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现象学文库上新推荐:《探基与启思》《现象学精神病理学》

01

探基与启思

海德格尔对德国古典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哲学)的阐释是繁复的,但并非杂然发生,而是共同归属于一种整体评判,都是这种整体评判在不同向度上的呈现。海德格尔以“基础问题”(存在与人之关联)为主脉展开的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整体评判,是海德格尔从传统思想中汲取资源并由此对传统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的一种思想实践,它不仅使海德格尔自己的思想道路得以生成并持续推进,而且使德国古典哲学的意义与远景焕然一新。

本书致力于对海德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阐释”做出统一把握和深入思考,清理出一条贯彻始终的问题主脉,使进一步的研究得以可能。

探基与启思

海德格尔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整体评判研究

张 柯 著

本书亮点

◈ 本书系国内现象学翻译和研究专家张柯教授近年来最为核心的思想努力成果,不失为汉语世界对海德格尔“德国古典哲学阐释”进行系统考察、深入解读的重要之作。

◈ 本书立足文本分析,文献整理、归纳、整合工作扎实、细致、严谨,在海德格尔卷帙浩繁、内容复杂、义理深奥的文献资料中,清理出一条“德国古典哲学阐释”的主脉道路,追溯海德格尔思想的源头、发展与成型,为进一步的研究与解读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 本书立足思想阐释,问题意识明确、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就海德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阐释”给出了理论总结、思想旨趣、思想意义的综观评判,为海德格尔思想研究,开辟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张柯

1977年生,贵州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现象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中心主任,贵州省高校哲学学科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高校哲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舍勒协会会员,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德国耶拿大学访问学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尼采著作全集》中文版编委会编委。出版专著、译著九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目录一览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导 论 整体评判的基础、维度与意义

第一节 海德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阐释”是一种整体评判

第二节 整体评判植根于基础问题

第三节 整体评判的维度、基准点及运作机制

第四节 探基与启思:整体评判的路径与意义

第一章 海德格尔思想的基础问题

第一节 海德格尔思想“基础问题”的实质含义

第二节 海德格尔思想“基础问题”的生发根源

第二章 基础问题与整体评判的统一根据

第一节 基础问题与历史性的内在关联

第二节 “神学—哲学”的转化机制:解构性奠基

第三章 整体评判的最初萌芽

第一节 海德格尔“康德阐释”的肇始与变化

第二节 变化中的关键因素:历史性切近

第三节 海德格尔“黑格尔阐释”的启动与指向

第四章 “存在与时间”的道路

第一节 “形式显示”的实质含义

第二节 “形式显示”的实际任务

第三节 “实在性”问题的深化

第五章 整体评判思路的成熟

第一节 “莱布尼茨阐释”的推动

第二节 形而上学的基础问题

第三节 立场与方法的成熟

第六章 整体评判中的康德哲学之定位

第一节 海德格尔“康德阐释”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海德格尔“康德阐释”的内在演变

第三节 康德哲学的极限性

第七章 整体评判中的费希特哲学之定位

第一节 对费希特哲学的最初评判

第二节 对费希特哲学的再次评判

第三节 费希特哲学的极限性

第八章 整体评判中的谢林哲学之定位

第一节 海德格尔对《自由论文》的接受

第二节 海德格尔思想之转向与谢林哲学之定位

第三节 谢林哲学的极限性

第九章 整体评判中的黑格尔哲学之定位

第一节 对《精神现象学》之主旨的理解

第二节 自身意识与基础问题

第三节 黑格尔哲学的极限性

第十章 整体评判的理论总结I:存在之终极学的概念释义

第一节 存在之终极学的三个关键问题

第二节 存在之终极学的概念表述

第三节 存在之终极学的含义分析

第十一章 整体评判的理论总结II:存在之终极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存在之终极学的三个代表性阶段

