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走一段路,认识一群人
悦的读书,您的户外书房
悦·读
导读:
从1998年7月至1999年2月,南京市文物研究所为探查石头城址而在清凉山地区开展了多次野外调查与勘探工作。
本篇文章约8561字
阅读大约需要22分钟
南京石头城遗址1998~1999年勘探试掘简报
贺云翱 邵磊
六朝石头城范围及遥感卫星图
在南京城西秦淮河东岸清凉门一带,有一片低山丘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石头山”,现名清凉山(图一)。石头山曾因诸葛亮评价金陵山水形势为“钟山龙蟠,石头虎踞” 1而闻名,南唐时,杨吴于此所建兴教寺被改名为清凉寺,山也随之渐称清凉山 2,相沿至今。古石头山海拔最高处仅60多米,但是由于唐以前江水直逼山下 3,其南又扼秦淮河口 4,因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史载南京最早的行政建置楚国“金陵邑”即位于此,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孙权在金陵邑旧址上修筑“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 5,由此揭开了南京建都史的第一页。此后,在整个六朝时代,石头城皆因地居要冲而受到王朝特别重视,皇帝常以心腹重臣领军镇守 6,六朝都城的许多重大事件、重要战争、重要人物与石头城皆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后代吟咏石头城的诗文颇多。过去,尽管研究者们认为今清凉门以北至“鬼脸城”段的明城墙曾是古“石头城”所在,但是,由于城址的具体位置和范围以及确属于六朝时期遗迹一直不清楚,所以近年来有些专家认为六朝石头城并不在今天清凉山一带,而是在其北面的四望山或草场门地区 7。为此,从1998年7月至1999年2月,南京市文物研究所为探查石头城址而在清凉山地区开展了多次野外调查与勘探工作,笔者主持了这次考古工作,现将考古收获简报如下。
图一 石头城遗址位置示意图
一、 城垣调查
现清凉山一带较平坦的地方已呈人烟稠密状态,唯山冈因地势高亢不利交通而保持着较原始的状态。根据文献记载,石头城恰是利用山冈高地修筑而成,我们的调查工作重点首先放在对山冈的调查上。山冈目前主要分布在虎踞路东、西两侧,东侧多属“清凉山公园”(图二)和盋山范围;西侧多位于“南京国防园”内及芦柴厂、红土山一带,调查发现在清凉山山体基岩上部有明显隆起的用纯净黄土堆筑的土垣遗迹,土垣顺山脊走势连绵不断,其中北垣、东垣北段和西垣北段保存较为完好。
图二 石头城遗址调查地点分布图
北垣现除虎踞路所经一段被挖断外(挖断长度约80米),保存于“国防园”内的一段东西长约370米(图三),清凉山公园内一段东西总长约550米,中段部分利用了自然山体(图四);东垣被广州路切断,其中北段保存较好,南北长约200米(位于清凉山公园内);西垣北段残长约430米(位于国防园内,南至清凉门。)。城垣反应在地表是土垣状,其上部宽度一般在10~15米之间,高度一般在2~4米,局部超过10米,其高度和宽度一般决定于原山体地貌,高的地方土垣夯筑的就低,反之则高,而城垣在利用山体的部位,宽度就大于夯筑的部分。
调查中发现,在土垣延伸的过程中,凡拐角部或直行中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在垣体上外凸一段土垣,外凸部分一般长约50~80米,宽20~30米,我们怀疑这种现象可能与城墙上的马面遗迹有关(图二)。在土垣遗迹的上部或坡部及东西两面土垣向南延伸的十多个地点发现有几何纹砖、绳纹砖、条带纹瓦、粗绳纹筒瓦和板瓦片等。
在调查中,我们对清凉山公园内的清凉寺范围的东、西、北三面山体土垣作了重点踏勘。该范围的南面山体地势稍低,似合围状的小城堡状,其中东面土垣长约145米,西面土垣长约210米,北面土垣长约140米。1998年10月13~15日,江苏省地震局张治天研究员为我们对公园内山脊上的土垣做精密磁测,探测结果表明:山上黄土堆积的“土垅(土冈)可能为人工所形成”,部分地段“曾有人类建筑存在” 8。
