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初心庚续·薪火相传”主题活动 职业生涯—我的故事 王秋艳:匆匆岁月的回忆

(来源:吉林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原标题:“初心庚续·薪火相传”主题活动 职业生涯—我的故事 王秋艳:匆匆岁月的回忆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 蓝字关注我哦~

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我是信息技术科王秋艳,今天我分享的“职业生涯—我的故事”题目叫做“匆匆岁月的回忆”。

之所以选择我来做第一讲,是因为在座的各位中我的年龄最长,在信息中心工作时间最长等因素吧。我感觉这个题目不是很好讲,因为可能涉及自己的某些观点感受,毕竟工作了这么久,时间的跨度挺大,各种社会背景也都有变化,有些事情当时看和现在看感觉感受或者评判都未必一致。所以请大家多多包涵。

工作素描

先介绍下我自己。我今年58岁,23岁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严格意义说,毕业的时候还差2个月23周岁,到今年我已经35年工龄。前几天听“ 一本书 ·一堂课 ”分享时,介绍电子政务科李彤就是这个年纪,看着她可真年轻啊!

我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分配大致的过程是各用人单位年初报用人计划,与有相应专业毕业生的大学取得联系,学校经过研究把掌握的用人单位需求情况公布给当年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当年省卫生厅统计信息中心有计算机方面的用人需求,我作为一个80年代末的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非常模糊,没有任何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懵懵懂懂的闯进了省卫生厅统计信息中心。

我所入职的吉林省卫生厅统计信息中心,共6个事业编。前几天咱们中心请北大冯星淋老师讲卫生服务调查工作时,提到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的由来。80年代末,国家为了掌握全国卫生资源的现状和医疗服务开展情况,建立了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这套制度开始是以机构填写报表的形式上报各类数据,国家中心是在北京医科大学陈育德教授的主张下成立的,陈育德教授也成为中心的第一任主任。在这一大背景下我省也成立了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中心当时归属于卫生厅计划财务处统一管理。据我所知,当时卫生厅也有统计工作,属于手工统计,由计划财务处的王乃超老师负责,国家和省里成立统计信息中心,使得卫生统计工作从手工填报转为计算机填报,从而使卫生统计工作上了一个层次,走出了卫生统计信息化的第一步。

简单描述一下工作环境。1988年省卫生厅在政府大楼南边的小白楼一楼办公,我的办公室挂着微机室的牌子,有一台IBM-AT电脑,还有台联想2401中文电子打字机,用来打文件,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开始用WORD打字,使用这台电子打字机打文件已经是很先进了。微机室正在张罗买2台IBM286电脑,记忆中因为参与采购这两台电脑,我和吉淳老师多次去北京出差,往回运送电脑就跟运宝贝似的,轻拿轻放不说,还要搭乘飞机、乘坐软卧护送。所以那期间借运送电脑为由,返程时搭乘飞机还坐过软卧,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坐飞机和软卧。

1989年,卫生厅搬到了现在的政府综合办公楼,我们信息中心搬到了红旗街和光胡同,当时在卫生厅物资供应站四楼划出100多平米作为信息中心办公用房,其中南侧隔出60多平米作为机房,北侧30多平米做办公区,中间有10平米缓冲作为换衣服换鞋的区域,当时我们上班进办公室是需要穿拖鞋的。

谈谈那段时间就是1994年之前的工作,主要是卫生统计信息报表填报和审核,另外还给基层单位配发电脑,办培训班,培训基层单位电脑操作人员。那时候卫生统计工作使用的计算机软件是单机版本,每年主要是年报那段时间最繁忙,召开统计年报汇审会,各地区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把数据带来,我们负责把各地填报的统计数据导入电脑,审核后,汇总出全省的数据,在召开全国会议期间把数据报给国家,国家再审核,汇总出全国的数据,产生国家和全省的卫生机构数、人员数、床位数、房舍、设备等数据及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情况数据。

