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书香政协 · 渝钤文韵】新余花鼓戏

(来源:新余政协)

原标题:【书香政协 · 渝钤文韵】新余花鼓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新余花鼓戏

选自《非遗图典:新余文化密码》

清康熙年间,“花鼓灯”随赣南和闽西的移民传入赣中一带,同治至光绪时期,与新余灯彩及传到当地的江浙小曲相合,逐渐演变为新余地方花鼓戏剧种。

新余自古人杰地灵,文化昌盛,名人辈出。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为花鼓戏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生成的土壤。清末之新余,人口衍繁至三十一万之众。其中一批小手工业者与小农亦工亦农亦艺,有的逐渐舍工弃农转而从艺,有为数不少的人从事花鼓戏表演。再者,每逢年节、庙会、赶墟和开赌,又有演年戏、庙戏、墟戏和赌戏的乡俗,这使得新余民间的花鼓戏班遍布全县各街市乡村,一时风靡渝川南北,影响广泛。辐射范围从东流入清江、新干、丰城,向南蔓延至峡江、吉水、吉安,朝北衍至上高、高安,面西倒流万载。其历史久远、师承清晰、剧目繁多、声腔强大,其势荡荡若渝河之水,播洒所至,远在抚州的乐安亦有其浪迹。

早期的花鼓戏,由于吸收外来剧目与创作本剧种剧目,才使得这路花鼓拥有“单台”“对子”“三小”;“半班”、大本、连本及旦戏、丑戏、生戏俱全,或喜,或悲,或正,剧目众多,风格炯异自成体系。就风格来说,它不像赣南采茶戏,喜剧多而悲剧、正剧极少。它喜剧悲剧皆有,甚至有了悲喜剧,如让人看了含着眼泪笑的《邹皮匠打酒》。花鼓戏代表剧目《三伢仔锄棉花》《补背褡》《卖花线》《王先裁衣》《算命》《看相》《破伞记》等。小戏剧目由一百六十多出发展到二百多个剧目,成为江西戏曲剧种之一。

一、音乐特色

新余花鼓戏音乐以小调杂调为主,骨干音是6、1、2,作为大调的本调(骨干音5、1、2)的介入,使之混杂一片,模糊了它的剧种音乐的特色。但随后,剧种音乐有了发展,新余民间花鼓班所唱曲调有“哀音调”“十调扫坟”“十杯酒”“补背褡”“三伢子锄棉花调”“卖布调”“盘广货调”等二百余首。其音乐特色表现在:大调有哀音调、秋江调;小调的音乐伴奏朴实无华,不用锣鼓(高安戏加锣鼓),只有上下两把胡琴,正弦与汉弦结合,其调不喧,演唱效果柔美多情,委婉动听。

二、行当设置

新余花鼓戏在半班时期的行当体制有“二旦一丑一生”,加两琴师、司梆、打杂人等,一般七至九人,有所谓“七死八活九翻身”之称,与“七紧八松九逍遥”说法相仿。半班之前,经历单台戏、对子戏与“三小戏”阶段,行当也随着原来“一旦一丑”“二旦一丑”,添“公子”即生行,渐变为“二旦一丑一生 ”。

随着戏剧的发展和剧目的丰富,原有的角色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旦行在二小旦基础上又添一婆旦,俗称“老妈娌”,行当逐渐趋细求工。半班之后,因演大本、连本戏,演员增至十七八人,行当建制效仿当地的京剧大班,添须生、老生、花脸,甚至有了武生。从整体看,这一路花鼓稳定成熟的行当建制仍是二小旦、一丑、一生、一婆旦。

三、表演特点

旦以帕,丑、生皆以扇,丑且以变幻的矮桩,或用以礼帽载歌载舞,高安花鼓班演《四九看妹》运用一种打“三夹板”的程式,使人物、人物关系和整个戏一打皆活,颇有特色。这些表演手法与赣南采茶有所同,也有所异。真正意义上的生角,即准生角,早期赣南采茶中不存在,在花鼓中,它独成一行。丑戏多绝招。融杂技、杂耍入戏;动脸动头皮、动五官,有所谓“五官功”表演的特技绝活。

新余花鼓戏从古至今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因为乡土气息浓厚。重生活化的表演,重体验,程式化,不仅比京戏的表演,而且较赣南采茶的表演,生活化的东西要多些,程式化的东西要少些。花鼓各行的化装、道具过去都极为简单,何以能深受观众喜爱?除去剧目与声腔的因素,恐怕贴着生活的表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它的娱乐功能也是重要的方面。在当地每逢节庆、婚庆、赶集、庙会、灯会以及群众文化演出活动,都少不了花鼓戏。因为它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自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加上多元文化的影响,新余花鼓戏的市场日益萎缩,受众面骤减,而年老的艺人难以继续演唱,年轻艺人纷纷改行,花鼓戏面临后继乏人,处于传承艰难的境地。只有少数几个乡镇的农民自筹资金,办起了农民剧团,平时忙于农务,闲时凑在一起排练和演出。为了推动地方戏曲的发展,新余市每年都会举办戏曲进校园和地方戏曲展演活动,并给予优秀院团一定的奖励和政策指导,为花鼓戏这样的地方戏种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2013年,列人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编辑:钱盈霖

审核:邓舫舫 何 欣

审定:刘献忠 彭新明

签发:钟桂林

凝心聚力跟党走,同心筑梦新时代

欢迎关注新余政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