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红发男孩梵高:星空下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梁永安在《〈渴望生活:梵高传〉导读》写道:艺术是无尽的,正如“诗无达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而有趣的灵魂是无法复制的。艺术家梵高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灵魂。

凡高《给高更的自画像》1888年 哈佛大学美术馆藏

梵高从他开始学习绘画,到他37岁那年自杀,时间跨度不足10年,在这期间他一共创作了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以及150张水彩画。

梵高的作品也在拍卖市场屡创新高,《有柏树的果园》是梵高目前为止最贵的作品,成交价为1.172亿美元。其他如《加歇医生的肖像》、《田野里的劳工》等画作也备受收藏家青睐。

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却长期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梵高住进精神病院时的诊断是癫痫,1956年学者更明确指出是病灶在颞叶(由于服用苦艾酒治疗边缘系统的早期病变而导致)。根据梵高留下的书信往来、周围人对他的回忆,以及在阿尔勒住院期间的记录来看,大多数人认为梵高更可能是罹患了精神分裂症或者双相情感障碍,也就是常说的躁郁症。

此篇我们分为六个章节来介绍来自荷兰的艺术家梵高,带大家抛开这些固有的印象,深入了解这位后印象派画家短暂而传奇的一生。

第一章:不完美的“替代品”

文森特·威廉·梵高,这个名字,其实承载了一个家庭的深情与纪念。他与早他一年夭折的哥哥同名,巧合的是梵高的生日,竟然与他哥哥去世的日子一致。这种双重的巧合,在冥冥中预示着梵高一生的悲剧色彩。

梵高的父母 (左)父亲提奥·多洛斯·梵高(右)母亲安娜

梵高,他出生在荷兰的一个牧师家庭,父亲提奥·多洛斯·梵高是个相当冷漠的人,而他的母亲安娜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不过,梵高的童年经历可并不太愉快。因为他的父母经常带他到墓地去祭拜夭折的哥哥,这让他总觉得自己就像是个替代品,好像永远也得不到父母那种深深的关爱。

这种家庭环境,对梵高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早期的学习和工作都表现得相当糟糕,孤僻的性格加上些许叛逆,让他在学校里并不怎么受欢迎。所以,“退学”和“转学”几乎成了他学习生涯的代名词。这些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后来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轨迹。

梵高的叔叔森特

在梵高14岁的时候,他的叔叔——著名的巴黎艺术品销售经理森特,给他在海牙古皮尔总店安排了一个学徒的工作。不过,梵高因为受不了家庭和上司的压力,最后决定离开艺术品经纪人的行业。之后,他也尝试过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教师、书店店员等等,但都没有成功。

说到这里,重点提一下梵高对书籍的热爱。他曾经在书店工作过,而且从他给弟弟提奥的信里,我们可以看出梵高的阅读量是很大的。据统计,他在信里提到了200多位作家的数百部文学作品。梵高自己都说:“我对书籍有种无法抵挡的激情。”这种热爱不仅体现在他的阅读上,还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比如他在1881年创作的大幅水彩画《火炉旁读书的男人》,就充分展示了他对读书主题的热爱。

《火炉旁读书的男人》1881年

早年的求学和求职的经历让梵高精神上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短暂的挫败感没有让梵高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梵高十九岁照片 来源:视觉中国

他曾经说过“我梦想着绘画,我画着我的梦想。”“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那么梵高是从何时开始学画?他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请看下一章。

第二章:艺术的觉醒

1880年,梵高在春天的时候去了奎姆游玩,他选择住在一位矿工家里,而正是这次经历,让他真正踏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在那里,他投入地临摹了大量关于艺术家米勒的作品。

说起米勒,梵高对他非常敬重。我们从他给弟弟提奥的书信中就能看出来,比如在1889年11月2日,他在信中就这样写道:“你寄来的米勒的画让我非常高兴,我现在正狂热地研究它们。好久没有见到真正的艺术了,我有些懈怠,但这次的画重新唤醒了我。”所以,这次春游奎姆的经历,对梵高来说,无疑是他艺术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艺术探索之旅。

〈左·米勒〉《播种者》〈梵高·右〉

1881年梵高开始绘画,同年10月,赴布鲁赛尔,学习透视学和解剖学。与布鲁赛尔的荷兰籍画家凡·拉帕德来往;弟弟提奥开始给予文森特经济支持。

梵高《饭前祷告》炭笔素描/1882年

在1883到1885年这段时间,梵高的绘画技巧不断完善。

梵高早期的画风是比较写实的,主要受到了荷兰传统绘画和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这里,我们介绍下梵高的早期作品——《吃土豆的人》。