另外开展技术培训,给各医院培训计算机的使用人员,那时候会操作计算机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我们教授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五笔字型输入方法等等课程。另外,还和卫生管理干部学院的老师一起,搞些课题研究,主要工作是编写计算机软件,对他们做课题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给出科学的结果,可以用于他们的研究报告。那时候还没有windows操作系统,微软也没有推出OFFICE这样的工具软件。另外,还给卫生厅办公室编写了工资管理软件,软件有汇总工资数据、审核平衡关系及打印人员工资条等功能,属于单机版。1994年我晋升了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1995年,政府机构改革,原吉林省卫生厅统计信息中心建制取消,4名中心工作人员划归新成立的吉林省卫生信息研究所。这时候卫生统计的工作职能保留在了卫生厅规划财务处。

介绍一下当时的卫生信息研究所。吉林省卫生信息研究所前身为吉林省医学科技情报研究室,始建于1958年。1981年省编委批准恢复吉林省医学科技情报研究室;1984年经省编委批准改名为吉林省医学科技情报研究所;1993年经省编委批准改名为吉林省卫生信息研究所。

来到卫生信息研究所,借调卫生厅机关是家常便饭。1998年,所里派我去卫生厅办公室管理机关机房,和郭景辉一起负责电脑维护工作。负责安装系统软件、排除故障、指导操作,那时候厅里很多处室已经开始使用电脑 ,一个处室一台。

1999年,借调卫生厅机关党委,负责整理机关党委印发的各类文件,按照活动内容分门别类装订成册、立案、归档。完成整理后摞起来有1人多高吧。

2001年,吉林省卫生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卫生信息研究所。我们承担起了卫生信息化的工作任务。记得完成的工作有:2002年筹建吉林省卫生信息疫情报告系统。这项工作,源于1998年我们国家发生了特大洪灾,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卫生部启动卫生信息疫情报告系统的建设工作。我主要参与方案设计、讨论、上报等工作,参加卫生部组织的项目招标,作为评审专家为疫情报告网络的硬件采购打分。在我省硬件设备采购中,我为领导提供建设性的意见,配合完成采购合同签订工作。此项目共采购硬件设备260多万,涉及到卫生部、省财政、地方配套等方面资金,包括省、地、县三级卫生防疫机构的采购计划,项目比较繁琐,从采购计划的制定、到来货验收、分发和后期的系统培训,我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这个系统属于疫情报告专网,当时是采用拨号上网的方式。

2003年,SARS疫情爆发,卫生厅紧急组建卫生信息网,省财政投入资金150万用于系统建设,本人在网络建设中,与同事一起制定系统采购和集成方案,加班加点保证了系统建设及时完成。依托这个项目,中心的办公自动化条件得以提升,主机房搭建完成,网络也铺设完成,从而能够实现全员全天候上网。

记得当时机房的位置在现在石丽丽的办公室,采用的是ADSL上网方式。在此之前,中心只有个别科室利用科室电话,通过MODEM采用拨号的方式访问互联网,网速极其缓慢,占用科室电话,并且还浪费资源。不过,那时候的网速也就是二三十兆,和现在动则几千兆光纤的网速不可同日而语。另外,还参加了省卫生厅组织的网络安全检查,查处网络安全隐患,提出了改进及建设意见。

2004年,参加海虹公司药品招标采购平台建设方案设计,参加省卫生信息港的筹建,组织全省计算机网络应用情况调查,摸清家底。2005年,完成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工作。

2005年7月,省卫生信息研究所更名为吉林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卫生统计工作职责重新划归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中心成立卫生统计部、信息技术部。一个小插曲,中心各部门重新组建的时候,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来担任信息技术部的主任,当时我觉得信息技术没有太多实质性系统性的工作,担心以后没有活干,拒绝了,仍然留在卫生统计部。现在看来,如果从职业规划发展的角度看,这个决定属于没有眼光短视了。再后来有机会担任科长就是8年之后的事情了。

2000年,我晋升了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当时还算幸运,评聘还没有分开,评上职称的同时就晋升到位,兑现待遇。而后来聘任正高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实行评聘分开的政策,在取得正高资格足足15年之后,才得以聘任到位。

