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吕仲华:“太行八陉”之蒲阴陉考

原标题:吕仲华:“太行八陉”之蒲阴陉考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关山月 音乐: 陈熙珵 - 古琴曲集

文|吕仲华

所谓“太行八陉”之说,最早见于东晋末年郭缘生的《述征记》,但此书已佚。《元和郡县志》引《述征记》云:“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第一曰轵关陉,今属河南府济源县,在县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此两陉今在河内;第四滏口陉,对邺西;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一名望都关;第七蒲阴陉,此三陉在中山;第八军都陉,在幽州。”如今,借助于漫天小视频的过剩“科普”,“太行八陉”这本来较为生僻的知识也早已广为人知,且常常成为某些故作高深之人所津津乐道的题材。

八陉之中,蒲阴陉有些特殊,这是因为除蒲阴陉外的其他七陉,路线基本可以确定,而蒲阴陉的具体路线,却有不同的说法,而在笔者看来,多数网友的认知是错误的。

一、路线之众说

关于蒲阴陉,《述征记》只是简单地说到“在中山”,其具体路线,最为常见的说法大体有两个:其一,认为是从涞源县城沿拒马河河谷东行至紫荆关,再东南行至易县,如图一。其二,认为是从山西灵丘县城沿唐河河谷经倒马关,再到顺平,如图二。这里的两种图不是笔者做的,都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读者可自行百度。

图一

图二

以上意见多见于普通网友,而严谨的学者则是另外的观点。如,著名学者严耕望认为,涞源是个交通枢纽,五道并出:涞源到蔚县是北道,经飞狐关;涞源到灵丘是西道,经天门关(也叫石门关,或隘口关);涞源到易县是东道,经子庄关(即紫荆关);涞源到保定是东南道,经五阮关和五回岭);涞源到定州是西南道,经倒马关。这五道中,从涞源县城经五回岭的东南道出山不远就是蒲阴城,因此这条道就是蒲阴陉。严耕望在其重要著作《唐代交通图考》提出的蒲阴陉路线如下:“今图有一旧道,由浮图峪东南行,经王安镇之南,黄土岭之北,沿大栅河上源至桑岗,又东南经管头,北台鱼镇,至满城,盖即此古道之后身耳。”(《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 河东河北区p1487,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北大教授李零认可严耕望的说法,也曾试图现场考察蒲阴陉。他在丛书《我们的中国》第三编《大地文章》中提到:“我们从杨家庄到兰家庄,一路打听五回岭,老乡只知五虎岭,不知五回岭。原来,五虎岭是五回岭的俗称。我们走到五回岭跟前,原道返回没有翻山,五阮关就在山背后,属于易县……蒲阴陉是哪条道?……它是五道中的东南道。”

笔者经过多次现场勘察、试错,认为李零的路线是正确的,遗憾的是李零没有翻越五回岭。

二、笔者的考察

第一、蒲阴城的位置。

蒲阴陉以出山不远处的蒲阴城命名,蒲阴城显然位于蒲水之阴(水南)。

蒲水,即今流经顺平县的蒲阳河。《汉书·地理志》载:“蒲阳山,蒲水所出,东入濡。”《水经·滱水注》载:蒲水“出西北蒲阳山,西南流,积水成渊,东西百步,南北百余步,深而不测。蒲水又东南流,又南径阳安亭东……又东入濡”(这里的阳安亭就是现在顺平县安阳镇,前文已述)。《清一统志·保定府二》载:蒲水,“《旧志》:蒲水发源完县西北三十里道务村,流径县北,又东南至故曲逆城东南与曲逆水合”。曲逆水即濡水,完县即现在的顺平县。如今,顺平县政府就位于蒲阳镇,东北方向还有蒲上镇(“满城”本是“蒲城”之误,此说已有定论。因此,满城之名也与蒲水直接相关)

东汉元和三年(公元86年),改曲逆县为蒲阴县。蒲阴城遗址位于顺平县东南12公里高于铺镇西北大王村、子城村周围,现被称为子城遗址,1982年省文保单位。文保碑碑阴载:“子城遗址位于顺平县高于铺镇大王、子城两村周围,为曲逆县旧城,呈方形,周长10公里。”现只剩南城墙遗址,城垣夯土筑成,夯层7-12厘米,基宽11-24米,残高2-8米。曲逆河在子城村南,南城墙与曲逆河直线距离约1公里。子城村北为七节河,东南不远处汇入界河,流向东南,与曲逆河交汇。此处界河由北向南流,在新兴村西侧与蒲阳河交汇,再向南流6、7公里与七节河交汇。详见下图。

