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书画欣赏】 董其昌 大字《周子通书》

加★星标★

董其昌《周子通书》

董其昌《周子通书》轴,此轴约作于1611年,书周敦颐语,论人如何学以至圣。楷书,纸本,189.4x154.5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通篇揉合欧阳询、颜真卿的楷书风格,线条圆厚,字形端正而略显修长。浓墨与飞白的对比表现出提按的韵律感,并使人感到笔法的洒脱与豪迈。

【释义】圣可学乎。曰可。有要乎。有要。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动直则公。明则通。公则溥。庶矣乎。董其昌书。

明 曾鲸、项圣谟 《董其昌小像》

董其昌《周子通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认为学书必须临古,所谓“学书不从临古入,必堕恶道。”《容台别集》卷二《书品》但他所主张的临古是这样的“苏子瞻自谓,悬帖壁间观之,所取得其大意。”

《容台别集》卷二《书品》董其昌提出“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他把这种临习的过程称之为“合”。合者,夺他人之神,所谓“临帖如骤异人,不必相其耳目、头面、手足,当观其举止、笑语、真精神流露处。”离者,“脱尽本家笔,自出机轴,如禅家悟后,拆肉还母,拆骨还父,呵佛罵祖,面目非故。”《容台别集》卷二《书品》很显然,这种“粉碎始露全身”的精神,正是完全创新的结果。

董其昌也曾云“守法不变,乃为书家奴”,从中不难发现一个书法家的创新精神。

各位书友怎么看呢?

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不代表本院观点。所使用的非本院原创,图、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我们尊重原创,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自:深圳市书法院

请点下面的 和 ,谢谢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砚田好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