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我国一些“丁克夫妇”已退休,没有儿孙的晚年,他们过得怎么样?

“丁克”起初并给一个名词,它是随着社会发展应运而生。

上世纪50年代,“丁克”观念开始出现。

八十年代开放后,中国才逐步接纳这种新思想。

夫妻双薪,不养育小孩,家庭经济条件良好,“丁克”夫妻的生活似乎无限美好,有钱的同时还有大把享受生活的空闲时间。

或是出于身体上的缺憾,亦或是为了事业等其他因素,“丁克”家庭越来越多。

但“丁克”夫妻对待生育的观念,毕竟不符合中国传统的主流价值观,上一辈人大多追求“多子多福”、“儿孙满堂”。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首批选择“丁克”的夫妇也逐渐退休,无牵无挂的他们晚年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他们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吗?

地域差异造就不同文化

“丁克”英文为“DINK”,全称为“Double Income,No Kids”。

组成家庭的夫妻双方都有着稳定的高薪,但却没有选择生儿育女。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丁克”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

“丁克”家庭的出现,其实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产物。

当家庭不再需要多余的劳动力,整个社会也只需极少数人承担一定的体力劳动时。

人们便心有余力去思考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生育问题。

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较少的劳动力便能维持整个社会的运转,甚至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人们便开始追求起生活质量,养娃对于初为人父人母的社会成员来说,貌似是不小的负担。

就拿现阶段养育一个孩子来举例,从母亲怀孕开始,便要投入大把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

母亲辛辛苦苦十月怀胎,从鬼门关走了一遭,这才平安生下一个孩子。

不过,在“丁克”夫妻看来,这仅仅是一个无底洞的开始。

有了孩子之后,父母的生活重心一定会发生转移,为孩子的健康、学业劳心劳力。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高中大学,在二十多年的时光中,父母都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而且还有一句老话—父母天生就是亏欠子女的。

不管孩子遇到哪种难题,父母都会设身处地地维护子女的切身利益。

甚至在子女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后,父母还会习惯性地扮演着庇护者的角色,有操不完的心。

等到了父母年老,他们失去了工作能力,只能靠着退休金和社会保障度日时,子女这时候才开始从物质层面反哺将他们含辛茹苦养大的父母。

但此时,子女各自成家立业,生活重心势必不会偏向于父母,父母想让孩子时时刻刻陪伴在侧,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在上世纪60年代,在已经步入小康社会的欧美发达国家中,不少社会成员便将孩子视为甜蜜的负担,走上“丁克”道路。

除了将生儿育女视作一件投入与产出完全不符的事情之外,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念也与东方大相径庭。

作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西方人没有太多类似于中国人的家族牵绊。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浓重,以前还有族长主持一个姓氏的家族内务,“众人拾柴火焰高”被中国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家族靠着宗法维系整个氏族发展壮大,女性在嫁人后,为家族开枝散叶更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义务。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老话甚至把家族开枝散叶,视为子女应尽的义务。

中国家庭将子女视作家族繁衍生息的希望,对后代寄予厚望。

在传统农耕文化的熏陶下,劳动力成为中国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

在社会生产力较为落后的阶段,只有投入更高的劳动力,社会才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即便时至今日,在一些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的地区,生儿子依然被视为改变家庭命运的唯一手段。

因此,由于中国特有的地域和社会环境,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持续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岁月。

但是在地球的另一边,欧美国家的客观形势就与中国迥然不同了。

中世纪结束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将自由的观念烙印在西方人的骨骼之中。

追求绝对自由的西方人,将孩子视为通向美好生活的羁绊。

因此,在“丁克”家庭发展到最初阶段,“丁克”就被视作一种引领潮流的社会风尚。

或许在东方人眼中,这种“怪异”的文化若是大行其道,那社会离分崩离析就不远了。

但在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崛起的时代,毕加索、蒙克的杰作被社会推崇。

我们也可以从当时人们的文化品味,窥见到“丁克”家庭的生育观念。

作为追求更高生活质量与精神世界富足的产物,“丁克”一定意义上被社会成员理解为不被外人打扰的二人世界。

选择“丁克”的欧美人,在绝对自由的价值观念引导下,赶上这种时髦的风潮。

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对“丁克”的接受程度自然不同,中国首批接受“丁克”思想的社会成员,他们又抱着哪种心态呢?