图三 TG1东壁剖面图
二、 钻探和探沟发掘情况
1998年12月12日到20日,我们主要在清凉山公园内的土垣做了钻探。探孔主要分布在北、东两条土垣上,探孔之间距离为1米,共做探孔55个(编号为98NQSTK1~55)。结果在55个探孔中,有29个孔在地表以下2.2米左右都发现有砖或砖瓦遗存;有12个孔内在扰乱层(后一般0.2米左右)下是纯净的黄土堆筑,且少数孔中发现有人工夯打遗迹(如46号孔土样中发现有圆形夯窝痕迹);有14个孔上部为纯净的人工黄土堆积,下为基岩。根据土垣包含的砖瓦遗迹判断,局部土垣至少有过两次以上的修筑。
在整体调查和局部钻探的基础上,1998年12月19日到1999年1月10日,我们在清凉山公园东部的外凸土垣上(推测该处是北垣和东垣相结合处的一个马面遗迹)开挖了一条探沟(98NQSTG1)。探沟呈正南北方向,横跨土垣,长15、宽1米,挖掘深度4.1米,具体发掘情况如下:
1、地层(图三)
第1层:表土层,呈黄褐色,内含植物根系和少量碎砖瓦块。厚约0.05~0.2米,顶部较薄,坡部较厚,顶部土质较硬,坡部土质较为松软。该层为近现代扰乱堆积。
第2层:浅黄色夹沙土层,见于探沟南北两端,呈坡状堆积,厚约0~1.0米,土质较为松软且纯净,但在本层南部发现一座残墓(98NQSM1)。
第3层:黄土夹大量砖瓦块层,土质较为致密,此层分a、b两层,厚约0.5~2.3米。3a层,黄土夹砖瓦层,砖瓦相对较多,夹少量瓷片,在距地表约1.5米处发现人工夯土痕迹;3b层,黄土层夹少量砖瓦块,此层主要见于垣身中部,最厚处约2米,包含物特征与3a层相近,该层出土少量铁镞或铜镞,并出土有砖块遗迹。
第4层:黄土层,土质纯净,较为坚硬,为人工堆土,包含少量砖块。因探沟宽度较窄,不便下挖,经钻探,此层深度超过2米。
2、出土遗迹
(1)墓葬(98NQSM1):位于探沟南部,开口第2层下,打破第3层。墓葬形制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方向约140度,由于无法扩方,仅测得墓宽约1.2米,墓坑残深约0.3米。该墓早年已遭严重破坏,出土时只见少量朽烂的棺木及石灰,随葬品有青白瓷盒盖(有“江南官膏伍两”铭)及绿釉陶残罐(无法修复)各1件,器物具有南唐末到北宋初期的特征。
(2)夯土面:在距地表约1.5米和约2米的两个深度上,分别发现局部夯土面,夯土面与上下土层之间有较明显的分界,并留有一层黄黑灰状物,夯窝略呈圆形,直径约5~6、深2~4厘米。
(3)砖建筑遗迹:位于探沟北部的3a层下,距地表约2.7米,砖建筑遗迹保存较为整齐,残存有两层砖,南北长约1.5米,其北面单砖平砌,南面砖较乱,似为建筑物倒塌毁弃之后的堆积。因遗迹继续向探沟两侧土层内延伸,故东西宽度不详,整体结构也不清。所用砖块一般长0.45、宽0.25、厚为0.06米,砖肋面多为素面,平面拍印绳纹。
(4)土垣:由于探沟直接开挖于土垣上,解剖证明,这条土垣为人工堆筑而成,局部有夯打痕迹,其断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其堆筑过程分前后二期,前期堆筑的土垣上有砖瓦建筑,该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留有大量箭镞。该建筑毁弃后,土垣再次被加筑,加筑用土中夹杂着少量早期的断砖和碎瓦。
图四 TG1③层出土砖标本拓片
3、出土遗物
(1)砖瓦
主要出土于探沟(98NQSTG1)第3层。根据砖瓦的大小、纹饰之不同,收集了部分标本,其中砖标片22件、瓦标本16件,具体情况如下:
1)砖
砖块多为残断,多呈青灰或褐灰色,以素面砖为主,部分砖面上拍印粗绳纹。砖的端面、肋面上常饰有重圈纹、水波纹、套叠菱形纹、套叠三角纹、套叠半圆纹等,厚度一般都在4~6.5厘米;少数砖肋面上饰莲花纹、网纹等,厚度一般为3.6~4.1厘米(图四)。
2)瓦
均为残件(编号98NQST G1③:1~7),分筒瓦、板瓦及少量瓦当三类。泥质,多呈灰、黄灰或黄红色。筒瓦和板瓦面上多有装饰,有纵向的凸线条纹、横向压印的菱形纹、V形纹、交叉线纹等,瓦内面一般都有麻布纹,瓦厚多在0.9~1.5厘米之间,筒瓦瓦唇长3~4厘米(图五)。
图五 TG1③层出土筒瓦(残)标本
