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那种,习惯性否定自己的人?
明明很优秀,但总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不好。
工作上尽心尽力,但一点小挫折就精神崩溃,觉得自己能力不行计划不行,什么也做不好;人际上体贴善良,但遇到烂人烂事也先说自己:我性格有问题,我根本不值得被爱……
总之,不管发生什么,他们总是先“对人不对事”地“自我PUA”。
我从前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很好的人,却总习惯性自我否定?
直到看了“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这本书,才明白这是人格中自我与本我发生了冲突。
啥是自我和本我?我们怎么才能停止自我否定?
今天就为你一次性讲清楚。
01
习惯性否定自己的人,
其实是自我与本我在冲突!
首先回答一下,啥是自我与本我?
这是咱们弗洛伊德老先生提出的重要概念,他将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想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把人格想象成一辆马车。
本我位于人格的最底层,代表无意识中的思想。
它包含我们与生俱来的欲望、本能以及生理需求,带有非常强烈的原始冲动性。
本我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混乱无序的,它只遵循享乐原则,追求满足,厌恶痛苦,快乐至上。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原始人,这可不是我。
但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每个人人格的基础,而在本我之上,还有自我。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在人格的中间层。
它选择用合理的方式,来实现本我的愿望。不会盲目追求享乐,而是更多遵照现实原则。
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整个人格精神的执行者。
但执行者并不是统治者,自我依然受控于位于人格精神顶层的存在——超我。
超我是人格精神中的管控者,代表着道德部分。
相比遵循享乐原则的本我和现实原则的自我,超我追求完美,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它是从家庭教育、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内化而来。简单来说,每当我们遇到现实中的问题,内心出现的“应该这么做”的声音,就是超我在起作用。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合一,才是完整的人格。
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处和谐还是剑拔弩张,就直接表现为我们的情绪平和安定,还是焦虑痛苦。
02
自我与本我的冲突,
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
前面说的都是概念,接下来我们聊聊现实。
开头我们提到,习惯性否定自己的人,其实是自我与本我在冲突。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本我拥有追求享乐的天性,我们渴望所有本能欲望都能被满足。但这份渴望,在现实中并不总能实现。
当自我没能实现本我的愿望时,二者的冲突就出现了。
弗洛伊德认为,那些习惯性否定自己的人,正是因为经受了过多的自我与本我的紧张冲突。
他们的心目中始终存在一个理想状态的自我,这个自我不会失败、不会搞砸,能完美满足本我的所有需求。
而每当意识到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的差距时,他们就会被自卑感和负罪感紧紧束缚,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好。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习惯性的自我否定。
除了自我否定,情绪低落的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沉浸在自己的负面情绪中。
这一行为,弗洛伊德称为“强迫性重复”。
这些重复的内容往往是被压抑的本能,但这些本能又往往是会令自我感到厌恶的。比如某些内心很想做,但没能实现的愿望。
如果自我压抑了这些欲望,本我就会不断想要冲出来;而本我的每一次提醒,又让自我重新回想起与之相关的负面情绪和记忆。
这些记忆带来痛苦,而每一次痛苦,又会加深自我对本我的抗拒。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
“人类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不协调。”
这也决定了想要摆脱这种痛苦,方法无外乎两种:改变外在的世界或是改变自己的内心。
让本我放弃自己的欲望是很难的,但并非完全做不到。弗洛伊德表示,自我可以通过延迟满足,来得到这种快乐。
也就是说,当外在条件不支持我们通过简单的方式获取快乐时,不妨试着在通往快乐的,漫长而迂回的道路中,暂时允许不快乐的存在。
只要向着光亮的方向前进,就总会到达。
03
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集大成之作
三颗钻专家伴读版震撼上市!
虽然今天跟大家讲了很多,但与这本书以及的思想相比,仍然是冰山一角。
作为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绝对称得上心理学界的泰斗。
他不仅开创了无意识研究的新领域,还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和荣格的老师,对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本《自我与本我》,是弗洛伊德集大成之作。
他在此之前许多零散的思想、观点、理论,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完整呈现,也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代心理咨询师的指导手册。
为了让大家能更深层次地了解这本书的内涵,我们特意邀请了拥有20多年从业经验的著名精神科医师李孟潮老师,倾情创作了全书导读和每章伴读,让你在阅读过程中,绝不漏掉一个重点。
此外,本书还采用了全新的德语直译译本,更准确、更原汁原味。
全文无删减,还新增德文原版作者注释111处,保证你们读到的文本是最流畅好读的。
你以为这就完了?当然没有!
原创思维导图了解一下?
快速弄清自我与本我的关系,这一张图就够了。
还有,这么传奇的网红心理学家,怎么能没有关于他的详细版人物小传呢?
天才少年如何称为享誉世界的精神病学家?答案都在这!
我们觉得,这本书带给我们最大的帮助,就是提供了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思路。
当我们的内心陷入犹豫时,不妨从自我和本我的角度,将自己的想法分解:我想要什么,我能要什么,我应该要什么?
当你将这三个问题条分缕析地想明白,相信问题的答案也就出现在眼前了。
如果你也想读一读这本弗洛伊德的集大成之作,想了解自我与本我的斗争和习惯性自卑到底又什么关系,强烈推荐大家阅读三颗钻专家伴读版《自我与本我》!
本本都有专家伴读,伴你啃透社科名著。
留言互动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欢迎在留言区交流分享
我们将在精彩留言中 随机抽取5名读者
获得赠书
“阅读原文”
见专家伴读版《自我与本我》
— THE END —
MORE
灼见热文
◐◑要“炸开”思想,让优秀人才涌现、英雄辈出!任正非内部最新讲话,信息量很大!
◐◑神文!高校教授跑了一个月外卖写下这篇文,几千万浏览量,5万+评论
◐◑《逃出大英博物馆》火上热搜!这句话戳中了许多网友……
◐◑相恋8年的兵哥哥突然失联,女友跨越2000公里寻找却被拒绝见面,9年后,他们怎么样了?
◐◑“人都死了,药还没停?”168个医院院长被查,这场医疗反腐风暴,早该来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