“西学东渐”衍生“中式丁克”

作为一种较为前卫的思想,“丁克”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能够理解并践行这种观念的社会成员并不多。

首先,思想层次较高的高学历人群,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接触过不同地域的文化。

秉持着兼收并蓄的态度,这类人群对“丁克”文化首先是尊重,即便不太理解,他们也不会妄下断论。

思维更加活跃,接受能强的他们,最初或许不知“丁克”为何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逐渐了解到“丁克”所推崇的生活模式。

一些大学老师,他们就比较乐意接受“丁克”文化,组建“丁克”家庭后,他们也过着潇洒恣意的生活。

虽然他们没有孩子,但是他们的生活并不孤单,不少大学老师选择养宠物来打发时间。

养宠物相比起养孩子来说,需要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更少,但宠物能每时每刻陪伴在侧,或多或少地起到了替代孩子的作用。

看见其他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娃,大学老师们也不甘落后。

他们秀得最多的,不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而是他们的爱宠。

在外人眼中,客观环境似乎束缚不了这类“高境界”的人群。

由于教育程度较高,他们并不比把生儿育女当做人生的必经之路。

活得极其通透,他们也从来没有担忧过养儿防老这种社会成员普遍担心的难题。

其余社会成员也并不会认为,高学历的成员选择“丁克”是一件离经叛道的事。

思想观念前卫的成员选择“丁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而其他社会成员成为“丁克”,或多或少都带有被动的意味。

第二类选择“丁克”的人群,他们大多是为了事业牺牲了自己的家庭。

在这类社会成员看来,事业远远比他们家庭更加重要。

杨丽萍,她是一位在舞蹈界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却选择了“丁克”道路。

她有过两段失败的婚姻,在她的第一段婚姻中,杨丽萍夫妻都是歌舞团的舞蹈演员。

但年富力强的杨丽萍,全身心都扑在了事业上,与丈夫聚少离多最终让二人分道扬镳。

结束了第一次婚姻后,32岁的杨丽萍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百亿富翁刘淳晴。

刘淳晴无微不至的关怀也让杨丽萍颇为动容,但在二人携手并进七年之后,刘淳晴的父母便不断地给杨丽萍施加压力。

“我们还是生个孩子吧,我的百亿家产到头来都是孩子的!”刘淳晴也这样劝说着杨丽萍。

刘淳晴原本以为妻子听进了自己的劝说,没想到杨丽萍在一段时间后,直接给他寄来一纸离婚协议。

由于夫妻双方生育观念的差异,这段婚姻最终走到尽头。

在舞蹈界大放异彩的杨丽萍,为了保持柔若无骨的纤瘦身材,几乎戒掉了米饭,也不摄入任何碳水化合物。

长此以往,她的体脂率自然比普通人低上许多,但这也让她的身体不再适合生儿育女。

起初,杨丽萍顶着婆家的压力到医院检查,对于检查结果,杨丽萍早有心理准备。

她需要长期调养身子增肥,才能达到妊娠的基本条件。

一切都在杨丽萍的意料之中,而作为一名骄傲的舞者,她也不可能为了孩子,放弃苦心经营的舞蹈事业。

由于“不顾家”,杨丽萍的婚姻重蹈覆辙。

杨丽萍爱刘淳晴,但更爱她费尽心血的舞蹈。

即便刘淳晴有百亿身家,他也没能留住将舞蹈视为生命的眼前人。

时至今日,杨丽萍膝下也未曾养育一男半女,但她的容颜却一直驻留在年轻的峥嵘岁月。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事业成功的杨丽萍,却被一些网友评价为一名失败的女人。

不少人持有不生孩子,活出自己完全就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观点,甚至在社交平台上指责杨丽萍。

但随着而来的,是另外一种反驳的声音。

当代女性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男耕女织文化不复存在。

男主外,女主内早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因此,时至今日还有将“儿孙满堂”视作一个女人一生唯一的成就,这种观念实在有失偏颇。

杨丽萍如今也60多岁,但是她身上依旧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以及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优雅的杨丽萍,在舞台上还是往常那个舞姿曼妙、令人叹为观止的首席舞者。

对于社会公众的质疑,杨丽萍也表示:“即便自己外表看起来再年轻,但我也不能逃避变老的事实。

庆幸的是,我的理念始终保持年轻,我过得很好且没有伤害到他人,我也很高兴大家对我的爱,也希望大家能够和我一样,畅快自得!”

从杨丽萍对待生活的态度上,我们也不难发现,杨丽萍的晚年生活并非像我们想象那样,无依无靠,她很享受如今的生活。

像杨丽萍一样,最早一批选择“丁克”的社会成员,也步入晚年生活。

没有子女承欢膝下,“丁克”们真的晚景迟暮吗?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西方,60年前的“丁克”们已经进入了养老院。

按照“丁克”们预订的计划,他们在养老院的生活本该衣食无忧,宁静祥和。

但是近三年来此起彼伏的疫情,却完全打乱了“丁克”们的设想,让美国“丁克”的安居梦破碎。

疫情对于美国“丁克”来说是一场措手不及的灾难。

美国政府对疫情的防范并不严格,加上老年人抵抗力逐年下降,美国“丁克”们的生命健康无时无刻不再受到威胁。

根据美联社的相关数据显示,全美的死亡病例,超过四成的人数是来自养老院。

养老院中的老人又以“丁克”居多,在疫情最猖獗的时期,美国养老院一个月的死亡人数便达到了三万,确诊患病的老人更高达数十万。

美国“丁克”如今大多情况窘迫,中国社会的成员,选择“丁克”后,他们的生活又遇到哪些难题呢?

