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毛主席一首《采桑子·重阳》,人生迷茫时读一读,激励无数人!

九九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在提及重阳节时,常常流露出伤感、悲凉的情调。

然而,毛主席笔下的重阳节,却展现出了格外独特的气质,重阳节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采桑子重阳》是毛主席于1929年的重阳节所作,此时距离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而这一阶段的毛主席过得相当不如意,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失意。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的落选,丢掉了前委书记的职务,被迫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的游击战术也被指会像黄巢和李自成一样难成大器;而他自己又身染疟疾,得不到科学的医治,养病期间还差一点被捕;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他被担架抬到上杭县城继续养病;恰逢重阳佳节来到,毛主席写下了这首词。

开篇就说,人的一生总是难免会遇到生老病死,但苍天却永远不会老去;说到重阳就离不开菊花,菊花呢也都是以反战的艺术形象出现,但毛主席笔下的菊花却是经过炮火洗礼,依然还在秋风寒霜中盛开的生机勃勃。

古代的文人墨客在面对人生的失意时,多半都会表现出哀怨悲愁的情绪,然而毛主席表现出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在写这首词的时候,他的境遇并不乐观,但他的词中却没有古人逢重阳的愁绪,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怼或消沉,反而是处处透着积极和乐观;即使是在人生的低谷期,仍然能以诗词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人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

毛主席笔下的重阳节,不仅是岁月的见证,更是生命力和战斗力的象征。毛主席的诗词中所蕴含的力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不懈奋斗。我们都会经历人生的低谷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不如意;而是作为人类,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不如意的时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