瓦当仅出土一枚,已残(编号98NQSTG1④:78),为人面纹瓦当,当面直径约14.5厘米,边轮宽1.2~1.5、高1厘米。为褐红色质地,人面纹残存颊部、嘴及胡须,颊部鼓起作椭圆形,嘴为扁长形,凸起,嘴上下饰胡须。边轮内一周有不太清晰的三角形锯齿纹。当背可见修坯凹旋纹(图六)。
另外,在土垣不同地点(主要在南京国防园内和位于盋山的南京市第四中学校园东侧)采集品有砖、瓦两类。砖、瓦质地与探沟内出土砖、瓦相同,砖上或饰有套叠菱形纹、水波纹、套叠三角组合纹等,板瓦或筒瓦表面饰粗绳纹、间断绳纹等,有一件砖上模印“东乇”字样。
(2)箭镞
均出土于探沟第3层下,共77枚(编号98NQSTG1④:1~77)。其中两枚为青铜质地(98NQSTG1④:1、24),余为铁镞。铁镞出土时多锈蚀严重。依据造型之不同,分A、B两型,A型为三棱形镞,B型为四棱形镞,而B型镞中又有一些形态上的差异,故再将其分为四个亚型,以下分而述之。
图六 人面纹瓦当残件(TG1④:78)
A型 2件。铜、铁镞各1件,镞前部断面作三棱形。98NQSTG1④:2,镞长3厘米,铤残,铤直径约为0.3厘米(图七:1)。
B型 共75件,分4个亚型。
Ba型 68件,作标准四棱形。依规格大小还可分大、中、小三类,其中镞长6厘米以上者为大型,镞长5厘米以下者为小型,镞长5~6厘米者为中型。经统计,大型者42件、中型者7件、小型者19件,可见,它们是以大、中型镞为主体。
图七 TG1出土箭镞
1、A型(TG1④:2) 2、3 Ba型(TG1④:16、72) 4、Ba型(TG1④:23)5、Bc型(TG1④:6) 6、7Bd型(TG1④:24、68)
该型镞形体较长,镞头前后分界即中脊线约位于中部。98NQSTG1④:16,保存较为完好,属大型镞,镞头长6.5、中脊横截面边长2.2、铤长8.5厘米,与其同类的还有98NQSTG1④:3、8、17、24、26、41、56、70、72等(图七:2、3)。98NQSTG1④:5,属小型镞,镞头残长5.3、中脊横截面边长1.5厘米。与其同类的还有98NQSTG1④:33等。
Bb型 1件,特大四棱矛头形。98NQSTG1④:23,状似矛头,镞头长8.5、铤残长3.5、断面直径1.8厘米,形体粗状,重达0.51公斤(图七:4)。
Bc型 2件,扁体四棱形。98NQSTG1④:6、73,镞头断面略呈扁方形,镞头残长4.3、中脊横截面长1.2、宽0.8厘米。(图七:5)
Bd型 4件,短头四棱形。特点是镞头中脊线偏于前端,使镞体呈前短后长状。98NQSTG1④:24,青铜质,长3.8厘米,其中中脊前部长0.7、后部长3.1厘米(图七:6);98NQSTG1④:68,铁质,长5.7厘米,其中中脊前部长1.7、后部长4厘米(图七:7)。
(3)陶瓷器
1)“江南官膏伍两”铭瓷盒盖 1件。M1:1,稍残,灰白胎,平面呈圆形,中部隆起,灰白釉,釉多脱落。盒面直径7.8、高1.3厘米。盖面上模印楷书文字,竖3行,行2字,为“江南官膏伍两”(图八)。该器应为南唐时期的遗物 9。
图八 “江南官膏伍两”铭青白瓷盒盖(M1:1)
2)绿釉陶罐 1件。M1:2,破碎较甚,无法复原,但仍可看出器形。为红陶胎,口残,斜直壁,平底内凹,外施绿釉,底部直径约6厘米。
3)瓷片 3件。均出土于探沟第3层,1片为碗钵类器口沿部,灰白胎,圆唇,着酱釉,口部厚0.4、器身厚0.6厘米;另2片为罐类器腹片,灰胎,着黑釉,胎厚约0.6厘米,似为德清窑产品。
4)铜五铢钱 1枚。锈残,出土于探沟第3层。体较薄,有内外郭,正面存一“铢”字,“铢”字笔划较肥厚且横、竖大体等宽,其上口与穿平齐,下口超出穿部,“金”旁字头作正三角形,四竖点上两点作点状,下两点作短竖状,“朱”旁上下两部分不等长,下部长于上部,上下拐角圆转。
三、 结 语
1、关于土垣的性质
地面考古调查和地下勘探资料证实,现保存于清凉山公园、国防园、盋山山脊上的土垣是人工修筑的城垣遗存。清凉山山体基岩为紫红色矽质砾岩,岩体特征显著,其上加筑的由纯净黄土构成的土垣质地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土垣耸立于山脊之上,断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残存的北垣约呈东西走向,东、西垣分别约呈南北走向,具有既利用自然山势但又给予人工规划的迹象。钻探和发掘过程中都发现土垣有人工夯打及不同时期加筑的遗迹。土垣沿线多处分布着砖、瓦遗存。这些都为判定土垣的性质提供了直接证据。至于土垣拐角或每隔一段凸出的部分,我们疑为是用于防御而特意构筑的“马面”之类的遗存。