在传宗接代观念浓重的中国,坚持“一丁到底”的社会成员其实还是少数。

出于上一辈人抱孙子的迫切意愿,以及社会各界无形的压力,“丁克”们不得不“半途而废”,选择生儿育女。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许多年轻气盛的社会成员,在结婚之前就与伴侣约定,婚后不生孩子,完全为了二人世界生活。

但时至中年,看着其他人都有儿女陪伴在侧,孩子给父母带来的幸福时光,让父母四处奔波的劳累之感一扫而光,“丁克”们难免会受到这种莫名的吸引。

或许“丁克”们最初看见这样的场景,他们会觉得司空见惯,即便是宠物也会讨人欢心。

但看着孩子们逐渐成长,上小学和初中,部分“丁克”便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的经历,选择生儿育女或许会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这种纠结心理在男性上有着更多体现,男性大多需要承担传宗接代的责任。

但无论来自夫妻的哪一方,谁先踏出那一步,对伴侣掏心掏肺地说:“要不我们还是要个孩子吧!”这就意味着这个“丁克”家庭最终还是回归传统家庭道路。

“丁克”夫妻们最初态度坚决,表示孩子是甜蜜的负担,但在七八年后毅然决然生孩子。这种情况的出现,虽说在意料之外,但仔细一想,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丁克”夫妻虽然不用在教养子女的问题上“上火”,但他们面临的困难并不少。

坚持“一丁到底”的社会成员,晚年无儿无女。

那些生活依然过得怡然自得到夫妻,大多都是在充分理解“丁克”思想后,抱着坦然的心态做出决定。

把生儿育女的时间投入到了自己喜爱的行业上,“丁克”的生活并不单调。

并且“丁克夫妻”时常相约到外地旅游,他们找到了更加适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并不会由于没有孩子而时常抱怨。

许多“丁克”开启了候鸟式的养老模式。

在物质条件充裕的情况下,“丁克”夫妻们分别在南北都购置了房地产。

随着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丁克”夫妻们便在南北两地不断迁移。

但这类潇洒快活的“丁克”,并不能代表所有“丁克”的生活现状,他们甚至只占据了“丁克”族的一小部分。

根据相关的资料以及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大部分已进入中老年的“丁克”,他们均后悔踏上这条“不归路”。

其实,许多“丁克”早年并未设身处地考虑后果,他们或许只是不像承担孩子带来的生活的压力,也或者是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便跟随着其他“丁克”的脚步。

这类人群大多没有坚定的信念,而是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于是随着时间流逝,他们的年华老去,越来越不能掌握身边的事物。

即便物质条件再富足,这也无法弥补“丁克”们愈发空虚的精神世界。

不能适应这种改变,“丁克”心中的苦楚自然越积越多,想着要是有个孩子该多好。

但此时他们早就过了适宜生育的年纪,只能和老伴儿相依为命。

看着其他人儿孙满堂,他们只有打破牙齿和血吞。

年轻时没有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年老了自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这种无人陪伴的孤独感,在“丁克”夫妻双双在世时,他们还能共同分担。

可只要其中一方离世,那另一方的境地就极为艰难了。

时间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已没有意义。

沦为孤家寡人的“丁克”,甚至会对余生的漫长岁月感到恐惧。

他们只能在养老院度日,养老院虽然没有在家中过着随心所欲,但起码和同龄人聚在一起,时间总是好打发些。

而且,他们也不用担心,自己病倒了无人知晓,一个人晚景凄凉。

但这时候说自己后悔,不免有些自私。

年轻时只顾自己快活度日,又想在年老后子女承欢膝下,天底下也没有这种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能有所回报的好事。

“丁克”家庭与传统家庭相比,这两种生活模式其实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是不同的社会成员对于未来人生规划不同,从而过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有些人将孩子抚养长大,看着孩子成家立业,将孩子的喜乐当成自己的喜乐,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获得了苦尽甘来的成就感。

有些人选择“丁克,他们的生活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

能活成什么样子,全在于“丁克”抱有哪种心态。

在传统的观点中,“丁克”的婚姻只顾自己,全然不顾传宗接代的伦理以及社会责任。

但“丁克”们只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且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之事。

因此,“丁克”并不自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他人身上,这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存在即合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题,是否生育只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

只要我们出于本心,并心甘情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旁人也无法多做苛责。

对于“丁克”夫妇,您是如何看待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您的认可是我们继续创作的不竭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