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苏轼进寺庙大喊“秃驴何在”,老和尚4字机智回怼,成千古绝句

在宋代的文学天空中,苏轼无疑是最璀璨的星辰之一。他的诗、文、词、赋,无不显露出非凡的才华和深厚的学养。然而,这位文学巨匠在与一位老和尚的交锋中,却遭遇了一次意料之外的“回怼”,这不仅成为了一段佳话,更成就了一段千古流传的绝对

这位老和尚,便是佛印,一个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后来出家修行,禅法造诣非凡的僧人。他与苏轼的友情,超越了世俗的界限,两人在佛法与文学的交流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段趣事发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苏轼前往佛印禅师所在的寺庙。他们之间的友情,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知己,达到了彼此心灵深处的相通。

苏轼步入寺庙的大门,没有采取常人的拘谨礼节,而是充满戏谑地大声呼喊:“秃驴何在?”这种非常规的打招呼方式,既是对佛印禅师独特个性的认可,也是对他们深厚友谊的一种展现。

佛印禅师听到苏轼的呼唤,没有丝毫的恼怒,他深知苏轼的为人和这种调侃的风格。因此,他没有立即出现,而是沉思了片刻后,从内室慢慢走出,面带微笑地回答说:“东坡吃草。”

这四个字,既巧妙地回应了苏轼的调侃,又暗含深意,仿佛在说:“你不是在找我吗?我正在东坡上吃草呢。”这不仅机智地将“秃驴”二字嫁接到苏轼的身上,还巧妙地利用了苏轼的字“东坡”,形成了一个极富哲理和幽默感的回击。

这一幕,如果放在其他人之间可能会引起误会甚至冲突,但在苏轼和佛印禅师之间,却只增添了彼此的欢笑和对话的趣味。

苏轼听到这话,哈哈大笑,他并没有因为被称为“吃草的东坡”而感到任何的不快,反而更加赞赏佛印的智慧和幽默。

苏轼与佛印的这段趣事,发生在他们频繁往来的时期。那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黄州,而佛印则在庐山的归宗寺修行。两人的住处虽然隔江相望,但一舟之隔,却阻挡不了他们心灵上的交流。

在苏轼最困顿的时期,佛印的友情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的心灵。他们之间的交往,没有利益的纠葛,没有名望的牵绊,只有纯粹的心灵相通。

有一次,苏轼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首诗,命书童过江送给佛印欣赏。诗中写道: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是苏轼向佛印表达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然而,佛印禅师的回信却出人意料,他在信封中只写下了一个“屁”字。这让苏轼大为惊讶,也有些不解。他气鼓鼓地乘船过江,想要与佛印禅师论理。然而,佛印早已料到苏轼会来,早已离开了寮房。

苏轼走进金山寺,敲响了佛印的房门,却无人应答。只见门上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道: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东。”

这时,苏轼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的定力修持还远远不够,所谓的“八风吹不动”,在他心中依然有所动摇。

佛印与苏轼通过书信,分享了许多关于人生、佛法和诗歌的思考。他们的友谊,不仅在物质匮乏的时候给予彼此支持,更在精神上给予了极大的慰藉和启发。

后来,有人传抄了一本名为《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的书,虽然是否为苏轼编撰已无从考证,但它无疑承载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智慧的交流。这本书,让后人得以窥见苏轼与佛印之间的心灵对话,感受他们超脱尘世的情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