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农妇苦练书法20年,网友称赞,专家评价:字体结构错误,毫无美感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的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艺术,并且被誉为东方美学之魂。中国的书法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写好中国字并不仅仅是书法家的事情,而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应与生俱来的责任。

历史上也出现了一大批让我们耳熟能详的书法家,至今还被后代临摹、追捧,比如“书圣”王羲之,“楷书鼻祖”钟繇,并称为“楷书四大家”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草圣”张旭等等。

书法,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会一步登天,能够写好书法,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学习研究,持之以恒的决心,更要耐得住寂寞。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就出现了一些平凡的人,在用他们不平凡的故事来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为我们的人生之路带来星光。

李艳红,一个地地道道淳朴的农村妇女,在年轻时外出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书法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书法,回到家中的李艳红并没有放弃,这一件事情也一直藏在了自己的心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还是决定练习书法,她用了二十年日夜勤加苦练来证明自己并不是说说而已。

每个人都有追求艺术的权利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书法,这样一个与农村有着格格不入的名词,竟然深深地吸引了李艳红,就是这样一位身高不足一米五,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位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的勤劳又质朴的农村妇女,当你看到她时肯定会怀疑,这样一位不起眼的农村妇女竟然会写出那么美丽的字?

就是她,一位不起眼的农村妇女李艳芳。她没有选择像平常的那些妇女一样在业余时间选择打牌,坐在村头家长里短、唠家常。李艳芳即使每天除了照顾孩子,家庭还有着很多繁重的农活,但结束之后每天的她依旧会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在自己的“书房”练习书法。

家庭的贫困,书房是她的丈夫为她装饰的,书桌是一个破旧的方桌,笔是一支用得早已破损的毛笔,砚一只有着缺口的破碗,纸用的是别人送来的旧报纸。就算是这样李艳红还是对书法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期以来李艳红坚持不懈地练习书法的这种“不正当”行为,在村邻右舍的眼里就变成了“不务正业”、每天在做“白日梦”“不切实际”。

对于村民们的评价,李艳红也是一笑了之,面对着一开始也不支持自己的丈夫,她还是没有选择放弃。

知识水平浅薄的李艳红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方法是通过临摹一些报纸上面的字体,但是她也明白如果自己一直这样一味地临摹而不去学习其中的章法,规矩肯定是不行的。求学若渴的李艳红决定去找老师为自己指点迷津,对于一个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农村大姐来说,由一开始仅仅从旧报纸上搜集当时的知名书画家曹隽平发表的一些文章,到想要亲自去找曹老师当面学习,这是需要有多么大的勇气。

李艳红通过她一次又一次地询问,登门拜访。曹老师最终也被她的诚心所打动将她收归门下,并且答应为她免费指导,经过曹老师的书法上的指导之后,李艳红在书法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得到了曹老师的表扬,对于她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更加地增加了李艳红继续练习书法的信心。

慢慢地小有名气的李艳红也受到了一些媒体的关注,采访,传播。这样一来李艳红带着她的书法很快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之内,被大众逐渐熟知的李艳红在一方面得到了一大波网友的称赞,他们佩服李艳红对书法一直以来的热爱和坚持,当然也会出现另一种声音,有些专家评价李艳红的书法不但字体结构错误,连丑书大师都不如,而且毫无美感,更没有灵魂,根本难登大雅之堂。

对于专家的评价也有很多的网友也感到非常气愤,也为李艳红打抱不平,面对这样的评价对于多年的努力的李艳红来说可谓是致命的打击,当每个人都在认为李艳红会因此而放弃书法的时候,她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是更加的努力的研究书法,并且也表示自己会一直走下去。

衡量书法家的尺子

你心中的书法家是什么样子的?高学历?殷实的家庭背景?还是名门书香世家的出身?我们先分析一下李艳红的字,作为一个没有涉猎书法的普通人来讲,我们在看到她的字之后,首先是觉得能看得懂,知道上面的字是什么,字迹工整。

细看的话我们又可以看出她的字苍劲有力,字里行间又透露出她的质朴,对书法的热忱。

看到这样一位农村妇女将我们中国的文字写到这样的境界,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书法,更多还代表着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如果是一个稍有修养的专家应该不会做出这样的评价吧,不知道他们是因为自以为是的清高,还是看不起李艳红毫不起眼地出身。

在当今的社会上就有一些只有空壳的书法家,活在完美的包装之下,还有一些为了出名博得人们的眼球可谓是花样百出,几乎是泯灭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精髓,山东艺术博览会上表演的“射书”艺术,用注射器代替毛笔,另外还有一位“身怀绝技”的书法家,时而将毛笔插入鼻孔,时而展现“八笔同书”,甚至还有些选择利用头发“写”字,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书法家的认知。

我们印象的书法家们一般书法的时候,都是端正地坐下,右手持笔书写由内而外散发着文字气息。面对着这些所谓的大师们,他们举着文字创新的靶子,却做着杂耍跳梁小丑的行为,如果继续让这些“大师”用这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传承”“发扬”着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无疑会产生很大不好的影响,让更多的人加以模仿,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文化发展的进程。

李艳红的字受到一些人不好的评价有一方面是认为她的字没有商业价值。对于一个农村李艳红来说,较低的文化水平这也确实导致了她的字缺少了文化基础的支撑,再加上李艳红平常的字也是通过在一些报纸和书上学来,只知道模仿其形因为也缺少了其字原有的内涵。

所以说她的字在一些书法家的眼里还算不上书法,顶多算是在临摹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就没有什么灵魂而言。对于一些书法家随随便便一个字就是一百万,几百万,而李艳芳的字也就百来十块钱,很多人不认同。

但李艳红不这样认为,对于她来说没想到会有人愿意花钱买自己的字,更不觉得对自己来说是多大的成就感。再说了,李艳红作为一个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妇女而言,为了自己的兴趣而付诸所有的努力对文字揣摩、推敲,这里面的艰辛我们无法体会,可以这样说李艳红是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也不过分,李艳红书法上所达到的成绩更不能因为几个别所谓的专家的评价而全盘否定。

乐在其中 感受书法之美

“我喜欢书法,因为书法是很美的”李艳红在一次书法分享会上这样说道。虽然面对着一些专家的不好的评价,她也在这些评价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加地努力让自己得到提高。

李艳红也表示自己在练习书法的同时让自己变得从容,淡定对自己来说更是一种修炼,长期沉浸在书法之海中的李艳红,不断地受到文字底蕴的熏陶,自身也逐渐地散发着一种书香的那种气质,这对于李艳红来说都是很大的财富。

书法,一开始对于李艳红来说就是一种爱好,一种兴趣,并不是她用来谋生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她享受的乐趣是每一个人无法感受的,所以对于外界的那些评价对于她来说又算什么呢?

对于我们来说李艳红带来的不只是所谓惊艳的书法,更重要的是她二十年热衷于书法难能可贵的精神,这才是我们真正值得学习的。

随着现在发展得越来越迅速的网络和电子智能产品,手机上的输入软件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现在就连没有接受过教育的老一辈,都学会了用手机去打字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也越来越过于依赖这些电子智能产品,也直接导致了我们提笔忘字的现象。

李艳红的经历也给很多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通过李艳红对书法一直以来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书法的热爱,不正是我们真正所要学习的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