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初芒计划”里,看孩子们眼中的世界与自我

原标题:“初芒计划”里,看孩子们眼中的世界与自我

六一儿童节在即,第六届“初芒计划(2023)——上海少儿优秀美术作品展”也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展了。今年参展的少儿作品,无论是形式与材质,还是语言与手法,丰富多元,包罗万象,远远超越了人们对于少儿美术的传统观念和刻板印象。孩子们用艺术说话,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日常,关注自然与环保,探索网络时代下的“自我”,甚至思考如何面对孤独与死亡。

小木块,大世界 尚陈瑶、李昱辰、尹亦宸、丁筱路、严艺匀、刘博润11岁 综合

树字 朱昱祺 7岁 丙烯

每届“初芒计划”中,那些富有创意,题材来源于孩子们身边真实生活,又注重观察生活细节和生活感受的作品,往往最能打动人们的内心,更能引发观众者的共鸣和共情。

黑暗中的幽火 赵文泽 11岁 纸本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今年“初芒计划”的最大特点是孩子们对人与自然、环保节能、可持续性等议题的关注。孩子们有的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他们对生态自然的热爱与担忧,有的利用生活的废弃物,比如纸板箱、小碎木、一次性餐具、无用的光盘等创作作品。

向阳生长 林希彤 8岁 综合材料

今年还涌现了大量的手工和立体作品。轻质粘土、树枝、纸浆、泡沫、矿物质、日常用品等都成为孩子们创作的媒材,他们还探索不同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综合运用,从而使得当代少儿创作具有了一定的研究性与实验性。

皮影戏探究装置艺术 创意顶顶国际少儿美术 10岁 综合

《材质在发声》,小作者徐一石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利用一些看似毫不相干又非常日常的媒材进行创作,他们想通过作品告诉大家,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普通的小物件也能组合成艺术品,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可能就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徐一石的另外一件作品《不存在的存在》,在如今各种摄像头、网络、视频的包围下,世界上有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你看,作品通过镜面结合马赛克的形式,在虚与实之间,孩子们在思考着到底哪个是真正的“我”?

徐一石等 《材质在发声》

画得都是戏之等待戈多 王楚乔 10岁 油画

比如王楚乔小作者的系列作品《画得都是戏》,画的就是她日常生活中和爸爸一起看戏、画戏的场景,在孩子绘声绘色的描写下,真实的戏剧场景似乎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画面感,舞台上的每个戏剧人物似乎也有了自己的独特灵魂。另外还有赵羽佳小作者的作品《会唱歌的小柴》,画的是自己家的小狗布丁,每次弹钢琴时,布丁就会跟着节奏一起唱歌,非常好玩,所以就把那一刻的生动画面记录了下来,很是憨态可掬。

展览现场,画出自我系列 胡敏毅、蔡依辰、董珈熔、刘子涵、张师诚8岁 油画

展览现场

还有6岁的小作者庄子,他的作品是用超轻黏土制作的一组《庄子的童话人偶》,人物形象出自他自己编的一部童话,因为喜欢数学、海洋生物和史前动物,捏着捏着就创作出了这些卡通形象。还有《我们的一天》这件作品,作品以定格动画装置的形式呈现,以每天上学、生活的场景为蓝本,搭建了家里、教室、操场等场景,捏了小兔子等场景中的人偶,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拍成了定格动画。作品虽然还不成熟,却充满童趣,另观看者印象深刻。董珈熔小作者的作品《画出自我系列》,巨大的画面上是想象出来的未来自己,穿着风衣走在大街上,又酷又朋克,未来似乎非常遥远,可又近在咫尺。还有陈衍霏小朋友的作品《有生命的书》,她觉得书是有生命力的,所以她结合了花朵、苔藓这些自然中的生命,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魔法世界。她说书的力量,并不是征服一个王国,或者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它的力量是总在微小事物上去呈现它的魔法。当我们遇见孤单和死亡阴影的时候,它能够支撑我们、指引人去选择心灵中最光明的那一条道路。

陈衍霏 《有生命的书》

上善若水 何右有 12岁 纸本

展览现场

“我们每次都像对待大师作品一样,对待每一件入选参展作品。很多孩子作为艺术的创造者,第一次在美术馆被赋予了尊严和自信,”傅军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初芒计划’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成果的展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展览形式和少儿美育,让它逐渐成为链接少儿、家庭、学校、机构、社区等的一个重要的纽带,成为影响未来的一种有形但却无声的重要力量。”

展览将持续至6月24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