2005年的卫生统计信息工作,使用的软件还是单机版本,采用的是超级汇总方式,每家医院、卫生院等机构的信息已经可以单独保存于数据库。这时候的计算机填报模式是各家医院单独填写报表,各地(市)或者县(区)负责统计工作的人员,收到报表后,录入卫生统计系统,然后对每一家单位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各单位的数据平衡、正确后,汇总出本地区的数据。这些数据的结构成为后来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的基础。

这阶段,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应用,采用网络直报方式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这其实也是卫生统计工作拿到信息中心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网络直报工作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2007年,国家改变了卫生统计数据的上报模式,采用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的方式,并且在未来逐步对上报内容、上报频次等也进行了修订。

在当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是一件非常艰巨而痛苦的工作。这项工作的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系统问题,系统刚刚上线极其不稳定,经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时我省没有自己的平台,服务器部署在国家中心,系统死机了需要重启都得麻烦国家中心的同志,工作起来步履维艰。二是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碰到的问题千奇百怪,沟通起来需要极大的耐心。

我们组建了全省卫生统计网络直报QQ群,群成员为各地(市)、县(市、区)的管理人员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的同志400余人。我们需要每天在线指导填报数据,当时这些同志很大一部分都是兼职,大部分是财务人员,他们还有其他的他们认为更重要的、领导能看得见的工作,所以经常已经到上报截止时间,系统却迟迟没有查到这些单位的上报数据。

我们一方面需要整天趴在群里为大家答疑解惑,另一方面还要时不时查看系统,监督哪些医院、乡镇卫生院没有完成上报数据,反反复复催报。这项工作国家有严格的上报时限要求,咱们既要保证数据质量又要保证数据报送时间,涉及到的医疗卫生机构年报的时候达到2万余家,月报也要达到几百家。系统后来针对个案数据还增加了人力表和病案首页的报送,工作压力非常大,经常加班加点。

特别说一下,年报是工作最忙的时候,正赶上元旦、春节,别人都轻轻松松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欢欢喜喜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却要每天趴在计算机上催促医疗卫生机构抓紧报表,真是痛并快乐着啊!辛苦工作总是有回馈,随着工作的逐渐捋顺,系统的逐渐平稳,应用的不断完善,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后来大约是在2011年后,在国家每年召开的卫生统计工作会上我省的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经常受到表扬。

2009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基于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平台,国家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监测工作,利用平台上报医改监测数据。面对新系统新指标新要求,我们又开始培训人员、创建帐户、指导填报、审核汇总等工作。记得数据执行的是季度报送,每季度报表期间都需要和医改办的同志一起加班加点,忙忙碌碌一阵子。

在卫生统计部工作这段时间,为了保证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每年都要开展2次大规模的全省培训,一次是工作任务部署会,另一次是年度工作任务结束时的会审会。培训人员主要是各市(州)、县(市、区)的卫生统计人员。其中,2007年启动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我们给全省各市(州)、县(市、区)的卫生统计人员及各医院、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机构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的卫生统计网络直报人员700余人培训,因为受上机操作条件的限制,每期100人,连续开展了七期培训,工作强度之大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是不敢想象。另外,每年还编辑出版《吉林省卫生统计提要》《吉林省卫生统计年鉴》等书籍,几年间共计编辑出版各十余册,印发《全省医疗服务月度简报》24期。

2009年,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卫生统计工作,提高卫生统计数据质量,及时、准确地提供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信息,按照卫生部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统计工作检查。2010年,为认真贯彻落实《统计法》和《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加强我省统计队伍建设,提高卫生统计数据质量。4月开始启动“2010年吉林省卫生统计质量管理年”系列活动,历时一年到2011年四月结束。

为总结卫生统计工作10年来的工作成效,做好统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分别于2016、2017年撰写论文《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分析》《吉林省医院十年来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情况分析》,在《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发表。两篇论文分别被当年的“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评为三等奖。

2013年,第五次吉林省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启动,当时在启军主任的带领下加班加点,从调查方案的制定、样本县的确定、调查人员的培训等等工作开始,到深入样本县,一份份审核调查问卷、指导调查问卷的一份份录入,再到组织调查报告的撰写,历时4年时间可以说是圆圆满满完成了服务调查工作任务。该项工作最终形成《吉林省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报告》及相关研究论文10余篇。

