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危险度最高的打旗兵,只活下了他一个人,成为开国少将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胜利举办,展现了70年来新中国取得的成就,在看到这些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不由得让人怀念起那些曾经为革命为新中国流血牺牲的先烈。

尤其是在红军时期,许多英勇的战士都牺牲在长征路上,今天笔者和大家聊聊红军,聊聊红军中的一个特殊岗位——打旗兵,一支队伍在行军或是战斗时都需要一个活是几个举着军旗的战士。

军旗是一支部队的荣誉,绝对不能允许倒下,如果军旗倒下了,或是丢失了,就意味着这支部队被歼灭彻底消失了,军旗成为了一支部队的最高荣誉,也成为了战斗中最容易被攻击的目标。

如此说来,撑着军旗的那个士兵也就首当其冲,成为了整支队伍中危险程度最高的人,开国少将罗应怀将军曾说:“打旗兵的工作最危险也最光荣,那时的打旗兵,活到革命胜利只有我一人。”

提起罗应怀将军,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他的事迹却充满传奇色彩,虽然他有幸活到革命胜利,但是他却浑身都是伤,在鬼门关也走过几遭,他能活着,除了说是“奇迹”,再找不到其它词形容。

罗应怀将军是红安县人,他在14岁时就参加了红军,成为红军战士的第二年,他就当了打旗兵,那时才15岁,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先后有11次受伤,其中重伤6次,可谓是九死一生。

在长征路上罗应怀就差点牺牲了,当时他是红9军6连的连长,战斗激烈之时他不顾战士们的劝阻,亲自提刀冲上去和敌人杀成一片,混乱中他被一颗击中左手掌,整个手掌几乎被打烂了。

来不及处理手掌的伤,右腿在拼刺刀中也被刺的血肉模糊,突然间罗应怀眼前一黑,随即倒地不起,由于罗应怀浑身是血,手掌也烂了,敌人就没有再对他补刀,否则他就一命呜呼了。

清理战场时他被战友抬了回来,由于胳膊上还留有弹片,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很危险,当时现场没有医生,罗应怀等不及,就是自己用一把老虎钳子,硬生生地把弹片取了出来,没有麻药。

这还算是伤得轻的,在抗日时期,1942年12月9日的那一次战斗中,他伤的更重,当时罗应怀是新四军第4师第9旅第26团团长,当天他率领第26团抵达朱家岗,不料遭到日军伏击。

日军金子联队在次日拂晓偷袭了朱家岗,罗应怀的第26团几乎都被日军包围,除了在外围的一个营,人数不足500人,在罗应怀沉着冷静的指挥下,连续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

不幸的是,罗应怀被敌人偷袭,右腿中弹,他忍着剧痛在门板上指挥作战,激战18小时,打得日伪军狼狈逃跑,战后,医生为罗应怀取弹片,由于没有麻药,他被绑在门板上完成了手术。

革命的胜利正是有着无数个像罗应怀将军这样的战士,他们无私奉献、英勇战斗才取得胜利的,在欢庆新中国70周年的节日里,我们应该缅怀先烈,不忘历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
安全提示
系统出于安全考虑,在点击“发送语音验证码”后,您将会收到一条来自950开头号码的语音验证码,请注意接听。
暂不发送发送语音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