子城村及其周边

子城遗址

子城遗址

子城遗址省文保碑

子城遗址省文保碑碑阴

第二、笔者认为正确的具体路线。

通过参阅古籍并现场勘察,现提出笔者认为正确的蒲阴陉具体路线:涞源县城东行,沿拒马河河谷至浮图峪,南行至杨家庄镇,过杨家庄村后东南行至兰家庄村,沿途河谷为拒马河的支流,继续东南行,翻越五回岭,至易县桥家河乡大岭沟村,沿河谷南行偏东至241省道,此河谷为徐水支流,此后沿徐水河谷,东行经高台村、桑岗村、南杜岗村、苑岗村、刘岗村、口头村(此时237省道即在徐水河谷北侧),北魏太武帝东巡碑一处遗址即在口头村东、徐水南侧,继续沿河谷东南行经甘河村、猫尔岩村,南行经南画猫村、北管头村、南管头村,在南管头村另一水并入,沿河谷东行不远,再南行跨河至独乐乡,沿西坨线南行,经北台鱼村至坨南乡(保定市满城区),至336国道,稍向西行至238省道至南台鱼村(顺平县),西南行,经凤凰山大佛光寺,继续西南行至西白司城村,南行经安阳镇,过蒲水(今蒲阳河),继续南行经北下邑村、中下邑村,转东南行,经白云镇可至顺平县城(蒲阳镇),继续向东南行至高于铺镇子城村(蒲阴城旧址)

这条路越过五回岭到易县桥家河乡大岭沟村后,便进入徐水流域一直到管头,也就是现在的狼牙山镇。在古代沿河谷行进(见下图),可以获得充足饮水,这一点非常重要。

蒲阴陉之徐水河谷段

上图引自《王化与山险:中古边裔论集》一书中的附图,原图名为“徐水河谷御射三碑分布示意图”。

此外,从顺平现凤凰山佛光寺附近另有一条出山路线,也是古道。即从佛光寺南行经康关至357县道,东南行,可至顺平县蒲上镇。

上述路线,笔者全程现场考察过。

蒲阴陉路线示意图

基于卫星照片的蒲阴陉路线示意图

从兰家庄前往五回岭路上

五回岭垭口(由西向东)

五回岭上向东望(远处为狼牙山)

北魏太武帝东巡碑遗址之一

2020年复刻的“皇帝东巡之碑”(即北魏太武帝东巡碑)

“皇帝东巡之碑”拓片

复刻的“皇帝东巡之碑”碑阴,文字为“北魏太武帝东巡碑遗址纪念碑记”(详见补充资料)

如题

如图,顺平县SL63上的蒲阳河大桥

三、几点评论

其一:认为蒲阴陉是从涞源县城沿拒马河河谷东行至紫荆关,再东南行至易县,此误据说肇始于明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这个错误其实显然的,因为《述征记》说的很清楚,蒲阴陉“在中山”,而紫荆关、易县显然都超出了“中山”之地。其之所以错误,笔者以为,明朝迁都北京特别是土木之变后,紫荆关和这条通道的重要性才大为提高,紫荆关也成为防守严密的长城内三关之一。而在北京(幽州)未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之前,这条路则没那么重要。

其二:认为蒲阴陉是从山西灵丘县城沿唐河(古称滱水)河谷经倒马关,再到顺平。其实这条路为灵丘道-唐河道,出太行山后就是唐县,向南可到定州市(古中山)。灵丘道-唐河道是另一条山西高原北部与河北平原间交通要道,也是北魏时期“定州大道”体系的一支,这条路的畅通与繁忙始于北魏时期,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和平二年(公元461)巡视河北时走的就是这条路,另据《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六年(482),“发州郡五万人治灵丘道”。这条路出太行山后距离蒲阴城较远,因此灵丘道-唐河道不是蒲阴陉。

灵丘道-唐河道与飞狐陉-蒲阴陉两条路都可以沟通山西北部与河北平原,各有优缺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飞狐陉-蒲阴陉经过涞源县城,而灵丘道-唐河道不经过涞源县城,涞源县城作为重要的山间盆地,具备大部队临时休整的条件。因此,这两条路线是长期并存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元年(公元435年)东巡时经过了五回岭,而20多年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和平二年(公元461)巡视河北时走的是灵丘道-唐河道,至今山西灵丘县觉山寺附近的唐河边有御射台,原来立于此处的《皇帝南巡之颂》碑(简称《南巡碑》)如今被保存在觉山寺中。

