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名为“运河中国”的摄影展览意外出圈:7月9日,安徽省淮北市摄影家协会公号发布了一则该协会顾问张秉正作品《运河魅影》入围该展的信息,6张照片因对焦和过度曝光,画面模糊、色彩浅淡,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不少网友纷纷模仿“魅影秀”,甚至有同样参展的摄影师声明“退奖”。
在网络一片质疑声中,也有人为这组作品辩解,认为在人人都有手机的年代,“拍得美”不应是唯一的创作角度。有业内人士建议,当艺术走进大众时,需要有专业人士向公众“翻译”作品。
引发争议的摄影作品《运河魅影》
“丑照”引发“模仿秀”
今年5月4日,“运河中国”影像大展主办方之一“中国摄影出版社”在其公号发布公示,列出该展拟入选作品,张秉政《运河魅影》的六幅作品位列其中。
这份公示称,截至3月31日,该展收到有效来稿11896件,其中静态影像11955件,动态视频51个。评委会研究选出了100件作品脱颖而出,拟入选此次展览的“大运河影像年鉴展作品”。
7月9日,安徽省淮北市摄影家协会公号发布这一消息,介绍张秉正系淮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高教摄影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作品及理论文章曾获2006年、2008年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金像奖、安徽第十七届摄影金奖、2012年获中国摄影教育最高奖“红烛奖”。
然而该文中展示的入围照片却让众多摄影爱好者和网友无法理解。这组照片没有焦点,画面看上去抖动模糊,且高度曝光导致画面显得“惨白”。该文被广泛转发,目前阅读量已达“10万+”,远超该公号平日1000左右的阅读量。
网友的“魅影时间流”模仿秀
针对这一组与传统“好作品”相去甚远的入围照片,网络迅速开启“群嘲”模式,有网友以“尔等凡人怎么能谈论艺术”撰文反讽,还有不少网友直接开启“魅影模仿秀”,有人晒出一组同样焦点模糊、画面过曝的寝室画面,称为《寝室魅影》;还有人随手拍摄自己的办公桌,命名《公司魅影》,并称“今天人人都是摄影家”。甚至有人将这样的拍摄画风称为“魅影时间流”。
再次将这一事件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的是一名同样入围该展览的摄影师宣布“退奖”。7月11日,摄影师“城市穿梭客”在社交平台发布与主办方的聊天截图等信息,表示因《运河魅影》“这组技艺高超的摄影作品,我自知自己艺术成就不足,不配与之共同获奖”,因此取消自己获奖资格,退还奖金,销毁证书。有网友称其字里行间尽是“优雅的愤怒”。目前部分社交平台上该摄影师的“退奖声明”信息已显示“不可展示”。
摄影作品该不该有标准?
面对争议,张秉正11日对媒体表示,自己能掌握传统的技法,也能拍清楚,但这组照片是一次“大胆的艺术尝试”以体现大运河的流动之美。而艺术是多元的,没有最准确的标准。
“无论怎样的创作,首先应该是美的。”兼职从事约拍摄影工作的岳先生表示无法理解这样的“创作”,“我作为半调子摄影师,确实不知道美在何处。即使朋友之间相互拍成这样,难道不会被骂吗?”
在一些摄影爱好者看来,使用任何一种创作手法都没问题,但好的摄影作品应该在影像构图、色彩搭配、光影成像上让人愉悦,同时在照片内容上为大家所理解。从事摄影多年的厉先生表示,“这次展览中也有其他摄影师运用动态、模糊的画面,但呈现的美和主题,是大家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这组照片的争议并不是创作手法的问题。”
同样采取晃镜摄影的另一位入围摄影师作品
此次展览入围的摄影师汤懿的作品《夜光曲》,以入夜后运河的灯光和倒影为主题,6组12张照片同样有运动模糊的视觉效果,但在厉先生看来这组作品从构图到光影色彩都很美,“能让人感受到摄影师想要传递的河水流动变化的主题。”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支持张秉正的创作。“美跟丑有没有绝对的界线?即便视觉效果是‘丑’的,但能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和感悟,算不算一件好作品?”从事策展工作的翟先生对这样的作品持开放态度,“这组画面让我有种看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感觉,是粗糙的、不合常理的,但有种日常生活在流动中的异化感。”在他看来,当代艺术重在传递“观念”而不仅是美好,“否则杜尚拿小便池做的《泉》怎么会载入史册?”
“只要摄影仍是(或应该是)表现世界的,摄影师便微不足道;但只要摄影是坚韧不拔地探求主观性的工具,则摄影师就是一切。”曾从事职业摄影工作十余年的关磊引用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的话来为这组作品入选辩护:就像照相机的出现让绘画功能改变,继而带来不同风格一样,如今人人都能用手机拍照,且滤镜、修图软件被广泛使用时,摄影的边界也应该被拓展:“这组照片好坏每个人看法不同,但选择这组照片是一次大胆的创新。”
当代展览需要进一步“翻译”
宣布“退奖”之后,有媒体报道了“城市穿梭客”的想法:“模糊也是一种摄影创作技法,国内外都有摄影师运用得很好。如果主办方能对此作出解释,自然是最好的,大众也非常期待主办方的解读。”
看展览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刚需”后,不少参观者也直言对许多艺术品特别是当代艺术“看不懂”。记者日前在多场展览现场都看到,除了对整体策展思路和展览背景的介绍,几乎所有的展品介绍信息都是一致的,只有名称、作者、材料和创作年代等基本信息。除了文物展览外,艺术展鲜少配备专业讲解。热衷参观展览的外企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沈澄就感叹,一些当代艺术展即便有解说,也常常使用各种大概念而缺乏对作品本身的解读。
对普通观众来说一些当代艺术品非常难理解(图片来源:新华社)
翟先生坦言这是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不愿意解读作品以限制观众的想象;另一方面不做解释引导确实很多人说看不懂。”他也直言还有现实层面的难度,“很多创作者是以作品来表达想法的,并不能很顺利地转化为通俗的文字。”
沈澄在参观艺术类展时,会尽可能选择有创作者、策展人导览或座谈会的场次。“对于许多展览爱好者来说,审美和观念还是传统的,这些新的创作语言需要‘翻译’给我们听。”在她看来,艺术家不必担心因此失去神秘感,“毕竟懂的人越多,展览的传播效果才会越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