这幅油画是他在1885年创作的,在画这幅画之前,梵高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根据画面的构想,画了大量的人物肖像和静物画来练习。可以看出,他对这幅画是寄予了厚望。他在给妹妹威利米娜的信中就曾说过,《吃土豆的人》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他还说:“我对自己作品的看法是,我在纽恩画的农民吃土豆的画,毕竟是我画的最好的作品。”

梵高《吃土豆的人》,1885年,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从《吃土豆的人》这幅画作中,梵高运用了很暗的色调,全景式地描述了一个贫寒家庭用餐时吃土豆的情景。这与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梵高那些色彩明亮、浓烈的作品风格大相径庭。但正是这种真实感,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艰辛与力量。尽管当时的梵高在艺术手法上还显得有些青涩,但真实地展示了真实存在的农民生活:不是用色彩来“美化”或者正确地“修饰”的农民生活,而是散发着以上各种味道的农民生活。

正如梵高本人所说:“真正的画家画物体,不是根据物体的实际,而是跟怒自己的感受来画,就像米开朗基罗创造的人物形象腿太长、臀部大,我就是想通过这些不准确和偏差来重塑和改变现实”。

梵高对于劳动人民的关注也离不开他在矿区做传教士的经历,梵高在博里纳日的一个矿区做福音传教士期间,目睹了矿区人民的悲惨生活,而且在做传教士期间他通过速写的形式记录了矿工的生活,同时也临摹了大量的素描,他写到“我经常画到深夜,既为了留做纪念,也为了加深我对周围事物情不自禁的感触。”

画作完成后,梵高满怀期待地将其寄给了在巴黎的弟弟提奥,希望他能带着这幅画参加巴黎的画展。然而,事与愿违,巴黎那边对这幅画作的反馈并不理想,他们认为这幅画在技巧、构图、色彩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这无疑给梵高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他曾对弟弟提奥说:“许多著名的画家在遭到不理解和多次的拒绝之后,所做的就只是继续画。”

第三章:色彩的狂欢

在1886年,梵高的艺术生涯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从那年1月起,他开始在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艺。而到了2月底,他踏上了前往巴黎的旅程,与弟弟提奥同住,这座浪漫之都成为了梵高艺术创作的福地,也是他创作风格的分水岭。

在巴黎,梵高深受印象派的影响,同时,日本浮世绘也为他的艺术理念带来了全新的冲击。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得梵高的画作开始尝试更加明亮的色彩,主题也发生了转变,由田野风光转向了塞纳河畔的美景和生动的人物肖像。

《唐吉老爹》,1887年,梵高巴黎罗丹美术馆藏

梵高对日本浮世绘到了痴迷的程度,他1887年创作的《唐吉老爹》就是最好的证明。仔细看这张画,人物背景几乎都是浮世绘版画,其中包括了歌川广重的《飞鸟山暮雪》,葛饰北斋的《红富士》,还有歌川广重的《名胜江户百景》等等,都是浮世绘的经典作品。而且,浮世绘的平涂技法在梵高的很多油画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对这张《唐吉老爹》的观感是:流露着一种让人微笑的、温和的人间情味。

那么,在1887年,梵高由于与不断发展的当代法国艺术运动接触,他的艺术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这也使得他的画风发生了巨变。

第四章:疯狂的边缘

虽然巴黎时期对梵高的艺术创作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那时的梵高已经开始和精神疾病作斗争。在这种困境下,他甚至开始觉得自己成了弟弟的负累,因为提奥一度跟凡·高说道:“我就求你一件事,别害我。”而且在1888年初,提奥旧病复发,这让凡·高认为是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害了弟弟。于是,梵高选择了离开巴黎。

法国阿尔勒航拍图

1888年,梵高辗转来到了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阿尔勒。在这里,梵高的画作中,色彩的平涂和大面积的色块使得画面更加简洁,但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

像大家耳熟能详的《向日葵》、《黄房子》、《卧室》、《夜晚露天咖啡馆》等杰作,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

《罗纳河上的星夜》1888年 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

《罗纳河畔的星夜》在信件中的草稿,1888年

《罗纳河上的星夜》是梵高在刚来到阿尔勒的时候完成的一幅作品,是在阿尔的罗纳河创作的。画星空一直是梵高的一个梦想,他曾写信给他的朋友埃米尔·贝尔纳(Émile Bernard)说:“画一幅星空,这是我想尝试去做的。

整个画面,冷色的深蓝短线铺满整个夜空,有力的笔触表达出夜的深沉神秘与无法预测,而点缀其上的微明星子,与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灯灯影相互辉映。

小红书博主YIREN拍摄巴黎塞纳河附近

近日小红书博主拍摄的巴黎塞纳河附近的景象“完美复刻”了梵高创作的《罗纳河上的星夜》的场景。

梵高之所以来阿尔勒,除了远离巴黎外,还计划打造一个南方画派,并邀请了他的挚友高更,一同来阿尔勒实现梦想。梵高的弟弟提奥曾写信给凡·高:“高更会来,这将为你的生活带来重大改变。我希望你的努力不会白费,让画家们把你的屋子当成自己的家吧!”

