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结古欢,消长夏 | 【鉴赏课】直播清雅上线

鉴赏课

鉴赏越大,世界越小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在没有空调、冰箱的时代,古人是如何度过这漫漫长夏的?

有人弹琴消夏,如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有人饮酒避暑,如刘禹锡“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也有人如白居易,追求“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的心静自然凉。

临帖,写诗,斗茶,弹琴,赏花,文人的夏天,总带有一丝风雅。

炎炎夏日,【鉴赏课】借清雅古物,搭一方纳凉清净地,邀您一同避暑消夏~

7月22日19点

【鉴赏课】名家长物对谈直播

结古欢,消长夏

清雅上线

鉴赏课主理人王双强

西泠印社社员汪黎特

陶瓷设计学者范莉

邀您与孩子

在癸卯年大暑来临之际

殷勤结古欢,闲消夏日长

把盏摇扇消长夏

莲房品壶纳清凉

畅聊文人度过的风雅夏天

【鉴赏课】抖音号+【鉴赏课】视频号

双平台同步直播

扫码锁定直播间

直播精彩抢先看

1、扇中清凉地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古人爱执扇,历代书画家常于扇面上绘画或书写,借以抒发情意,而后赠与友人,或自行收藏。

本次直播,我们将一同鉴赏这柄清代的《王福庵题桃花源记》书画扇面,它是一件留存极其完好、堪称书画双绝的作品。

本期鉴赏藏品

《王福庵题桃花源记》书画扇面

扇面虽小,却含乾坤。

折扇的一面是民国画家兰禄于1928年所画的《桃花源记》,另一面是书法篆刻大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于1930年题跋的《桃花源记》。

扇面之上,书法与画作清晰可见,极具鉴赏价值。直播中,我们将化作“武陵人”,走进书画之中的清新世外桃源,于酷暑中感受难得的怡然生活。

2、品盏解暑气

郑大鹤跋供御宋建盏全形拓

影视化解读片段

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

无建盏不饮茶,宋徽宗作为宋代艺术大家,将建盏确立为宋代斗茶的第一茶盏。他在《大观茶论》中提到: 茶盏以色泽青黑、有兔毫纹且毫纹如玉者为上品。

本期鉴赏藏品

《郑大鹤跋供御宋建盏全形拓》

本次直播,我们就将跟随晚清四大词人之一郑大鹤的目光,共同鉴赏《郑大鹤跋供御宋建盏全形拓》,一览供御宋建安兔毫茶盏的独特魅力。

《郑大鹤跋供御宋建盏全形拓》局部

全形拓旁更有郑大鹤所作数段1500余字的题跋,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如豆盈案。

一段段揭示建盏之美、自然之美的雅致诗词,透过字画,穿过炎热,抵达我们的内心,届时,邀您共赏!

3、壶中夏日长

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到: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肯定了陶制茶具中,紫砂壶在艺术性和实用性上的完美结合。

饮茶人常言: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直播中,我们将一同鉴赏由晚清名臣吴大澂订制,宜兴制壶名家赵松亭手制、铭刻的牛盖莲子壶。

本期鉴赏藏品

牛盖莲子壶

这是一件融文学、书法、工艺、创意于一体的佳作。因有着「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之说,看此壶之上,名师名匠相得益彰,一儒一工,各施所长。

本次直播,让我们跟随氤氲的暑意、茶味、书香、文心,探寻这别有洞天的壶中日月。

4、携友畅聊纳清凉

这是一次走近文人消暑娱乐,古意盎然的文化分享。

本次直播,鉴赏课主理人王双强,携手特邀嘉宾——西泠印社社员汪黎特,陶瓷设计学者范莉,邀您在炎威如炽的大暑时节,享扇底清风,品盏间清茗,共度壶中天地。

汪黎特

西泠印社社员

西泠印社美术馆艺术顾问

四川张大千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四川省诗书画院(省画院)特聘画师

博学广识的汪老师

将会为大家分享特色临帖文化

鉴赏名家书体

并现场示范讲解

精彩不容错过!

范 莉

上海市诗词学会会员

松江华亭文社会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陶瓷设计研究生

受父亲范洪泉影响

自小对紫砂艺术耳濡目染

(范洪泉: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深谙紫砂艺术的范老师

将会带我们深入了解紫砂壶文化

分享紫砂壶的审美与鉴赏知识

讲解壶在生活中的具体使用

敬请期待!

王双强

【鉴赏课】主理人

王老师曾出版多部著作

对文心、诗教有深刻的见解

听王老师讲述建盏的前世今生

品鉴书画桃花源

感受夏日里的风雅乐趣

直播间等你来~

扫码关注【鉴赏课】抖音号+视频号

锁定直播间

漫漫长夏,我们躲进此方诗意天地,把玩文人名家留下的扇子、建盏、茶壶,赏古物,品字画,话诗词,享清凉。

期待在嘉宾老师们的畅谈分享中,了解更多有趣实用的消暑娱乐方式,感受典雅的中式生活美学!

且以雅物适我怀

结古欢,消长夏

7月22日19点

欢迎扫码进入【鉴赏课】直播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