墙体遗迹Q1
2、关于土垣的时代
无论是地表采集还是钻探和探沟中出土的遗物,都具有六朝时期的风格。如探沟第3层出土的饰莲花纹、网纹、忍冬纹、菱形纹砖等,在南京地区南朝墓葬、丹阳齐代帝陵墓室等都有使用 10。黑釉或酱釉瓷常见于东晋、南朝时期。“五铢钱”具东汉时代的特点,出土于南朝地层中颇能说明问题,如《宋书·明帝本纪》曰泰始二年(466年)三月“壬子,断新钱,专用古钱”。又《隋书·食货志》载,“梁初,……百姓或私以古钱交易,有直百五铢、五铢、女钱、太平百钱、定平一百、五铢雉钱、五铢对文等号,轻重不一。”这枚出土于南朝地层中的东汉五铢钱可能就是以上历史事实的反映。总之,我们认为探沟第3层的时代为南朝时期。
探沟第4层砖规格略大于第3层砖,纹饰品种繁多,图案清晰,砖瓦绳纹比之第3层要粗、深,类似的砖过去在南京附近东吴墓中曾有发现,也见于近年来镇江市六朝铁瓮城遗址东吴地层 11。为此,我们将探沟第四层的时代定为东吴至东晋时期。
调查中在10多处地点采集的砖、瓦片同样具有六朝时期的特征,如水波纹砖、套叠菱形纹砖、粗绳纹瓦、凸线条纹瓦等见于探沟第4层,模印“东乇”铭的砖在近年南京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存考古中也有出土 12。另外,在29个探孔中出土的砖、瓦标本的质地与发掘出土及采集的六朝时期砖、瓦质地基本相同,这些资料对判断城垣时代也有重要作用。总之,我们认为,清凉山地区目前尚存的沿山脊分布的人工堆筑土垣是为六朝时期的一处城垣遗迹。
探沟第2层残墓中出土的带铭盒盖和绿釉陶罐,器型具有北宋早期的特点,而铭文“江南官膏伍两”,可能反映的正是南唐晚期李煜称“江南国主”后的一段史实 13,在探沟西南300多米处恰巧就有建于杨吴、盛于南唐并作为南唐皇帝避暑胜地的“清凉寺”遗址 14。这座北宋残墓打破并叠压在土垣之上,对判断土垣的时代下限有所帮助,即这处城垣到唐代以后已被废弃而成为葬地。
门道遗迹MD1东西两侧墙体
3、对城垣性质的认识
依据以上考古材料,我们认为现存于清凉山地区的土垣为六朝时期的石头城城垣遗存,其最初建造时间为东吴时期,东晋以后又有加筑,城垣的彻底放弃时间约在五代、北宋时期。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根据现有的城垣遗存推测六朝石头城的四至,其北垣除现虎踞南路所经被掘断一段外,其余大体尚存;东垣保存于清凉山公园内的一段较为完好,向南延伸处被现广州路切断,跨过现广州路后又从盋山一线向南延伸,在现南京第四中学校园南端向西拐折;西垣沿当时的江岸高地设置,约呈西北——东南走向,其北端即北垣的西端之西侧,悬岩高耸,怪石嶙峋,俗称“鬼脸城”。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鬼脸城”一线保留着高大的明代城墙,容易使人们认为这段明城墙的基础都是六朝石头城的西垣之所在,而据我们调查,六朝石头城西垣的北段实际并不在明代城墙一线,而是在明城墙东边的山脊上蜿蜒伸展。
现在,有关六朝石头城西南一角的遗迹状况尚无直接证据,但是调查发现,明代城墙于芦柴厂与红土山的拐角处一段建于高耸的基岩之上,红土山一段的明城墙呈东西走向,与石头城北垣相对应。假设这段城墙体直接向东延伸,正好可与石头城东垣南端相交,构成石头城的南垣。依这一推测,我们大约可知石头城北垣长约1100米,东垣约650米,西垣约820米,南垣约450米,周长合约3000多米(取直线测量,未计城墙弯曲处长度),而按南朝《舆地志》所载,六朝石头城周长为“七里一百步”,合今大约3194米 15,依考古资料所推石头城周长与历史文献记载的数字如此接近,应该不是巧合。
另外,对位于石头城大城圈内东北部但又相对独立的现存于清凉山公园内的小城堡式遗存,我们认为或是文献中所载的“石头东城”(或“石头小城”或“石头仓城”) 16遗迹。在石头城范围内及附近还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及门楼、入汉楼、听事阁、石头津等 17,同时,史料显示,石头城从东汉末到唐代,先后有过多次修筑 18,这些都有待将来进一步开展工作予以确认。