2016年组建吉林省健康信息化专家委员会。2016年以后,转岗到健康卡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推进居民健康卡普及应用。2015年末我省完成居民健康卡首发任务,当时是牛继东副主任出席的首发仪式,在咱们中心走廊有首发仪式的照片。2016至2017年完成我省实体居民健康卡的方案设计、平台建设,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等工作;组织、指导实体居民健康卡试点地区通化市、辽源市开展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工作,完成实体卡制卡密钥派发,实地督导调研等工作。组织完成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委托我省开展居民健康卡多方合作建设应用试点工作项目。

2018年,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启动电子居民健康卡建设应用工作,旨在全面普及应用电子居民健康卡,建立居民健康身份统一认证体系和全程联动的便民惠民服务新模式。2018年底,建设完成居民健康卡综合管理平台、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系统、统计分析与数据展示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省全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公众号、小程序),为居民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完成了电子居民健康卡批量预制工作,以省扶贫系统、新农合系统及公安人口系统为基础,实现数据的对接、双向核查和质量优化,为全省居民批量预制电子居民健康卡2350万张。制发贫困人口电子居民健康卡,陆续完成网络联通、系统对接、数据审核、批量制卡等各项工作,完成全省所有县区51万贫困人口电子居民健康卡发放。

2019年,进一步深入开展电子居民健康卡普及应用。年初召开“全省医院就诊‘一卡通’暨电子居民健康卡普及应用推进会”,制发项目方案、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督办文件等,调研走访重点难点地区和单位,坚决完成全省所有公立医院的电子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任务。经层层压实,完成网络架设与对接、系统改造、环境改造等各项任务。

在开展工作中,加班加点、贪黑熬夜是家常便饭。编辑发布周工作简报近50期,每天在群内发布日报信息,公布各医疗机构的用卡情况,在编辑周工作简报时,常常是周五半夜、周六大半天都在修改完善简报内容;深入全省各地督导各医疗机构电子居民健康卡建设情况,舟车劳顿不辞辛苦。这一年,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在卫生、计生、老龄三家信息中心基础上整合成立了。

2020年12月18日,在由吉林省科协、省工商联主办,省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等单位承办,以“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履行国家安全责任”为主题的2020吉林省自主可控数字化建设推进大会上,我荣获“2020吉林省信息技术领域‘抗疫’突出贡献奖”。这一年我被聘为中心专业技术四级。

未来,伴随“健康吉林”、“数字吉林”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心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会越来越重要,每一个中心工作人员所肩负的担子也将越来越重,目标的实现也必将为大家的职业生涯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个人感悟

时间过得真快。35年的时光,我从23岁的青葱少女,变成了58岁 ——两岁孩童的祖母。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到了即将退休的年龄。按90岁寿命的目标,人生走过了三分之二,未来需要面对的是非常重要的养老问题,我也很迷茫、困惑,彷徨,不知所措,希望能有人给以指点。

总结起来,我学的是理工科,搞的是技术工作,职业生涯平凡、平静、平淡、平和,没有大风大浪、波澜壮阔,有的只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我有这样几个特点,缺少职业规划和明确目标,不善于借助外力完成工作任务,性格过于直率坦诚不够圆滑迂回,但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专业研究精神,拥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等等吧。

简单谈点感悟吧,从我们那个年代说,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和最后能够取得什么成绩,和很多因素有关系,首先和所学专业有关系,因为这是入职的条件。入职后能发展得怎么样,和性格特点、个人能力有关系,和社会大环境有关系,和其所处的位置有关系,和成长环境有关系,和个人树立的目标等都有关系。我想,现在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应该树立明确人生目标,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不管是大目标还是小目标,这样你奋斗起来才有干劲,实现目标后也才能有成就感,人生才能更有意义。可能在你退休的时候能够称得上“成功”二字。

主 审: 石丽丽

编 辑:徐健赫

点击下方,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数字素养提升工程”第21期 :中医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医特色医保支付体系构建 “追忆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参观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纪念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