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相遇《梵语千字文》
文:杨仁飞(许地山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一、行走在海丝路上长达20多年的义净法师与《梵语千字文》
《梵语千字文》,相传为唐代义净(三藏义净)法师撰写。此书又称《唐字千鬘圣语》、《梵唐千字文》。
义净,俗姓张,字文明,唐初齐州(今天山东济南长清人)。10岁时,因仰慕玄奘法师成功取经回唐,“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他萌生去印度求法的念头。直到36岁那年的671年,从齐州出发,在广州乘波斯商船泛海南行,经印尼的室利佛逝国学习梵语和佛教经典,又至如今的马来西亚半岛吉打州,于673年抵达耽摩立底国(今天的印度加尔各答)。以此后的十多年中,他参访印度及东南亚诸国,在那烂陀寺学习了11年。685年,他携带近400部梵本经文,经海路回到唐朝。在印尼的室利佛国停留近10年中,写成《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695年,当义净回到大唐首都长安时,对佛教极为虔诚的武则天亲自率文武百官、数十万人迎接义净及珍贵佛教典籍入唐,而61岁的义净因此被封为大唐国师。
义净还翻译过《药师七佛经》,撰写《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因为对印度佛教传播中国有重大贡献,国内有不少地方有纪念义净的寺院:如义净寺。
《梵语千字文》,在唐朝的时候,由日本遣唐使将它带回日本,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
《梵语千字文》的选词以汉语为标准,即以天地日月等汉文一千字对译梵语。此千字文意义连续且押韵,四字成一句,二十句为一联,每二十句换韵。二十句之后,置五言四句之诗,总为一百字,即一出,全篇由十出组成。卷末别录‘梵唐消息’约三百字之对译。
《梵语千字文》有旧刻序(附凡例五则):“锦囊玉函曾藏宝册矣。梵语千字文斯其目也。曩哲传言义净三藏之所撰也。然旧籍之中援文才存全书久隐。昔在东武偶摸一本而出,败笥蠹简之余未能全矣。顷年游洛,幸得众本,禅余考订,粗复正策夐博达,梵国之异闻,大洗荡圣经之滞疑,袭重秘惜独展眉矣。顾其撰者之训人泛爱之所及而吾焉,廋哉于是强翻函囊,从事雕镂云时享保,丁未之春建寅之望,瑜伽乘沙门寂明书于洛东侨居。书中提到编写体例(凡例):一此书一名梵唐千字文,安然录载,云慈觉大师之请来,今探数本,参互考定,而未无谬也,披览君子幸得好本再质正之。一梵唐对俪音韵赊切或不得正,考之众本而无可据,则置而不改,纵有经轨明文而不据,彼削此其意可知耳。一诸本有异,遽难决者,间点示之,揭之冠首,又傍附国字,力惠幼学耳。一和州法隆寺,藏中天贝叶二片,般若心经及尊胜陀罗尼也。末出悉昙十四音。今此中梵字形容彼贝叶,而与当世书家之迹互滥难辨随世焉耳。如彼贝叶齿音第二作形。唇音第二作形者,忽示难范,故不取之。如舌音第二作,喉音第二作,第四作及摩多中第四点作,第七作别摩,多作者虽异例无滥自余少异披而可见焉。一今此书也四字成句,一齐押韵,而数写数误,文字出没,布置错乱,校之数帙而无可序矧,其以唐对梵何详其趣,纵使兴嗣次韵,岂能并订二国之语意乎”。
《梵语千字文》是一本梵汉词典类书籍,成为后世学懂佛教经典的敲门砖。
二、许地山是20世纪初少有精通梵文的中国学者
许地山1917考入燕京大学(汇文大学)之前早年曾赴缅甸仰光教书,也许从那是开始对佛教经典产生了兴趣。在燕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求学期间持续研究比较宗教学。如今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里的许地山手稿中,保存了他对佛教重要概念的英文比较手迹。
许地山是中国近现代屈指可数懂梵语、能翻译、能上梵语课的学者。
在此之前,早在1918年赴美国留学的汤用彤先生,赴美国留学,1920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1922年,取得硕士学位。在哈佛期间,汤用彤先生学梵文、巴利文。梵文课程一般要三四年方可卒业,汤先生勤奋过人,提前完成应学习的课程,于1922年回国。