石头城是南京作为中国重要都城城市的起点,对研究六朝都城史、南京城市建设史等具有重大意义。南京六朝石头城遗址考古虽才起步,但已获取的资料为确认城垣所在、推定城垣四至、认识城垣的构筑方法、所用建筑材料的时代特征等都提供了直接帮助,出土的花纹砖、板瓦、筒瓦和人面纹瓦当、箭镞等,是南京六朝都城考古中首次发现的一批与城市建设直接相关的资料,对研究六朝都城物质文化有一定价值。当然,由于本次考古工作是以地面调查、局部钻探和探沟发掘为主,所获资料有限,得出的结论还有待将来进一步的工作予以确认。
注释:
1、晋·张勃:《吴地理志》载“刘先主曾使诸葛亮至京,因覩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见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唐·许嵩:《建康实录》卷二引《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按:指京口,今镇江),因观秣陵(按:即今南京)山阜,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2、宋·马光祖、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四六“清凉广惠禅寺”条载:“在石头城,去城一里。”“伪吴顺义中徐温建为兴教寺,南唐昇元初改为石城清凉大道场。”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八“清凉修复禅师”传载“江南国主创清凉道场……。”中华书局1989年。但“石头山”何时改称“清凉山”,目前还值得研究,学者一般认为自有五代清凉寺后,山即因寺而得名,然笔者反复查阅史书,发现从宋《景定建康志》、元《至正金陵新志》直到明《万历上元县志》,石头山都不称“清凉山”,可见,“石头山”改称“清凉山”很可能最早是在明代。清嘉庆年间,吕燕昭修:《江宁府志》,把石头山、清凉山并列。清·汪士铎等撰修:《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三“石头山”条中认为,易“石头”为“清凉”,确是因此地有清凉寺,但山何时易名未作交待,该书认为,“吕(燕昭)《志》分石头、清凉为二山,盖沿明《应天(府)志》之误,不知‘清凉’者俗称,‘石头’者古名,……不得析石头、清凉为二矣,今正之。”即石头山改称清凉山可能大约是在明代出现的俗称,到清代遂相沿成习,但学者对它的称呼还会有误,可见“清凉山”一称之产生时代当不会太早。
3、六朝时期,石头山西临大江,至唐时江潮仍可直迫城下,唐·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诗言“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代以后,江水逐渐西移,石头城下渐成平畴,不复旧观。
4、陈·顾野王:《舆地志》载“淮水发源于华山,在丹湖、姑孰之界,西北流经建康、秣陵二县之间,萦绕京邑之内,至于石头入江,悬流三百许里”。见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
5、《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传第二》建安“十六年(211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南朝、宋·山谦之:《丹阳记》载“石头城,吴时悉土坞,义熙始加砖累,石头(城)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形险固,有奇势,故诸葛亮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良有之矣’。”见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另《建康实录》卷一载:“越霸中国,与齐、楚争强,为楚威王所灭,其地又属楚,乃因山立号,置金陵邑也。楚之金陵,今石头城是也”。又载建安十六年“权始自京口徙治秣陵。十七年,城楚金陵邑地,号石头,改秣陵为建业”。同书卷二引《江表传》:“汉建安中,刘备尝宿于秣陵,观江山之秀,劝帝(按:指孙权)居之。初,张纮谓帝曰‘秣陵,楚威王所置,名金陵,地势岗阜连石头。……今宜为都邑’。帝深善之,后闻刘备语,曰:‘智者意同’。”
