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看似聪明,实则掉价的3个行为,希望你一个不占

诗人海桑也说:“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我们在微信社交中,也应保持清醒,不被这些行为所累。

一、过度倾诉,暴露弱点

老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可在微信这个虚拟的社交空间里,很多人却管不住自己的嘴,对人大倒苦水。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在微信上向朋友倾诉,却被对方利用是种怎样的体验?”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惨痛经历。有位网友讲道,自己工作上遇到了挫折,心情低落,便在微信上向所谓的“好友”倾诉,本以为会获得同情,不料微信好友却抓住了他的把柄,乘人之危,占了他的大便宜。

我有个朋友阿强,前阵子和女朋友分手了,整个人状态很差。他在微信上跟一个不太熟的“朋友”哭诉,把自己和前女友之间的矛盾、自己的经济状况等隐私都说了出来。结果,这个“朋友”转头就把这些事告诉了别人,还在背后嘲笑阿强。阿强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过度倾诉不仅没有得到安慰,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微信上,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向别人暴露自己的弱点,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才能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二、过度在意点赞,陷入内耗

在文学作品《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放弃了世俗的成功和他人的认可,去追寻内心的艺术梦想。可在现实的微信社交里,很多人却被点赞数所左右。在微博上,经常能看到网友吐槽:“发了朋友圈后,一直在看有没有人点赞,没人点赞就感觉很失落。”很多人发了朋友圈后,如果没有人点赞,就会不断陷入内耗,认为自己“人缘差”“没有知己”“被边缘化了”,最后删掉那条朋友圈。

我表妹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她每次发朋友圈都特别在意点赞数。有一次,她精心修图、编辑文案,发了一张自己旅游的照片,过了半天发现点赞的人寥寥无几,她就开始焦虑,不停地刷新朋友圈,还在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为什么没人点赞。这种过度在意点赞的行为,不仅让她自己心情变差,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朋友圈本是记录生活的地方,不要让点赞数成为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随心分享,享受生活,才是发朋友圈的真正意义。

三、过度揣测,消耗能量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在微信交流中,我们更要懂得这个道理,不要过度揣测别人的想法。现代作家刘同也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相互的,你给别人的,其实是给自己的。”隔着屏幕交流,无法听到对方的语气,看到对方的态度,妄自猜测对方的一言一行,分析对方的动机,会大量消耗自己的能量。

我有个同事,在微信工作群里,领导发了一条通知,他就开始琢磨领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同事在群里回复了一句话,他又开始分析同事是不是在针对他。就这样,他整天在微信上研究别人,自己的工作却没做好,还搞得自己身心疲惫。在微信上,少去研究别人,不必自行脑补别人的想法,多琢磨自己,精进自己,才能让自己在社交和生活中更加从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