其三:严耕望认为的:“今图有一旧道,由浮图峪东南行,经王安镇之南,黄土岭之北,沿大栅河上源至桑岗,又东南经管头,北台鱼镇,至满城,盖即此古道之后身耳。”此说大体正确,局部有误。涞源县王安镇在杨家庄镇之东,从王安镇向南翻越分水岭后也能到达易县桥家河乡,笔者也曾亲自驾车走过,路也很难走。但这条路不如从杨家庄镇翻越五回岭至桥家河乡距离更近,也就是说,蒲阴陉不经过王安镇。

其四:五回道是蒲阴陉西部的一部分,是翻越五回岭的道路。易县最西部的桥家河乡大岭沟村,西北方正对着涞源县杨家庄镇兰家庄村,这两个村子之间的一座高高耸立的山岭,就是五回岭,地图上标注得很清楚。五回岭的东南麓,就是古徐水今漕河的支流之一。五回岭位于易县和涞源县交界,呈东北-西南走向。沟通两端的五回道跨越五回岭,呈西北-东南方向。这里山势高耸,中间最高处有一条翻越山岭的狭窄通道。因道路曲折,需要在大山上往返盘旋五个来回,因此被人称作五回岭,当地乡亲叫五虎岭。当年北魏太武帝东巡走的就是蒲阴陉,翻越了五回岭。

现在的五回岭及其周边,由于长期开山采矿,对山体破坏严重,道路极为难走,的确也是往返盘旋多个来回。笔者驾车穿越时,多亏兰家庄村毕保印指点,才得以平安通过,在此郑重致谢!也感谢涞源县杨家庄镇高集中书记的热情帮助!

涞源县杨家庄镇人民政府大门

(文中照片,除“皇帝东巡之碑”拓片外,均为笔者和友人现场考察时拍摄)

关于北魏太武帝东巡碑的补充资料

1、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记载:“徐水三源奇发,齐泻一涧,东流北转,迳东山下,水西有御射碑。徐水又北流,西屈迳南岩下,水阴又有一碑。徐水又随山南转,迳东岩下,水际又有一碑。凡此三铭,皆翼对层峦,岩障深高,壁立霞峙。石文云:皇帝以太延元年十二月,车驾东巡,迳五回之险邃,览崇岸之竦峙,乃停驾路侧,援弓而射之,飞矢踰于岩山,刊石用赞元功。夹碑并有层台二所,即御射处也。”

2、2020年所立的“北魏太武帝东巡碑遗址纪念碑”

北魏太武帝东巡碑遗址纪念碑记

北魏太延元年冬太武帝巡视河北后自定州西返平城沿徐水峡谷入太行山区经五回岭至广昌镇史称五回道是也太武帝行至此地见山岩崇峻层峦竦峙雄邃壮丽开人胸怀乃援弓而射去逾崖壁从官善射者竟无人能及是以官府立碑颂美遂创北魏御射碑之传统碑凡有三皆滨徐水盖当日军将较射分在三处其地各立一碑文字无异此事始载郦道元水经注唐宋地志犹见引据其后淼然无闻民国学人考察至此古物重光传拓流传渐广东巡碑遂为世所知近年学者关注乡人留心三碑残片及碑座幸得复见立碑位置亦已明确东巡碑乃我国文物见证北魏历史理当珍重以助益地方文化明我乡古来盛誉之不虚乡贤史秀民刘忠献尤永顺赵梓良诸君爱乐山水钟情狼牙慷慨发愿复立太武帝之御射碑俾古事不没往昔再有游人至此悬想当日乡人吟诵朝夕歌焉是为记

庚子暮春 罗新造文 熊长云篆额 李泉汇书丹 汪双喜镌字

温 馨 提 示

作者稿酬全部来自于赞赏,如赞赏不足20元,归平台,如超过20元,则20元以上的部分,80%给作者(特别说明:赞赏的微信号统一使用安之书馆老刘的微信号),20%作为平台的维护费用。如果文章发布的第一天(24小时)阅读量就破千的,额外奖励40元;超过两千的额外奖励80;三千以上的额外奖励200(稿酬和奖励将在文章推送一周后通过微信发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