6、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二“吴孙权沿淮立栅,又于江岸必争之地筑城,名曰石头。尝以腹心大臣镇守之。”东晋、南朝,先后有周札、王敦、庾冰、司马元显、谢安、刘裕、刘骏、刘劭、萧道成、萧赜、萧纲、萧绎、王僧辩等驻守石头城,多为朝廷重臣或皇族,可见石头城位置之重,相关记载见《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等相关人物本传。
7、六朝石头城在四望山说见吕武进、李绍成、徐柏春《南京地名源》,江苏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33~37页;在草场门说见季士家、韩品峥主编《金陵胜迹大全》“石头城条”,南京出版社1993年,第516~517页;又见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南京建置志》“石头城”,海天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8、张治天;《关于清凉山公园试探测的一些初步看法》,1998年12月22日,南京市文物研究所资料。
9、参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记载:开宝四年(917年)十一月癸巳日,北宋朝廷要求南唐国“去唐号”,改称“江南国”,南唐国印文也改为“江南国主印”。这件瓷盒盖铭文作“江南官膏伍两”,说明此时南唐已称“江南国”。
10、参见南京市博物馆等:《江苏南京市富贵山六朝墓地发掘简报》所录1号墓出土墓砖拓本,《考古》1998年8期;《江苏南京市白龙山南朝墓》所录墓砖拓本,《考古》1998年12期;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南京梁萧伟墓阙发掘简报》所录砖纹拓本,《文物》2002年7期等。
11、李蔚然:《南京南郊六朝墓葬清理》,《考古》1963年第6期;南京市博物馆;《南京郊县四座吴墓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第8辑。镇江铁瓮城遗址出土东吴花纹砖资料存镇江古城考古所,此蒙刘建国先生见告,笔者并赴镇江直接在考古现场观摩。
12、笔者在主持南京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存考古工作的过程中,多次发现模印“东乇”二字的铭文砖。
13、《宋史》卷四七八《世家列传·南唐李氏》:“开宝四年(971年)……(煜)上表,遂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唐国印为江南国印”。又《十国春秋》卷一七《南唐本纪》:“开宝四年……冬十月……,遣太尉、中书令韩王从善朝贡,称江南国主,请罢诏书不名,许之”。
14、宋·马光祖、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四六《祠祀志·寺院》,“清凉广惠禅寺,在石头城……,伪吴顺义中徐温建为兴教寺,南唐升元初改为石城清凉大道场。……旧传此寺尝为李氏避暑宫。”
15、明·顾炎武:《读史方舆纪要》:“《舆地志》:山环七里一百步,北缘大江,南抵秦淮口,去台城九里,山上有城……”。“山环七里一百步”“山上有城”,表明石头城周长约为七里一百步,综合出土东吴古尺,每尺约合今24.2厘米,“七里一百步”合今约为3194.2米。古尺资料见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第三章《三国至南北朝的尺度》,科学出版社1992年。
