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董点观由:清明不属于八大节气之一,它为什么会成为节日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清明在今天成为唯一放假的大节日,原因很特别,它和其他的节气节日都不一样。在说清明放假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节气和节日的关系。

节气和节日,关键字都是节,它们都是一年中重要的时间节点,关系非常密切。在节日的发展史中,我们会发现,诸多历史悠久的节日往往源于节气,而在最初观象授时的年代里,二十四节气的核心——两至两分四立,基本上都是节日,都有特殊的仪式和庆典。

如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两大节气——冬至和夏至,自古就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两至的特点是阴极生阳,或阳极生阴,阴阳在这两天出现物极必反的转折,在两至要斋戒,边塞闭关,商旅停业,让自己身心清静,天子则要带领百官去祭祀天地,协助阴阳顺利转换。古时两至还要放假,少则一两天,多则六七天。因为冬至是用来测定年长的节气,历来被看做是二十四节气的开端,是一个太阳回归年里的新年,所以又称“亚岁”“冬节”,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会像过新年一样过冬至,要亲人团聚,祭祀祖先,互相拜冬。

春天的节气里,立春是春天的开始,古代立春叫“春节”(现在的春节从前称“元旦”),有一系列的迎春和春耕的仪式和庆典。远古的春分也是一个极为隆重的节日,在此日要祭祀高禖,求姻缘求子,还会举行会合男女的桑林大会,是一个青春和爱情的节日。而秋分是一个收获的节日,人们会在此时庆祝丰收,感恩天地,宴饮欢聚。

但是,因为中国传统历法阴阳合历(农历)的创立,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离,这种分离有两大原因:

一是因为节气的周期是365天,而农历的周期是平年354天,闰年385天,因此节气在农历里的日期很不固定,前后能有30天的移动,不便记忆,所以历法完善或变化之后,一些节日和仪式就会从节气时间被转移到农历的历法时间里。

如春分会男女求子的活动转移到了三月三上巳节。夏至的特点是“一阴来姤”,就是“阳极之至,阴气始生”,阴开始生出来,阴代表不好的能量,因此夏至有很多驱邪祛病消灾的仪式和禁忌,这些仪式和禁忌转移到五月初五端午节里。民国改用公历的时候,把中国传统新年“元旦”的称呼给了公历一月一号,把立春的称呼“春节”给了大年初一,因此立春迎春的习俗也就成了大年初一的习俗,传统新年在迎新之外又增加了迎春,原本隆重热闹的立春迎春活动也逐渐消退。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天象的岁差变化。

岁差是指地球四季的年周期和天上星象的周期不同步。从冬至到冬至是一年,太阳直射点就从南回归线走到北回归线后,再次回到南回归线,这时太阳复位,但天上的星象没复位,地球还得再往前走二十多分钟,才能和前一年冬至时的星象一样,这就是岁差。古人把这现象称为“岁自为岁,天自为天”,星象的周期要比一年长一点点。岁差累积几百年,节气里对应的星象就会明显改变,同样星象的出现时间在现代要比先秦晚一个月左右,后人可以按照岁差原理,推测古书记载天象的距今时间。

在远古的观象授时年代,星象是古人确定时间的重要标志,在先秦,春分的标志星象是夜幕刚刚降临时(古人把这个时间称为初昏),东方苍龙的角宿从东边的地平线升起,角宿是东方苍龙的龙角,角宿出地平线后,苍龙的龙身也跟着慢慢爬出地平线,龙头越升越高,这叫“龙抬头”,苍龙抬头便是春分的标志,角宿就是春分的授时星,初昏龙角现,就表示春分到了,开始耕种,所以龙抬头也叫“春耕节”“农事节”,是提示农耕的重要天象。