为了迎接好友的到来,梵高以每月15法郎的价格租下了一套两层公寓。外墙是他最为钟爱的黄色,被他叫做“黄房子”。

梵高与高更的通信,以及随信所画的《卧室》草稿

这张书信详细记录了梵高对阿尔勒房子的装修布局的设置,但高更似乎并不喜欢梵高的布置,高更到达阿尔勒后很快购入一系列家居用品,把梵高为他准备的床品扔了出去,换上从巴黎带来的床单,还让人从布列塔尼寄来了陶器、餐具、银器、蚀刻版画和一把剑。

虽然二人有一些小插曲,当高更踏入“黄房子”时,梵高还是非常开心的。二人互相赠予《自画像》,梵高为高更绘制了《向日葵》,而高更则回赠了《画向日葵的梵高》。

梵高《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布面油画 73.5×60cm 1888年8月美国私人收藏

梵高之所以画向日葵,是因为在等待高更到来的日子里,他计划创作12幅曾被高更赞许的“向日葵”,装饰他在阿尔勒租住的“黄房子”里,但他最后只完成了4幅。他曾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将拥有雪白的墙壁,以精彩的黄色向日葵作为装饰。”

高更《正在画向日葵的凡高》布面油画 73×91cm 1888年梵高博物馆

当高更把《正在画向日葵的凡高》给凡高看的时候,凡高说:“这当然是我,但是神经错乱了。”梵高认为这张肖像画是对他的侮辱,而且梵高曾回忆与高更争吵的经历,他是这样表述的:“高更与我以极度紧张的情况争论肖像画问题,以及其他类似的问题,直到我们两人全部精疲力竭为止。”

其实如果深挖细节的话,高更之所以来阿尔勒很大原因是梵高的弟弟提奥承诺对他艺术上的资助也就是帮他还债。高更之前是股票经纪人出身,但因为股市大跌,他转行做了艺术家,而且欠了外债。

而且二人作画的时候,高更经常对梵高吼道:“用你的头脑作画!”所以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二人关系破裂。1888年12月23日晚上,梵高在一次争吵中用剃刀割掉了自己左耳朵上方一小块,并将其送给了一位妓女。《耳缠绷带的自画像》真实地展示了他的精神状态。高更的离去也让梵高的精神状态极度崩溃,1889年,梵高前往法国东部接受精神治疗。

高更曾在多年后回忆过梵高割耳事件,“……我转过身,看到梵高向我冲过来,手里握着一把剃刀。那一刻,我凝视他的眼神一定非常坚定有力,使他停下来,低着头,一会儿就转身走回屋里。”

《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1889年,50X45厘米,油画

《耳朵戴着绷带的自画像》这幅作品是艺术家梵高割掉自己耳朵一个月后所作的,从画面上看其伤势严重而显著。

梵高的医生雷伊画的梵高耳朵的伤口图解 来源:全历史

梵高的耳朵的伤势是非常严重的,他割下了几乎整只耳朵,而不是耳垂。2016年7月,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举行名为「在疯狂的边缘」所画的一幅图画,画上据说是梵高耳朵的状况,显示耳朵约八成面积被割去,只剩下耳垂。而且除了割耳朵以外,梵高还有一个怪癖就是吃颜料,最喜欢的颜色是铬黄,颜料含有有毒的铅和铬,长期摄入可能对身体和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第五章:最后的岁月

在1890年7月27日的那一天,梵高从旅店老板那里借来了一把左轮手枪。那天下午,他带着手枪,来到了镇子上方那片金黄的麦田开始作画。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位杰出的艺术家,竟然会举起那把左轮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腹部扣下了扳机。

在受伤后,他艰难地,一路颠簸着回到了奥威尔的旅馆。尽管医生竭尽全力,但那颗子弹已经无法取出。梵高直到29日的凌晨,他才终于解脱,离开了这个世界。

梵高的弟弟提奥,他无法接受哥哥自杀的事实。在梵高离世仅仅六个月后,也因为悲伤过度而病逝。

《麦田群鸦》(局部) 1890年7月 创作于奥维尔 现藏于梵高博物馆

《麦田群鸦》这幅画作,常常被人们看作是文森特·威廉·梵高自杀前的预告。确实,这幅画是在梵高自杀前两周创作完成的,画面上那肃杀、阴郁的氛围,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悲剧。

