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孙品:丘濬与“蛇桥”|海南作协廉洁文化主题采访作品

原标题:孙品:丘濬与“蛇桥”|海南作协廉洁文化主题采访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

sanwensuibi

丘濬与“蛇桥”

文/孙品

海口市龙塘镇国仓村的美味河有一座逶迤的桥。它与其他的桥不同在于它的整个桥都在水中。它大约有200米长、1.5米宽。它是用火山石垒成的,水涨则没,水退则显,一年只有春到初夏三个月的时间露出水面。它距今约有500多年历史。因其形状弯曲似蛇,被当地人称为“蛇桥”。

“蛇桥”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的丘濬带领当地乡绅百姓修建的水利工程。

据海南文史专家梁统兴介绍,明成化五年(1469年),丘濬的母亲去世了。丘濬因在京且身居要职,到次年才回乡守孝。《祭抱元境神碑》上写到,当抱元图村的村民得知丘濬回乡后,纷纷跑到他的家中诉苦,其中还有不少老人还带着孩子前来的。原来,当地地主为了自身利益,长期对美味河进行堵截,他们将河水用转车引向自家地势较高的农田进行灌溉。这样一来,河水上涨,漫过了不少位于新旧沟田洋低处的村民的农田,致使上流水患成灾,良田变汪洋,民不聊生。这个问题·,在长达四十年时间内得不到解决。老百姓没有地种,没有饭吃,还要交税,苦不堪言。

丘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对村民们的遭遇深感同情。他随后召集了当地地主开会商量,想出了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即每年年末初春,在南渡江水位较低时,位于低处的农田开始耕作;进入夏末秋初,当南渡江水位开始上涨后,位居高处的农田再开始种植稻田。两方互不干扰,互利互惠。

这个办法得到了两方人的认可,地主一方甚至当着丘濬的面,对之前的行为感到惭愧和后悔。他们还同意拿出一部分钱帮助农户缴纳税费,愿意与农户齐心协力,疏通新旧沟河道,共同治水。就这样,在丘濬的带领下,村民们将水排干,修复耕地。同时,又在河边修建了石道、石桥、渡口,方便村民和其他百姓过路和休息。“蛇桥”正是在那时建立而起的。它既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又利于河水流过。当河水较低时,“蛇桥”就成了连接村庄与田洋的通道,当上涨漫过石桥时,河岸就成了临时渡口,人们可泛舟前往田洋劳作。

“就这样,连带抱元图村在内,新旧沟周边二十多个村庄均得以恢复生产。为了感谢丘濬的大恩,当地百姓准备在美味山上立碑褒彰丘濬治理新旧沟洋的丰功伟绩,丘濬听闻后亲自撰文。就这样,《祭抱元境神碑》伫立在美味河旁,让子孙后代牢记这段关于治水的历史,永记丘濬之恩。”梁统兴说。

《祭抱元境神碑》全文:

成化七年岁次辛卯十月己亥二十五日癸未,翰林院大学士丘濬谨备牲醴,遣人祭告干抱元境神,祝曰:嗟此一方之田,壅水成川,民不得耕,四十余年。老者倾故,少者白颠,茫茫巨浸,孰知为田?推原事起,厥有所先,截下流以中断,制低水于高原,转车灌溉,利己自专,返使良畴,变为深渊,彼岁两收,此无一焉。人心不齐,饮诉莫宣,枵腹纳税,多至颠连。抱元童叟,群然来前,泣以告予。深用恻怜,因呼其人,谕以善言。彼亦悔过,莫咎其先。彼此一收,两得其全。顾惟久废,复旧为难,愿以归我,代输税钱。王再拒之,誓告众田子孙,后记昭然,徒众是鸠,赀力是捐。一日水落,禾苗有年,虽仍旧业,岁取十千。非人力之所致,实天道之好还!谨备牲醴!

一个拖了四十年的民间纠纷,在丘濬的带领下得到解决。

“蛇桥”是一个水利工程。有了它,调节了美味河水系的暴枯问题,改善了美味河沿岸农田的灌溉体系。上游和下游的百姓都耕有其田,不再有饥荒和交税之苦。还美味河一带山青水秀、五谷丰登、人民安泰的美好生活。

时光荏苒,山河依旧,“蛇桥”依然卧在汤汤的美味河上。丘濬的为人、为学、为政和爱民情怀一直被后人及当地人世代传诵着!

海南省作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信箱:370556368@qq.com

文学 / 智识 / 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