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那些和端午有关的植物档案

在众多传统节日里,端午节可算与植物关系最紧密的节日之一。在众多传统节日里,端午节可算与植物关系最紧密的节日之一。门楣插艾、挂菖蒲、兰汤沐浴、佩戴香囊、赏榴花等,这些植物不仅承载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更是文化、文明的缔造者。

一株艾草,何以具有驱百邪的威力;在《诗经》中美了千年的蒲草,走上案头依旧清雅;同样散发清香的稻米,用万年的文明演变挑逗味蕾;火红的榴花,是生活的绚烂,品一颗桑葚,在端午佳节,把酒话桑麻。

能与草木与共,于人是何等的幸运。草木自然美好,自然含情,在文明的长河中彼此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心物相感的瞬间将熔于一炉。

1,百草之王·艾草篇

驱邪

艾草也称艾蒿、艾叶,是一种菊科蒿属的多年生植物。端午挂艾的习俗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端午时节正逢春末夏初,蚊虫滋生,人们习惯于将艾草挂在门上,因为它被视为一种具有辟邪、驱毒、祈福等神奇力量的植物。此后,这株叶被有灰白色短柔毛、植株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为人们“纳福”“驱邪”千百年,直至今日,每逢端午,我们还处处可见。

艾灸

古人视艾草为治病的神草,艾是纯阳之草,能驱逐寒气。晒干后的艾叶可以制成“艾绒”,用于艾灸。中医认为,艾灸可以“透诸经而治百病”,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除寒湿、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等功效。《庄子》里记载的“越人熏之以艾”,《春秋外传》里的“国君好艾,大夫知艾”。《孟子离娄》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印泥

“一株艾草,万种作用”,除了制作艾灸之外,艾草也是制作印泥的原料之一,由艾草制成的艾绒,甚至艾绒的品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印泥的等级。上好的艾绒纤维柔软细长,富有韧性与极好的吸附力,便于印泥上章。使用艾绒制成的印泥颜色鲜艳,历久不变,无侵蚀性;泥质细腻有光泽,富弹性,不硬结。

清雅

此外,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曾写下一首与艾草有关的诗《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端午节佩挂艾草不仅成了民俗,它的草木香气还飘散在文人墨客的书房里,成为端午文化的一部分,体现着端午的一种清雅美学。

2,素雅的灵草·菖蒲篇

蒲月

菖蒲自古以来在端午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农历五月也被称为“蒲月”。菖蒲叶片细长如剑,有些地区会把蒲叶悬于门厅、床头等处,谓之“蒲剑”。在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将“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斩魔入地府”的歌谣写成朱符贴在门上,或是将蒲剑编成小人形状随身携带,以期能够祛避邪疫,保佑平安。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艾草和菖蒲可说是端午的主打植物。

景致

菖蒲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具有淡雅香气,适宜栽种在水景岸边,也可用作盆栽观赏。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从唐宋起,古人便开始流行植菖,将菖蒲当作案头清供,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用菖蒲制作的盆景,亭亭玉立,飘逸俊秀,富有诗意。

醒神

菖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菖蒲的根茎粗壮,叶片婀娜多姿,形态宛如兰花,碧绿的颜色好似翡翠,四季常绿,郁郁葱葱,充满了诗意。古人常将菖蒲称作"灵草"。菖蒲不仅颜值极高,还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可免灯烟熏眼之苦,缓解视觉疲劳,并通过其香气提神醒脑。

3,端午景·石榴篇

榴月

为何《追风筝的人》里会出现石榴?据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石榴的原生地在巴尔干半岛至伊朗及其邻近的中亚地区,石榴刚入中国的时候叫安石榴。每逢农历五月份,也就是在端午节前后,正值石榴花盛开的季节,因此五月也有“榴月”之称。唐代诗人韩愈的《题榴花》,开头两句点明时令,勾画出农历五月里榴花开时的繁茂烂漫景象。石榴花也成为“端午景”之一。

女儿节

关于端午又被称为“女儿节”的典故说法不一,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的。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端午正时节,老人都要给子女的头上插上一朵石榴花,以祈求子女平安、富贵。

符号

人们对植物的敬仰之情源于植物具有各种各样的意义和象征,石榴代表了丰饶、多产和重生,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希望。在中国花鸟画中,石榴是常画的题材,既体现其硕果累累丰收之状,又有“多子多孙”和“笑口常开”的寓意,故颇受人们的喜爱。这些吉祥美好的寓意,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文化符号。

4,万年起源·水稻篇

端午食粽,是节日习俗之一,用大米做成的粽馅软糯香甜,是人们过节必不可缺的时令美食。

传世

关于大米的起源,众多考古发现实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并且距今一万多年。在江西北部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距今10000多年前的野生稻植硅石和栽培稻植硅石证据,是野生稻存在以及逐渐被“驯化”的最直接证据;河姆渡、良渚遗址发现碳化稻,逐渐摆脱野生稻依赖;春秋战国时期种植的水稻已超过10种,稻谷为贵族专属;秦汉时期随着稻米开始普及,人们对大米的吃法更加多样化;在宋朝,良种水稻跟着商人的海船沿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了福建,在福建顺利扎根,进口稻种的引进出现;明清时期,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水稻品种日益丰富,一些优质产区产出的优质稻米,成为了朝廷的御用贡米……

从一株毫不起眼的野稻,一步步登上粮食作物界的“王座”,而今养活了世界上超过60%的人口,上万年的稻米变迁史,是社会发展的不断折射,也是人们探寻美味的不变初心。

5,民间圣果·桑葚篇

据史书记载,桑树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被誉为“东方神木”。中国古代重视农桑,衣食为本,是农桑文明的主要体现。刀耕火种满足了“食”,满足“衣”的便是桑蚕养织,所以当时桑树遍及全国。《本草图经》中就有记载,“桑之功最神,在人资用尤多”。迄今,在山东省夏津县,还有一片全球规模最大、树龄最老的古桑树群。“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房屋周边栽种桑树和梓树是中国家庭的传统,所以桑梓也渐渐开始指代房屋,进而也成为故乡的代名词。

圣果

桑椹又名桑果,关于桑葚果实的食用,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2000多年前桑椹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椹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此外,民俗认为五月是五毒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在端午这一天要喝雄黄酒,要吃樱桃和黑白桑葚,俨然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俗语:“五月的桑葚胜人参”,在端午吃桑葚,便有了驱虫辟邪之意。

《本草新编》有“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的记载。桑椹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如芦丁、花青素、白黎芦醇等,具有良好的防癌、抗衰老、抗溃疡、抗病毒等作用。同时,桑葚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

文|Kean 审|钱琪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