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张寒晖与《松花江上》:以人民的血泪凝成不朽的旋律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歌曲《松花江上》字字倾诉着抗战时期流亡民众对于家乡的思念,声声控诉着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暴行的愤恨,其词曲作者正是被誉为与聂耳、冼星海齐名的人民艺术家张寒晖。他以人民群众的血泪为音符,凝成不朽的旋律,化为唤起民族精神与抗日救亡的不竭力量。

♪ ♫ ♪

张寒晖(1902-1946),原名张兰璞,字含晖,河北定县(今河北省定州市)人。1902年,张寒晖出生在河北一个衰败的书香之家。1919年,张寒晖进入保定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学习,接触到了白话诗和戏剧。1922年,他考入北平人民艺术剧院专科学校,开始系统地学习戏剧。1925年,张寒晖考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10月,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之后经由邓鹤皋介绍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至1930年间,张寒晖几度回乡,深入农村、学校等地宣传革命思想,对启发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革命觉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0年,他再度回到北平,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寒晖先后以《三国战将勇》的曲调填写了《可恨的小日本》,以《满江红》的曲调填写了《告我青年》,自此开启了用民歌呼吁人民群众投身抗战的革命艺术生涯。

张寒晖

1932年初,张寒晖受好友刘尚达的邀请,赴西安的陕西省民教馆担任总务主任。期间,他创办了话剧团体“民众剧社”,并亲自编导了《不识字的母亲》《鸟国》等作品。1933年秋,张寒晖因革命活动遭到迫害,于是只得再度返回家乡,开始组织抗日救国会,同时从事小说和戏剧创作,演出定县秧歌与昆曲,为宣传抗日奔走呼号。当时,他还和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德仲、东北军地下党员孙志远深入到东北军驻扎在定县东关的军营中,开展抗战鼓动宣传工作。

1936年,张寒晖二次奔赴西安,担任西安省立二中(今陕西师大附中前身)的国文教员。同时,他还参与了省民教馆组织的救亡宣传,成立了“西安实验剧团”与“西安铁血剧团”,自导自演了《不识字的母亲》《黑地狱》等话剧,在东北军中宣传抗日。此外,张寒晖编辑出版了《老百姓报》,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1942年初,他调到延安,历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戏剧委员会委员,配合革命斗争创作了众多的音乐作品、曲子戏、秧歌舞。

♬..♩~ ♫. ♪..

年轻时的张寒晖

张寒晖的一生中从未系统地学过音乐,却创作了几十首歌曲,包括《松花江上》《去当兵》《游击乐》《军民大生产》等传唱不衰的经典作品,音乐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点。其中,著名抗战歌曲《松花江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他在西安时,耳闻目睹了街头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创作的念头由此被激起。

1936年,张寒晖经过几番走访,一边宣传抗日方针,一边倾听东北同胞的控诉,最终依据流亡民众对故乡和亲人的思恋创作出歌词,又基于定县秧歌中凄惨的“大悲调”、慷慨激昂的河北梆子、家乡女子哭坟的哀声写成了曲调。创作完《松花江上》之后,他立刻回到了自己任教的西安省立二中,先是教自己的学生演唱,然后带着学生走出校园,到西安的街头、到东北军的驻地演唱。自此,《松花江上》被人们争相歌唱,并极为迅速地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

《松花江上》曲谱

♪ ♫ ♪

《松花江上》为带尾声的二部曲式结构,歌词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曲调兼具叙事性与抒情性的特点。随着歌词的展开,曲调也逐渐地激烈起来,情感也随之一步一步地推进,由安静地倾诉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转为悲愤地控诉日军入侵东北之后实施的滔天罪行,直至尾声达到全曲的最高潮,深切地表达出东北人民要求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收复家乡失地的强烈愿望。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松花江上》的词曲中所浸没的血与泪强烈地感染了当时的中华儿女们,进而凝结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强大精神力量。张寒晖的友人姚一征说:“当歌曲写完后,我们唱到‘爹娘啊,爹娘啊’时,竟都呜咽地哭了。”

1937年除夕,周恩来在《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一文中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1964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松花江上》被编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松花江上》与其他的革命文艺作品一起,承载着革命先辈的深厚爱国情怀和伟大革命精神,并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赓续中融进国人的精神血脉。

编辑:黄新伍

审核:亢 宁 李庆辉

监制:李志东 赵建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