然而,关于梵高的死,其实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有一种说法,梵高并非自杀身亡。而是当地的一些青年意外地打中了他。但梵高他并没有去指控这些凶手,而是选择了保护他们。这是著名的艺术史学家约翰·雷华德在奥威尔进行采访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去。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这句短诗写尽了梵高的一生。

第六章:梵高的“遗产”

梵高生前一直在失败中挣扎,他生前仅仅卖出过一张画《红色葡萄园》。

《红色葡萄园》1888年 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

《红色葡萄园》是他于1888年11月创作的油画。他在写给兄弟西奥的一封信中说:“星期天,我看到一片葡萄般深的葡萄田。夕阳西下的余晖在雨后的田野上洒满了黄金和深红及暗紫色”,《红色葡萄园》因此应运而生。

这幅画是梵高自杀前四个月,在布鲁塞尔的一次展览上卖了400法郎(约合16英镑)。

然而为什么在他离世后却声名鹊起,成为世界级的画家呢?

这背后,我们要感谢一位女性,她就是梵高的弟妹——乔·邦格。说起乔·邦格,虽然她没有专业学过艺术经纪,她来自一个普通的保险员家庭,手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源和渠道,但她却拥有哥哥文森特的2000多件作品和超过900封信。但她对梵高作品的推广是她人生的一个目标,她在日记中写道:“除了把孩子养大成人,他还留给我另一项任务——文森特的作品,让它们被尽可能多的人看到、欣赏到。”

这张图片是乔·邦格和提奥的家,可以说不大的空间挂满了梵高的画作。

乔·邦格主动联系到了一位著名的艺术评论家Jan Veth,希望通过他的评论来扩大梵高的知名度。但Jan Veth认为梵高的作品“近乎粗俗”,不愿意为他写评论。但乔·邦格交给Jan Veth一个信封,里面装满文森特的信件,鼓励他也通过这些信来理解画作。

她在写给费特的信中说:“我阅读这些信件——不仅是用我的头脑——还深入整个灵魂。我一读再读,直到文森特仿佛就站在我的面前。”

后来,这位评论家被乔的真诚打动,并认真读了梵高的信件,在为梵高撰写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我现在看到了一位艺术家所具有的令人惊叹的洞察力。我既然了解了梵高的魅力,就可以全盘接受关于他的一切。”

同时,乔也细心地整理了梵高和他弟弟的书信,并在1914年历经艰辛出版了《文森特·梵高信件集》。这本书让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并欣赏当时还未成名的梵高。

所以,梵高之所以能在逝世后获得如此高的声誉,乔·邦格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她通过智慧和努力,让梵高的艺术才华得以被世人看见和认可。令人感动的是,乔其实仅仅和提奥结婚21个月,虽然这段婚姻并不长,但她确用一生的时间完成她爱人提奥生前的愿望。而且在生命最后阶段,乔安娜安排将提奥的骸骨从墓地掘出,重新安葬在文森特墓旁,以致敬梵高兄弟。

乔·邦格

乔·邦格(中)在她的客厅里,周围是梵高的画作。照片左边是她的儿子文森特。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

除了乔的努力,还有一位传记作家同样为梵高日后的成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就是一位名叫欧文·斯通的美国传记作家。

1927年春,欧文·斯通在法国的巴黎看到梵高的画展。距离梵高已去世37年,但美国公众对这位荷兰画家知之甚少。通过这次画展斯通决定为这位荷兰画家写一部传记,而且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他研读了大量梵高的书信,实地走访了梵高生前旅居过的地方、采访了很多梵高在世亲友等。

当时他完成梵高的传记《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年仅26岁,但因为梵高当时名气不大许多出版社拒绝出版,直到斯通跑了17家出版社后才找到朗曼格林出版社(今朗文公司)愿意出版此书。没想到这本不被看好的书1934年出版后便爆火,并被译成8O余种文字,发行数千万册。这也让梵高的知名度迅速扩张,逐渐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家。

1973年6月2日,梵高博物馆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这所博物馆收藏有世界上最多的梵高作品,成为人们“朝拜”梵高的“圣地”。

梵高和提奥的墓在巴黎西北方、瓦兹河畔的奥威尔小镇,这是梵高最后生活的地方。

梵高曾经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了烟,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希望通过本篇文章,让你越过琥珀色的麦田,看到梵高心里的这团火。

文/袁立聪 审/钱琪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