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勇
聚焦市场全面发力,研发创新引领成长,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北制药”)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据东北制药4月3日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03亿元,同比小幅下降;实现净利润4.10亿元,同比增长14.34%;实现扣非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8.97%。其中,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不仅均实现连续四年增长,也双双创下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
根据东北制药同步披露的利润分配预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研发创新厚植竞争优势
东北制药是我国重要的药品生产与出口基地。公司拥有原料药、制剂两大生产基地。其中,制剂生产基地占地18万平方米,拥有生产线30余条,年产能133亿片(支、丸、粒、枚、瓶);原料药生产基地占地91万平方米,是国家大宗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东北制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产业结构,使得公司在成本控制、质量保障和市场响应速度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广州眺远营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监高承飞认为,东北制药竞争优势还体现在其拥有丰富的产品线,涵盖维生素类、抗感染类、神经系统类等十大系列精品,主导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医药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东北制药也在持续加大新品研发力度,致力于通过研发创新构筑企业成长的护城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49亿元,同比增长7.55%。
年报显示,2024年,东北制药成功获得1个创新药候选分子,获批生产5个仿制药;非那西丁和恩格列净获得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盐酸达泊西汀片(30mg)、注射用阿奇霉素(0.5g)、维格列汀片(50mg)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新产品、吡拉西坦注射液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产品等6个创新产品加速转化上市。
“创新对于医药企业至关重要,是推动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突围的关键。”安光勇表示,创新不仅能够突破技术瓶颈,还能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并增强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凭借领先的技术和品牌优势,东北制药相关产品也不断受到国际市场认可。2024年,公司原料药左卡尼汀、维生素C收到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签发的CEP证书,获许在欧盟高端医药市场进行销售。年报显示,2024年,东北制药出口业务实现收入9.02亿元,同比增长26.30%,出口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5.89%。
发力生物创新药赛道
在持续巩固传统化学药业务的同时,东北制药还抢抓细胞治疗市场新机遇,布局生物创新药前沿领域,通过对北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鼎成肽源”)的收购,快速切入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研究、产品开发和临床应用业务,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年报显示,鼎成肽源已构建了TCR-T和CAR-T细胞治疗产品完整的技术平台及产品转化体系,针对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脑胶质瘤等疾病,开发了靶向KRAS突变、EGFRvIII、AFP和Claudin18.2等靶点的TCR-T、TCR蛋白药和创新型CAR-T等10余款细胞治疗产品。
“鼎成肽源在细胞治疗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平台和丰富的产品管线。此次收购使东北制药快速切入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完善了其在生物药领域的产品线和研发布局。”高承飞认为此次收购将对东北制药未来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公司在生物药领域的竞争力,拓展新的市场增长点;另一方面,通过整合鼎成肽源的研发力量,也将加速公司在生物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安光勇向记者表示,对鼎成肽源70%股权的收购也体现了东北制药向生物药领域深度转型的战略布局,让公司能够快速切入细胞免疫治疗等新兴生物药领域,填补了其在生物药领域的技术空白。
“生物药市场,尤其是细胞免疫治疗市场,正成为医药行业的新热点和重要增长点。”安光勇表示,此次收购让东北制药实现了从传统化学药向创新药和生物药多元化发展的转型,增强了公司在全球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基础。
(编辑 孙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