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周国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七月四日 小慈问安

“两种情境最能检验人的灵魂的品质,一是苦难,二是成功。”

——小慈

作者 | 周国平

编辑 | 慈怀书院(ID:cihuaishuyuan)

-1-

我不相信上帝,但我相信世上必定有神圣。如果没有神圣,就无法解释人的灵魂何以会有如此执拗的精神追求。

用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完全不能概括人的灵魂生活,它们显然属于不同的层次。

灵魂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真正所在地,在这里,每个人最内在深邃的自我直接面对永恒,追问有限生命的不朽意义。

古往今来,以那些最优秀的分子为代表,在人类中始终存在着一种精神性的渴望和追求。人身上发动这种渴望和追求的那个核心显然不是肉体,也不是以求知为鹄的的理智,我们只能称之为灵魂。

我在此意义上相信灵魂的存在。

-2-

人的灵魂渴望向上,就像游子渴望回到故乡一样。 灵魂的故乡在非常遥远的地方,只要生命不止,它就永远在思念,在渴望,永远走在回乡的途中。

至于这故乡究竟在哪里,却是一个永恒的谜。

我们只好用寓言的方式说,那是一个像天国一样完美的地方。

智力可以来自祖先的遗传,知识可以来自前人的积累。但是,有一种灵悟,其来源与祖先和前人皆无关,我只能说,它直接来自神,来自世界至深的根和核心。

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个器官,当它未被欲望、冲突、病痛折磨时,我们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

灵魂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善与恶、理性与本能、天堂与地狱的角斗和交替,灵魂会是一个什么东西呢?

-3-

两种情境最能检验人的灵魂的品质,一是苦难,二是成功。

苦难检验人的灵魂的坚强和软弱,坚强的灵魂在巨大的苦难中仍能昂然屹立,软弱的灵魂在寻常的苦难中也会一蹶不振。

成功检验人的灵魂的高贵和卑微,高贵的灵魂在伟大的成功中仍能谦和淡定,卑微的灵魂在渺小的成功中也会得意忘形。

灵魂和身体是不可分的,它必须寄寓在一个身体里,而且常常不能支配这个身体的遭遇。

灵魂和身体又是可分的,它能够对身体的遭遇做出一种反应,确定一种态度。

由一个人的遭遇,我们无法判断他的灵魂,而由他对遭遇的反应和态度,我们可以相当准确地做此判断。

-4-

所以,灵魂另有来历,在身体的经历中显示。

所以,灵魂对于身体能帮就帮,帮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但永远要站在身体之上,保持自己的自由。

一个人的灵魂不安于有生有灭的肉身生活的限制,寻求超越的途径,不管他的寻求有无结果,寻求本身已经使他和肉身生活保持了一个距离。这个距离便是他的自由,他的收获。

灵魂强大的征兆,是灵魂中的困惑和为之寻求解答的勇气。

一个人能够真切地把人类共同的问题完完全全感受为他自己的问题,这确证了灵魂的强大。

-5-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光,真理,善,一切美好的价值,它们的存在原不是为了惩罚什么人,而是为了造福于人,使人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光照进人的心,心被精神之光照亮了,人就有了一个灵魂。有的人拒绝光,心始终是黑暗的,活了一世而未尝有灵魂。用不着上帝来另加审判,这本身即已是最可怕的惩罚了。

-6-

灵魂只能独行。

当一个集体按照一个口令齐步走的时候,灵魂不在场。当若干人朝着一个具体的目的地结伴而行时,灵魂也不在场。

不过,在这些时候,那缺席的灵魂很可能就在不远的某处,你会在众声喧哗之时突然听见它的清晰的足音。

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7-

灵魂是一只杯子。如果你用它来盛天上的净水,你就是一个圣徒。如果你用它来盛大地的佳酿,你就是一个诗人。

如果你两者都不肯舍弃,一心要用它们在你的杯子里调制出一种更完美的琼液,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灵魂之杯,它的容量很可能是确定的。

在不同的人之间,容量会有差异,有时差异还非常大。容量极大者必定极为稀少,那便是大圣徒、大诗人、大哲学家,上帝创造他们仿佛是为了展示灵魂所可能达到的伟大。

不过,我们无须去探究自己的灵魂之杯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在一切情形下,它都不会超载,因为每个人所分配到的容量恰好是他必须付出毕生努力才能够装满的。

事实上,大多数杯子只装了很少的水或酒,还有许多杯子直到最后仍是空着的。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作者:周国平,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代表作有《人与永恒》《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守望的距离》等。

【慈怀线上读书会】

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

分享正在读什么书,读书感悟,读书方法……

我陪你读书,你陪我读书

每周直播分享,群里陪伴交流

↓↓↓

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读书社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