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心理学:为什么有些人在“亲人去世”后,一点也不难过?

悲伤到极致的人,会出现不同的生理反应。

有些人是:

眼泪就像是坏掉的水龙头,始终向外流淌着,并且自己对此已经毫无察觉。

陷入一种昏天黑地的,整个人的精神、身体都在紧绷着,完全颤抖的状态。

也有一些人是:

麻木的,没有任何眼泪,看上去一点也不难过;

沉默,冷漠,对外界的一切都不闻不问;

把自己锁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没有人能叫醒他。

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

为什么亲人去世后,有些人表现得不那么难过?

其实难过到极致的时候,人会陷入“自我否定的防御机制”。

-01

心理防御机制建立:逃避痛苦的现实

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有不同的状态。

什么状态下,人会建立心理防御机制?

在面临自己无法接受的事实,忽然发生的变故,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人的离开,很重要的事情的失败。

这些瞬间,人下意识的反应是:“我不相信,我不接受,这不是真的”。

第一:行为否认

通过某些行为,去对抗,去否定已经发生的事实,并不是真的。

比如:

孩子犯错了,打碎了父亲收藏很多年的花瓶;

他吓得捂住眼睛,连忙说:“这不是我做的,这不是真的”。

外面电闪雷鸣,或许会有大暴雨;

公司临时通知员工,在家里办公就好;

但有些人,就是不愿意待在家里,而是选择开车出门。

这种明显的反抗和否定的行为,就是否认机制的一种。

第二:本质否认

亲人去世,身边最重要的人已经离开了;

但是他依旧不愿意接受,每天吃饭时家里还是摆着对方的碗筷;

出门购物,会给对方也买一份;

对方的屋子,房间,摆设,还是跟之前一模一样。

尽管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真实存在的;

但对于悲伤到极致的人而言,他们依旧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因为一旦接受,他心中仅存的一点儿信念,也会瞬间崩塌。

第三:潜意识否认

跟本质否认,比较相似;

只不过潜意识否认的人,始终活在自己虚构的梦境中,不愿意走出来。

这样的人,已经陷入了抑郁,并且伴随着情绪时刻的状态。

就像《忠犬八公》里面的那只狗狗。

主人已经离开了,主人不会再回来了;

可在那只狗狗的意识里,主人一定会回来;

于是它在车站里,一直等待着主人,直到自己生命的尽头。

第四:语言否认

尽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他就是不会承认;

尽管想到了结果,看到了现实,可他嘴上还是不愿接受。

“我没有,我才不会这样做”

“这不是我做的”

……

心理防御机制所产生的“否认”行为,能够让人通过一些手段,去逃避现实;

而对现实有意或无意的逃避,能让他们的内心,换来片刻的稳定。

-02

陷入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

这是情感上,情绪上的防御机制。

比如说:

一个人在讲述某件悲伤的,痛苦的事情时,竟然能笑出来;

表现得很轻松,就像事情不是发生在他身上那样。

在加缪在《局外人》开篇中,惊世骇俗的文字:

“今天,妈妈死了”

“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

这段文字,初次读完,是冷血的,冷酷的,没有丝毫情感存在的;

为什么他的母亲死了,他却一点儿也不悲伤?

多读两遍,才意识到:

这并不是不爱他的母亲,也并不是没有悲伤;

只是这些情绪,在默尔索的理解中,是无意义的存在。

正因为无意义,所以才显得冷漠;

因为情感上隔离,才让自己与外界格格不入。

在《项脊轩志》中,有一段话描述爱人离世后的悲伤: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梁实秋先生,在怀念他的亡妻时,也表示:

爱到深处,悲伤到深处,恨不能随她一起离去。

但没过多久,他又爱上了比他小接近30岁的女歌星;

年龄相差如此大,他仿佛又回到自己年轻的时候,用一首首情诗,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人在悲伤时,所产生的情感、情绪,防御机制,都是不同的。

但最终,这些都会成为无意义的,虚无的;

存在还是失去,一切都是虚无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