂因外来人口密集而一度治安混乱,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桐乡最乱的小区”。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城乡结合部,它在承载着历史遗留治安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管理上的挑战。近年来,随着警方对该地区的集中整治,小蜜蜂的治安状况已有显著改善,发案率明显下降。

在某些人的眼中,小蜜蜂可能带有神秘的色彩,被视为案件频发之地,甚至是“脏乱差”的代名词。然而,实际上,小蜜蜂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居住区域,居民中既有本地人,也有外来者,和其他小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无需以有色眼镜看待,小蜜蜂就是小蜜蜂,在这里,生活依旧继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
安全提示
系统出于安全考虑,在点击“发送语音验证码”后,您将会收到一条来自950开头号码的语音验证码,请注意接听。
暂不发送发送语音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