而许地山先生学习梵语,多靠自学,从不停歇。《晶报》2022年一篇文章称,许地山在入燕京大学读书时被同学视为‘怪人’,看作‘傻子’,三大怪中其中天天练习钟鼎文,这其实是写梵文。1923-1924年许地山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曾经跟约克逊教授学习梵文及伊朗文学。1924年,许地山在一首苦涩的情诗里写道:“月泪人一疲倦,梵书入眼都凌乱。垂头要眠眠不得,对着孤床心更酸。同情的月泪到窗尽化雪,怕底是溅湿绿窗帘。伊我用情正在这时节,共谈何如把灯灭。灯灭、月残,话还没谈完,双睛已变滴水岩。”(原载1924年5月《小说月报》15卷5号)许地山在牛津的论文:“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载于《小说月报》号外《中国文学研究》中。许地山联系到梵剧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从中国尚存的泉州傀儡戏说起:傀儡之外,还有所谓“影戏”的,梵名“车耶那咤迦”(Chayauataka),此云“阴影游戏”。据现在所知道用影表演最早的戏剧名《都昙伽陀》,也是演罗摩与悉多的故事的,其中猴王安伽陀最为主要。……影戏在北宋已有,但盛行于南宋。或者南宋的影戏参合印度的《都昙伽陀》风尚,与本土的微有不同也不一定。南洋诸岛的影戏也有猴王名安伽陀,不过不是主要的角色。南宋时南方的影戏当也有一个猴王,因为现在福建漳州泉州一带犹名影戏为“皮猴戏”。又漳州乡间有一种七人或八人一班的戏,专以说笑话、打诨为事,乡人也名之为“猴”。或说做影相的材料多以羊皮,故有“皮猴”之名,不知道对不对。
1926年当许地山在英国完成他的文学学位之后从印度归国,其间又到印度瓦拉纳西印度教徒大学研究梵文与佛学。1934年他再赴印度考察,期间专门请梵语老师,一个星期三次学梵语,每月给老师的费用是20卢比左右,如此坚持了3—4个月。
新加坡南侨师范学校全体师生在1941年星华各界敬献的挽联里写道“深通英文、畅晓梵文,文章道德各有千秋”,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敬献的挽联:“为文协中坚,为教育名流,又为语言学者,望重德高,薄海咸推巨擘。有神道研究,有梵文译著,更有说部垂传,才长寿短,万方同哭先生。”
当代研究者李诠林教授指出,应该重视许地山在中国现代文化史的重要价值,许地山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梵道皆有涉猎,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绝无仅有的人文学术通才。在李诠林教授的文中,介绍了许地山指导翻译仓央嘉措情歌集的故事。我国著名藏族诗人仓央嘉措的情歌集第一次被译成汉语时,翻译家于道泉先生于1931年专门拿给许地山先生审读、润色,并对许地山先生的鼓励、帮助予以特别的感谢。
许地山著有《印度文学》一书,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印度佛教经典出发,梳理出印度文学的来龙去脉,对中国的印度文学研究有开拓性贡献。他在燕京大学开设梵语课,也是是近代中国学者的第一人。
三、许地山收藏的《梵语千字文》是为编当他的《梵文词典》还是在燕京大学上课的教材?
笔者阅读的《梵语千字文》是许地山先生的藏书,目前收藏在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盖有许地山“面壁斋”的印章。
许地山着手编写《梵文词典》,并且已经完稿。可惜并没有出版。
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先生在“许地山研究的又一个起点”一文中写道,许地山精通英、法、德、日、希腊和梵文,成果有《梵文字典》。有学者指出,是许地山在印度1926年 拜访泰戈尔的时候,由泰戈尔建议他编写《梵文字典》。许地山回国后,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组织编写了《梵文字典》,但未能成书,两箱资料及卡片原存北京佛教协会,现转存中国现代文学馆。
本文作者意外在许地山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藏书中《梵语千字文》中看到许地山用铅笔注写的梵文。许地山先生用梵语与英语对汉译辞汇进行了翻译,这是不是许地山编写的《梵文字典》初稿?