16、《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永安六年夏四月“癸未,建业石头小城火,烧西南百八十丈”。《建康实录》卷十载:东晋义熙八年“于石头东城内起高楼……”。《资治通鉴》卷一二五《宋纪七》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太子劭出镇石头,总统水军,丹杨尹徐湛之守石头仓城……”。《陈书·高祖本纪》又称其为石头“东北小城”,而现在发现的这处小城堡状的遗迹正处于石头大城的东北部。石头小城又称“仓城”,城有“仓门”,见《南齐书·戴僧静传》等。
17、《读史方舆纪要》引《图经》:石头城“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其南门之西者曰西门”。即石头城有东门(《资治通鉴》卷一三四《宋纪十六》)、南门(《晋书·周顗传》等)、西门各一,只不过因城西垣呈西北——东南走向,故西门门向偏西南,或称“西门”(《陈书·程灵洗传》、《资治通鉴》卷一六六《梁纪二十二》),或称“西南门”(《南齐书·戴僧静传》)。另石头城还有“北门”一座(《陈书·高祖本纪》)。今虎踞南路、广州路约在石头城范围内中部成十字交叉,经查《清江宁省城图》,这两条道路清代时已有基础,从地形观之,两条路入石头城遗址之地点很可能与古石头城四门有关,如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文物考古人员于80年代曾在南京第四中学西侧虎踞路所经处(本文所推测的石头城南垣一线)发现一段土墙,土墙在六朝地层内,南北残长3~4米,宽约0.8米,墙基东侧有砖砌包墙,似为一处南北向的城门墙基遗迹。与土墙同一地层内出土人面纹瓦当等六朝早期的遗物(参见王少华《石头城下孙吴太初宫》一文,收入《吴越文化论》一书,江苏省出版局1995年内部印行)。我们怀疑这一地点正是石头城南门的部分遗迹,值得在今后考古工作中给予重视。另史载南城门有楼(《陈书·高祖本纪》),城内还有“烽火楼”(《建康实录》卷一六)、“入汉楼”(在“石头东城”内,《建康实录》卷十)、“仓屋”(一度作为晋成帝临时宫室,《建康实录》卷七)、“听事”及“内阁”(《陈书·侯安都传》)、厢堂(《南齐书·祥瑞志》)等建筑物。“石头津”为六朝都城重要的水运码头和税收重地,面江临秦淮。南朝、宋·山谦之:《丹阳记》载“旧扬州有四津,方山为东,石头为西”。见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
18、宋·马光祖、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一七“石头山”条载,石头城有过多次修筑:1、东汉建安十六年孙权乃加修理,改名石头城,时为土墙;2、东晋义熙初始加砖累壁(义熙六年发居民治石头城);3、南朝刘宋景和元年修为“长乐宫”;4、南朝陈宣帝太建二年复加修筑以贮军食;5、隋平陈后于此置蒋州治,唐又于此置扬州大都督府,后扬州移广陵,此城废;6、唐武则天光宅年徐敬业派崔洪修石头城;7、唐德宗时韩滉筑石头五城,于石头城穿井皆百尺;8、唐宪宗元和二年李锜派庾伯良率兵三千来筑石头城,据以谋反等。见《宋元方志丛刊》第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
本文原载于《东南文化》2012年第2期,由笔者与邵磊同志写于1999年12月。参加本次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的主要人员有贺云翱(领队)、邵磊、路侃、王碧顺、袁晓琪、邢华年等。周桂龙同志为本文清绘了出土遗物图。
还可以读
朱自清:外东消夏录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一物不知 深以为耻:古代士人如何博古通今?
版权声明
本篇文章图文内容来源于 贺室絮语(ID:hsxy_hya)。
如果今天的分享让你有所收获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号
并推荐给身边爱读书的朋友
让我们一起用阅读
汇聚碎片时间
点亮品质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