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阳泉市盂县路家村镇清城村 红色文化资源带动乡村“火”起来

阳泉市盂县路家村镇清城村 红色文化资源带动乡村“火”起来

红二十四军建军记忆馆

清城文化礼堂

夏末秋初,天气转凉。但在阳泉市盂县路家村镇清城村,村里各项建设和生产却依旧保持火热的劲头:新建的红二十四军建军记忆馆正进行内部装修、盂县红嫂特色食品有限公司加班加点生产、村里的街面整治工程进入尾声……清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志明说:“近年来,我们改善村容村貌,开办食品厂,挖掘利用村里的红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乡村。”

清城村位于阳泉市盂县县城以南,临近国道,交通便利。全村有403户1023人,1100多亩耕地。前些年,清城村产业以工业企业为主,村民依托企业就业。在经济转型和中小企业兼并重组中,清城村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寻找适合村子发展的新道路,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是清城村支村“两委”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村文化底蕴深厚,不但有修建于宋代、元代的古建筑,而且流传着许多抗战时期的故事。经过多方考证,1931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诞生于清城村,这是中国北方第一支红军正规军。这在《盂县文史资料全集》《盂县抗日斗争史》《红星照耀北国》等书中均有记载。”王志明说,“这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也是村民传承红色精神、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

清城村收集照片和各种史料,建立了红二十四军纪念馆,图文并茂地展现了红二十四军的历史。位于清城村的红军第二十四军成立大会旧址成为我市首批党史教育基地,村里每年都会迎来许多团体和个人参观。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今年清城村对红二十四军纪念馆进行了升级改造。王志明说:“以前的旧场馆场地小、环境差,接待能力不足。场馆改造后,能容纳更多人同时参观。”

升级改造后的红二十四军建军记忆馆外墙是青灰色的,配以深棕色的仿古门窗,十分庄重,二层楼的建筑可以容纳更多的展品、接待更多游客。预计9月中旬,红二十四军建军记忆馆将重新开馆迎客。

游客多了,配套的基础设施也要跟得上。今年清城村还开展了街面整治工程。通过走访村民、征集意见,清城村针对街面的老旧建筑、残垣断壁、垃圾死角等进行重点整治。清城村硬化了路面,拆除了老旧台阶,新建了青石台阶,整修了墙面,还更换了照明设备。沿街的44家门面更换了门窗,规范了广告牌。目前,整治工程已接近尾声,清城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不仅如此,清城村还修建了文化礼堂,为村民提供了举办文化活动的新场所。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清城村成立了阳泉市盂县红嫂特色食品有限公司,以“红嫂”为品牌,制作油酥饼、月饼、麻花以及豆腐、豆干、豆皮等豆制品。这些食品价格亲民,销路很好。王志明说:“公司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预计明年达效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15万元,为村民提供十多个就业岗位。”

为了振兴清城村,干群一心齐心努力。由村民张涛牵头成立的阳泉市盂县龙轩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村里的土地,计划建设循环农业园区,尽可能地利用好土地资源发展规模农业的同时,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现在,村里的发展势头很好,村里产业多、农民有活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让振兴乡村之路越走越宽。”王志明说。

来源丨阳泉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