许地山手中的《梵语千字文》,共60页,除序、后记、出版页外,均为梵汉日语注释。在最后三页上,分别是“件书以元庆八年正月三日始,经四日写惟海上人之本讫焉,三井寺唐院比丘良勇记”“安永二年癸已十月中旬,京师书铺 额由正三郎”与“佛教学各种图书,御经类一切,和汉洋书籍无量, 新古本卖买, 制本,出版,良品廉价发卖店。京都市寺町通五条上几,商号上城屋文政堂,各宗学林御用达书肆,藤井佐兵卫”。说明许地山收藏的《梵语千字文》是日本刊印本,在梵汉字典的基础上,加注日语。
“元庆”是指日本平安时代阳成天皇与光孝天皇的年号,时间从877年到885年。“元庆八年”即885年,“安永”是指日本江户时代的年号,时间为1772年至1781年,“安永二年”即1773年。据史料记载,元庆年间,僧安然著《悉昙藏》一书。“三井寺唐院”,位于日本大津市,现在正式名称是园城寺,是日本天台宗寺门派之总本山,初建于弘文天皇时期(674年),859年重修。现在唐院、三重塔、三井晚钟非常有名。
《梵语千字文后序》交待了此书流入日本及日本刊印的情况:最早传入日本的僧人是慈觉大师,版本藏东洋文库;梵本横书唯有汉译而无音译,则是元石山寺所藏;享保十二年,瑜伽乘沙门寂明刊印与安永二年沙弥敬光刊印,均有音译;在后序中提及昭和三年雕藏都鉴识。
这说明,许地山手上的刊印本可能是昭和年间刊印的,即1928年-1930年前后。藤井佐兵卫,是日本近现代著名的图书出版机构,1684年该机构刊印过中文版《手印图》(佛手印,密教手印),1931年佐兵卫还出版过林田光禅著的《真言宗纲要》,1938年的吉祥真雄著的《真言秘密教》。
“昭和三年”为1928年。这一年许地山先生在燕京大学开设梵语课程。根据上面提到的时间线,1928年日本方面将《梵语千字文》一刊印,许地山就收到了此书,并在此书上用铅笔注释了67个梵语,分别是“天、地、日、月、阴、阳、圆、矩、昼、夜、明、暗、雷、电、风、雨、星、流、云、散、往、来、去、取、东、西、南、北、上、下、相、辅、皇、臣、仆、吏、贵、贱、童、贤、刊、定、品、物、策、立、州、主、辨、教、礼、书、置、设、衙、府、父、母、兄、弟、孝、义、弘、抚、甥、舅、异。注释中也有梵文,也有梵语发音。
写到这里,笔者不由得思量,这是许地山梵语课本的讲义稿吗?67个梵语,大约可以上一个学期。1928年,许地山如何获得在日本刚刊印的《梵语千字文》?
当时在北京能够开设梵语课的有西方汉学家钢和泰教授,他在北大开的课。
在《梵语千字文》前言部分,共有三个序言组成,一是义净所写:“为欲向西国,作学语样,仍各注中。梵音下题汉字,其无字者,以音正之。并是当途要字。但学得此,则余语皆通。不同旧千字文,各兼悉昙章读梵本。一两年间即堪翻译矣”。这千字,主要包括天地日月阴阳、圆、矩、昼、夜、明、雷、电、风、雨、星、流、云、散、往、来、去、取、东、南、西、北等常用词,义净认为,只要学习两年,就可以基本翻译梵本,掌握了这千字,则其他梵语皆通。
一开始,许地山花两年时间入梵语梵文神奇的世界,对资质一般的我等,是不可想象的事,但许地山做到了。与他同龄的汤用彤教授用四年时间在美国学习梵文。而许地山精益求精,持续学习梵语,而且多数时间是自学,用前后十年时间,终成中国近现代屈指可数能用梵语梵文写作的人:《梵语课本》《梵汉诗文图解》。
(图片均为许地山藏书,先藏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
作者简介:
杨仁飞,1988年山东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2005年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曾任澳门日报社记者、采访课副主任,广东省社科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现任台湾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 ♡ ♡ ♡ ♡ ♡
约稿启事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
留存乡愁 叙说古今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
主编:李 辉 责编:任 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