苍龙春分抬头是先秦到秦汉时的天象,现在苍龙初昏抬头已经比先秦晚一个月,初昏龙抬头早就失去了定春分的天文意义,龙抬头的民俗便逐渐便成了“二月二,龙抬头”。

同样的情况还有立秋的星象。

立秋在观象授时年代是女子开始纺织的日子,立秋在远古的授时星是织女星,当织女星在初昏时位于中天,就表示立秋了,女人便要祭祀纺织女神织女星,请求织女赐予巧手,开始秋季女红,七月织布,八月捣练,九月授衣,十月立冬时,家人才能穿上冬衣。随着时间推移,千百年后,织女星初昏中天的星象不再是立秋的标志了,远古的立秋习俗屡经变迁,最后转移到了七月初七,成了七夕节。

古老的节日往往来源于八大节气,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流变,会不停地丢失旧元素,也会层层累加新内容,最终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节日。

清明不属于八大节气之一,它为什么会成为节日呢?

二十四节气是逐步产生完善的,商朝有冬至、夏至,西周有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春秋早期,有了两至两分四立这八大节气,战国晚期才有了完整的二十四个节气。清明就是先秦才出现的节气,在历史上一直只是一个小节气而已,但是到唐朝之后,清明节气异军突起,吸纳了两个在历史上颇有影响力的重要节日,从小节气变成了大节日。

这两个被清明吸纳的节日,一个是寒食节,一个是上巳节。

上巳和寒食都历史悠久,上巳可以追溯到远古在春分祭祀主管婚姻和生育的神灵高禖,人们在象征生育崇拜的河水边举行令会男女、奔者不禁的活动,是上古的情人节。

寒食能远溯到上古的火崇拜,古人认为,火有神秘的力量,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要把旧火全部灭尽,重新取火,叫改火,因为旧火代表旧能量,不吉利,新火能“救时疾”“去茲毒”,得到神灵保佑。改火期间,人们要禁火,只能寒食,这时候,大家还会去祭祖扫墓,新火也会带去祭祀祖先,最终在南北朝发展成为重要的祭祖日。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里最后一拨出现的节气,历史只从战国开始,一直到唐朝,都没法和上巳寒食争胜。但从唐朝开始,清明就在蚕食上巳和寒食,并在宋朝把两大节日的主要内容全部吸纳,一家独大。

清明蚕食寒食,是因为两节太近,唐朝放四到七天的寒食扫墓假,寒食节就在清明节气的前一两天,所以寒食假就包含清明节气,唐朝改火,灭旧火在寒食,取新火在清明,辞旧和迎新中,迎新总是更受关注,清明就这么盖过了寒食,到宋朝把扫墓也从寒食夺走。宋朝之前,扫墓往往和寒食在一起,宋代以后,扫墓就多和清明在一起,寒食最终被清明吸纳。

上巳最初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先秦时,上巳节是恋爱、求子、踏青、祈福的民俗节日,这天要用香草煮水洗浴,驱邪祈福,还要组织活动让青年男女相亲恋爱,很浪漫很原生态。魏晋后改在三月初三(汉朝之前,中国使用干支纪日,数字纪日在汉朝之后才成为官方纪日法,干支纪日里的节日便逐渐改成数字纪日里的节日)。上巳节一直到唐朝都是盛大的青春节日,但到了宋朝,开始衰落。因为上巳节令会男女的传统是在倡导自由恋爱,宋朝理学兴盛,上巳的浪漫被斥为淫奔,上巳只好改头换面,低调地躲进了清明里。

清明就这么吸纳了寒食和上巳,一统暮春里的节日,从一个小节气发展成大节日。所以,清明,既有上巳的青春浪漫,又有寒食的慎终追远,有生的欢乐,也有死的忧伤。看着好像有点矛盾,但中国人把它过得很和谐。人们“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扫墓祭祀和踏青游乐就这么融合在清明里,清明就以这样的融合,提醒我们去思考生存与死亡,此岸与彼岸,悲伤和欢乐。

本名董丽英,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为浙江电视台记者,长期研究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创立自媒体“董点观由”,被称为“行走在时间哲学里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人”。 著有《二十四节气——中国人诗意的时间哲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