第二节 三个代表性阶段的内在关系

第三节 存在之终极学的双重定位

第十二章 整体评判的理论总结III:存在之终极学的根本意味

第一节 对基础问题之追问路径的深化

第二节 对整体评判之关键难题的解答

第三节 对传统哲学与未来思想之统一性的沉思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试读章节

向上滑动阅览

1959年和1961年,青年学子奥托·珀格勒(Otto Pöggeler)为撰写他的海德格尔研究,曾两次来到弗莱堡向海德格尔当面请教。根据珀格勒后来的回忆,在其中一次谈话中,海德格尔谈到了流行的那种按发展观编排的历史考证版全集的种种弊端,“海德格尔也谈到了我对他的思想之路的表述,他说,他根本不能做出这样的东西来,因为他并不能以历史学的方式来看待自身。他是从任务而来看待自身的,并且,在后来的[本己道路的]那些开端那里,他也要把对这些任务的解决和其早期的那些动机结合起来”。这次谈话显然改变了珀格勒的既有的论著撰写计划,珀格勒由此意识到,对于研究者而言,海德格尔的思想虽然是一条道路,但并不是一条可以用发生学、发展观的方式来进行历史学报道的道路,而只能是一条被任务所决定亦即被问题所支配的道路,要对这样的道路展开追踪,首要之关键就在于来到那个决定一切的问题面前,追问支配着海德格尔思想之路的那个独一无二的问题。

在德语哲学语境中,“任务”(Aufgabe)一词的确切意思是“被交付给思想的疑难问题”(dem Denken aufgegebenes Problem)。我们要问,什么是海德格尔思想道路上的那个决定一切的任务?这个作为任务的独一无二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它是如何被“交付”的,被“谁”所交付?“后来的那些开端”指的是什么?海德格尔如何以及为何“在后来的那些开端那里,也要把对这些任务的解决和其早期的那些动机结合起来”?

在对此所做的澄清工作中,我们将会逐步看到,这些追问直接关系于本研究的主题,对这些追问的解答将直接通向本研究的基本立场:这个决定一切的“任务”就是“基础问题”,而且是一个二重性的基础问题:“海德格尔思想的基础问题”与“形而上学的基础问题”,虽然表述和表现上有区别,但二者实质上彼此共通。正是凭借这种共通性,“基础问题”以贯彻始终的方式奠定了“整体评判”的整体性,基础问题与整体评判也因而在根本意义上是统一的,而且“整体评判”的运作路径也就是在对“基础问题”之二重性的觉察中逐渐形成的。

但要阐明上述复杂进程,要觉察和理解“基础问题”的二重性,必须首先考察和揭示海德格尔思想“基础问题”的实质含义与生发根源,在这一工作完成后,我们才能进一步追问基础问题之二重性的内在依据,亦即基础问题与整体评判的统一根据。

02

现象学与精神病理学

现象学作为一种兴起于20世纪的哲学方法,广泛影响了包括精神病理学在内的其他学科。精神病理学作为一门非哲学学科,在受现象学影响之前,主要采取的是实证的、经验的研究进路。而现象学更注重先验方法和原初境域,用哲学的态度去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的前反思维度,以及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这使得精神病理学的研究视野更加宽广。现象学的精神病理学不仅扩展了胡塞尔提出的“纯粹现象学”的范围,还将现象学方法用于精神疾病治疗这一特殊领域,赋予哲学更多的治疗功能。

这就是本书作者、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心理学系系主任徐献军本书的主题:论证现象学和精神病理学的相互澄明关系,并依次介绍在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哲学家或精神病理学家,如雅斯贝尔斯、宾斯旺格、闵可夫斯基、斯特劳斯、博斯、布兰肯伯格等。

现象学精神病理学

现象学与精神病理学的相互澄明关系研究

徐献军 

本书亮点

◈ 本书以不同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家为线索,在不同形式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中来考察现象学对于精神病理学的澄明,以及精神病理学对于现象学的澄明。

◈ 本书揭示了现象学在精神病理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为两个领域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 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消除对于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并促进社会对于精神疾病的理解与接纳。

作者简介

徐献军

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方向博士生导师,精神分析与哲学咨询方向“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咨询取向为精神分析。目前主要从事精神分析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已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曾获得包括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哲社科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多个学术奖励。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同济大学相关课题共6项,已经出版专著2部、译著5部。

