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广州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

谢辅宇老师给我寄来了他的新书《广州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我认真看完了以后,发现这是一本观察积淀非常深厚的书,非短期能够积聚那么多的素材和内容。果然,在前言中谢老师说自己是从2003年开始在广州从事教育工作,在自然观察和自然研学方面有二十年的积淀,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谢老师二十年积累的精华之作。

谢老师说自己是从2015年开始关注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今年我们在读书群里开展了观察一方自然活动,让大家为自己寻找一个可以观察的地方,可以是一座山,或者自己家的小区,或者是自己常常去的一个公园,也是以二十四节气为每一个观察节点,要求记录下每一个节气里,这个你熟悉的地方发生的变化,感动你的故事,你与自然的联结,每到节气,我都会去我观察的滴水岩,去那里寻找我的节气之花。看到谢老师这一本书的自然观察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感觉特别亲切。正好可以作为我们观察一方自然活动的参考用书。

这本书的编排版式非常友好,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篇章,每一个篇章中刚好对应六个节气,每一个节气有提示重点介绍的内容,有节气的观察指引,还特别温馨的列出了在广州的节气打卡点和打卡内容,例如在广州树叶落叶的时间是春天,那么立春节气,就可以在家附近找一棵落叶树,观察落叶的变化、叶脉形状以及气味等等,通过触摸,分辨落叶正面和背面的质感是否相同。把叶片抛向天空,待其落地,看看是叶面朝上的概率高,还是背面朝上的概率高?树冠是否有鸟巢或者寄生植物?能不能把树画下来?尝试了解它的名字,并在惊蛰、立夏、秋分、小寒时拜访这位树朋友,记录它的变化。谢老师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自然教育导师,如果照着这个指引做,就是一堂非常丰富的自然观察课,如果有小区里的家长,认真的带着孩子用这样的方法走过一年,一定会培养出一个心思细腻的自然观察达人。

作者谢辅宇是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的老师。谢老师经常在群里晒自己的学校,晒这个学校里的鸟兽草木,在这里带着孩子们一起做自然观察,看得出来,谢老师非常热爱这所学校,这所学校也带给谢老师丰富的观察题材,书里的内容,很多都是来自这个学校。看完这本书,我就感觉到,谢老师在自然观察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多,涉猎范围非常广,花鸟虫草鱼,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在这本书中都有介绍,而且观察细致,研究深入,平常走在校园里,脑子里一定充满问号。这些盘旋在脑子里的问题,促使谢老师不断地挖掘出很多自然秘密,例如胡峰和马峰是如何筑巢的?它们的巢有一些什么样的不同?蜻蜓为什么要在刷漆的篮球场产卵?如果我们平时走在自然里,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也一定能够观察到更多的现象,最关键的是,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自问自答,是一种探求知识的学习方式,不管学习什么知识,都非常顶用。

我曾经邀请谢老师作过一期关于鸟类筑巢的分享,当时就感到这个主题非常有趣,在分享中能够感受,谢老师观察到了很多鸟类的筑巢育雏细节,投入的精力非常多,但是看完了这本书,才发现谢老师对很多类群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持续不断地观察和记录,例如鱼类产卵孵化、蝉的羽化、蜘蛛的织网、产卵、照顾后代等,有很多细节要观察到并不容易,更不用说还要拍摄大量照片,不过我想在追寻这些细节的过程中,谢老师一定很快乐,感受到心流的力量,当捕捉到精彩的瞬间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也是很多人体会不到的。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在自然中能够体会到这种快乐,收获这样无用而美好的成就感。

关于一个城市的自然观察笔记,这些年出来了很多书,小山老师的《甬城草木记》,陈超群的《一城草木》,阿来的《草本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叶灵凤的《香港方物志》,孙海的《街巷里的四季》等等等等,这些作品都表达了自己对所生活的城市的热爱,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我们虽然常常向往着去寻找诗和远方,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自己的家门口,如果能够关注自己家门口的一草一木,就可以天天把日子过成诗和远方,我想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也是进行自然观察的意义,也从一草一木身上,寻找爱护自己家乡的载体。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