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说文解字通释》|溯仓颉造字之理,扬儒学五经之道

本文所介绍的中文古籍善本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原典纪书局(孔夫子旧书网上搜店铺:原典纪书局)此次推出的古籍善本《说文解字》是在我国文字学史上,以其灿烂辉煌的历史成就雄居于源头高峰的重要著作。这不仅是因为它自问世至今一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也因为它一直还有着十分重大的学术意义和影响,同时在今天又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古文经学大师许慎撰,是我国文字学史上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也是我国及世界上最早的字典。原著 15卷,其中正文14卷,后叙、部目及慎子许冲的(上〈说文解字〉表》共为1卷。所以称作《说文解字》,其叙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这就说明,汉字形体结构有“文”(独体字)和“字”(合体字)两类,而《说文解字》正是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之进行“说”(阐述涵义)和“解”(分析字形),并因此得名的。

《说文解字》从何时开始撰写,说法不一,有说成书于汉和帝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此后又修订了21年。汉安帝建光元年(121),书成而许慎病,遂令其子许冲将书献于朝廷,故推测来看,《说文》是许慎至少20多年心血的结晶。

许慎撰写《说文解字》的目的,原是为了给古文经学家解经寻找文字上的依据,以发扬儒家的五经之道。并批判当时今文经学家的诸多无稽之谈的。当时的今文经学家因为不明古人造字的条例,所以常常“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甚至“变乱常有行,以耀于世”,又因为错误地认为“秦之隶书即仓颉时书”,于是便只据隶书,结果自然是随意衍说,悖论甚多。如,“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使得“是非无正”, 天下学者疑"。许慎认为,文字乃是“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只有“本立”,才能“道生”,“知天下之七至喷而不可乱也”,于是首次阐发并确立了“六书”的理论,辨明了古人造字的条例,并用以研究前代以小篆为主的古文字,分析其结构,考求其意义,无论大小问题,都“信而有证”,终于写成《说文解字》一书,事实上也达到了“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指,……万物咸睹,靡不兼载;厥谊不昭,爱明以喻”等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说文》中很多字的释义采用了阴阳学的说法,看似零散的分布在全书之中。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隐性文化因素制约着汉字的演变。《说文》以阴阳学说为核心进行释义,基本上做到了形散神聚,形成自身独特的释义体系。作为一部重要的汉字学字典,《说文》更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因此,许慎强调“共理相贯”,进而达到“百官以乂,万品以察”的创作目的。

汉字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今汉族人民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是中华民族在社交与思想活动中地位仅次于汉语的重要符号系统,同时也是先民们在几千年的信息传递、交流与记录中所凝练出的集体智慧结晶。汉字系统的发展与演进自然而然地会同汉文化的成长和辐射交融在一起。不论任何时代,人们在使用汉字进行信息交流与记录时,都必然会传递着一定的文化因素。因此,在汉字史的研究过程中,忽视掉汉文化的影响去探索汉字的发展演化规律,必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原典纪书局推出《说文解字通释》一书即是以《说文解字》为对象,旨在帮助众多读者更好地理解《说文解字》这一经典著作。

版本介绍:

底本为清乾隆47年汪启淑刊本 日本内阁文库藏

作者简介:

许慎(约58年-约147年 ,一说约30-约121年 ),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

上文所介绍的中文古籍善本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关于我们:

原典纪书局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是一家图书出版与古籍数字化企业,旗下有稻草人童书馆、原典纪、湘君阁等图书品牌,已出版各类纸质图书850种以上,拥有中文古籍数字图书300多万册,外文古旧数字图书600多万册,主要来源于境外馆藏机构,95%以上为原色原貌高清原版数据。我们的主要业务范围:图书出版、科研项目合作、古籍整理与出版、古籍复本定制、古籍数据库直销等,欢迎联系我们公众号:原典纪古籍善本咨询与合作。

了解更多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定制古籍善本、中国古画仿真复制品,可关注、收藏孔夫子旧书网上的店铺:原典纪书局,也欢迎各位评论、私信我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