目录一览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现象学的三种形态

第一节 自然态度中的现象学

第二节 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

第三节 海德格尔的实存现象学

第二章 胡塞尔与雅斯贝尔斯的关系

第一节 胡塞尔现象学对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的影响

第二节 由现象学的直观到精神病理学的复现

第三章 雅斯贝尔斯: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开端

第一节 精神病理学的范围

第二节 异常心理中的主观经验

第三节 异常心理中的整体现象:五种意识状态

第四章 宾斯旺格:此在分析

第一节 现象学在宾斯旺格精神病理学中的作用

第二节 宾斯旺格对海德格尔实存现象学的创造性解读

第五章 闵可夫斯基:对疾病生命的结构现象学分析

第一节 对精神分裂症本质的生命现象学分析

第二节 对躁狂—抑郁症的时间现象学分析

第六章 斯特劳斯:感受现象学与精神病理学

第一节 对生命感受的拯救

第二节 基于生命感受的精神病理学

第七章 博斯:从精神分析到此在分析

第一节 此在分析的建立

第二节 此在分析对精神分析技术的调整

第八章 布兰肯伯格:现象学方法论与精神病理学

第一节 作为方法的现象学

第二节 对于症状贫乏型精神分裂症的现象学解释

第九章 弗兰克尔和兰格尔:意义治疗、个人实存分析与现象学

第一节 意义治疗与现象学

第二节 个人实存分析与现象学

结 论

附录 国内外有关现象学与精神病理学相互澄明关系研究的机构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向上滑动阅览

尽管早期胡塞尔(《逻辑研究》《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与舍勒使宾斯旺格认识到了现象学直观与意向性意义分析在精神病理学中的重要性,但宾斯旺格仍然尝试寻找一种更具体的工具,使他可以去理解临床个案的人格性体验实在。他首先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找到了可以用于理解精神疾病患者所展现的在世界中存在之结构变异的工具。在他用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取代传统的心理认知概念之后,他建立起了他自己的、作为此在人类学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即在精神病理学的临床案例中,去探索人类的“此在”)。

根据海德格尔的此在分析(Analytik des Daseins):“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实存(Existenz)。因此这些可以在存在者身上体现出来的性质,都不是‘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在手‘属性’,而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方式,并且仅此而已。”海德格尔将此在的存在规定,称为“在世界中的存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早期宾斯旺格的封闭在自身意识中的内在自我(即精神分析的内在自我),让位于在世界中的自我。

海德格尔本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他思想的病理学价值:“以病理显现为例:它指的是身体上出现的某种变异;它们显现着,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它们作为显现的东西,揭示了着某种本身没有显现的东西。”对宾斯旺格来说,海德格尔的此在分析学可以帮助他认识患者的存在。“在这个案例中,思维奔逸(Ideenflucht)要作为实存人类学现象,从存在性观念的方面得到检查,因此必须掌握这种现象的呈现,并从其本身去(如其所是地去)理解它。这就是所有现象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宾斯旺格的此在或者说存在论转向,不是孤立的事件。实际上,与他同时代的精神病理学家雅斯贝尔斯、闵可夫斯基、斯特劳斯、冯·葛布萨特尔也表现出了实存主义的风格,尽管他们没有像宾斯旺格那样明确采纳海德格尔的此在分析学。

1931年,宾斯旺格首先将此在分析应用于对躁狂症案例的系统研究(即对思维奔逸的研究)。在他的第一个躁狂症研究中,宾斯旺格检查了躁狂症患者写给疗养院工作人员以及亲属们的信件。他认为,患者潦草的笔迹、错误的语法以及交流的意图,都指示了一种私人的存在世界,但是患者没有进入或离开这个世界的自由。因此,宾斯旺格将思维奔逸看作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的表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生理学将思维奔逸的语言现象看作是功能障碍,而心理学将它理解为联想障碍;在生理学与心理学中,患者的语言都只是潜在神经机制障碍的表现症状。但在此在人类学中,每个症状都是高度复杂结构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用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中的存在去进行把握,而且将这种在世界中的存在解释为操心(Sorge),那么我们必须从操心的存在论结构整体去理解和研究思维奔逸。

中国现象学文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