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家山》:关于乡村生活的世情全书

作家王跃文以当代中国标志性的官场小说作家名世,他创作的《国画》《梅次故事》《朝夕之间》等作品,被视为此类文学的经典之作。但是在近八九年的时间里,他的写作方向开始发生变化。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家山》,即是其改变之作。

54万字的《家山》,描写南方乡村沙湾在上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结构、风俗民情、耕织生活、时代变迁。主要讲述了沙湾陈家五代人的故事,包括“远”字辈的逸公、达公、放公,“扬”字辈的扬卿、扬高,“修”字辈的修福、修根、修权、修碧、修岳,“齐”字辈的齐美、齐峰、齐树、齐岳,“有”字辈的有喜、有仙等,这些人物个个精彩、特色鲜明。此外,该书还浓墨重彩塑造了一些女性人物,比如人称“乡约老爷”的刘桃香,一个女人独自上县公堂替村里打赢了官司;十五六岁的少女贞一向县长呈文解除缠脚陋习,单纯而勇敢;童养媳来芳聪慧能干隐忍顺服,让人心生怜爱。

这一方水土养育着这一股人脉,香火承继,绵延不绝,如流经村子的万溪江,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在这样一个族群社会里,乡邻都知根知底,一家几代人是什么门风,村里人都有口碑。《家山》中,沙湾流传不少俗语,如“坐得黄包车,颠得屁股肿”是说人不要贪图和自身不匹配的事物;“拖檐底下定规款,见不得人”是讽刺只顾个人利益、不一碗水端平的人,这些都是沙湾人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判断,充满一种民间幽默和智慧。

而将族群凝聚在一起的则是“识好歹、知善恶”,这是《家山》展现给我们的乡村伦理和乡风民俗。小说不仅详细描述了湖南的风物、风俗,还大胆使用湖南方言俚语作为叙述语言。此外,对联、书信、报刊、官府告令、口号标语等特殊文本在小说中俯拾即是。当作者把人物置身于家乡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下,笔下人物的习性、声口和形象,都自然而然呈现出来。他们有自己的语汇、修辞和幽默。

可以说,《家山》是一部关于乡村生活的世情全书,乡村的社会结构、乡村伦理、乡村经济模式以及一方水土的民风、民情、民心,都在这种日常生活叙事中徐徐展开。小说以乡村一隅几个家族的故事,写出了让一个族群凝聚起来的精神纽带。

《家山》里所描述的“家”与“山”,掺杂了作者王跃文对家乡湖南溆浦的认知。王跃文查阅了家乡大量的历史文献、方志,钻研户籍田亩制度、捐税征收方式等,多次重返乡间田野实地勘察,直到一方水土和那些村民已鲜明生动、鼓涌于胸口,他才投笔于纸上,娓娓道出那些鲜活的故事。

《家山》的出版,使得王跃文成为与沈从文“同一水系”的作家,《家山》里处处体现的祖祖辈辈讲的“老规款”,其实就是我们民族对于善恶的一个界定,惩恶扬善、行善止恶维系着乡村秩序,也是民族繁衍发展的根本动力。小说写到的“人情美”、山水田园的美、耕织劳作的美,营构生命的诗意,表现人与大地、人与自然和谐诗意的融合,这些美学特征都让人联想到沈从文的《边城》。

(图文来自《贵阳日报》)

编辑:舒 锐

编审:董容语

签发:肖 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