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经典自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全面详实

一、Selfpsychology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的一种,源自HeinzKohut对自恋型人格疾患的研究,关注的是自体的发展及自体客体转移关系。自体心理学主张三极自体的结构,以及正常自体是镜映、理想化、和孪生需求的平衡。

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两者同为佛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以来,擅长且详细描述了关于前语言期现象的问题与处理的两大精神分析理论。

二、自体

科胡特早期认为,自体是既可以是本我、自我、超我的更上一层概念,也可以按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逻辑,自体出现在自我和超我中。

Self,自体,在任何时候,人的身心整体,是由包括潜意识与意识两者所贡献的。每个人对这字的定义各不同,如霍妮(Homey)对于自体一词是定义为真正的自体或实证的(经验的)自体;Kohut则采三极自体的定义;而卡尔·荣格(C.G.Jung)对这字的使用,则似乎比其他人定义的范围都来得广大。

三、自体客体

Selfobject(亦即Self-object),自体客体Kohut后来将中间的横线拿掉,于是这字更明显的成为精神内在的表象。在自体心理学中的概念中,指的是另外他人(或无生命的客体,或抽象概念) 。

在精神内在的表,它并不被经验为一个分离而实际存在的人,而是被经验为自体需求的扩展。自体客体提供关键的功能援助,之后被内化和转化[由婴孩到儿童期均持续的过程,称为转变内化作用(transmutinginternalization)成为发展中的自体的结构(因而可贡献有能力) 。完整的统整自体的发展需要一神入的父母或照顾者 为自体客体的参与,父母执行这一角色的无能力或失败,是婴儿化冲突与后来病理的原因。

在婴儿期,自体客体需求是绝对而强烈的,而且婴孩要求客体(典型上指的是母亲)对他完全满足和立即回应。随着时间的进行,与母亲的距离被忍受了,虽然母亲在如其所需的基础上持续地供应他诸如企图心、安抚,和增强统整的感觉等自体增强和自体调节功能。自体客体在精神和现实间做媒介,以此感受,环境教导孩童他的什么贡献会被镜映(或赞赏)或什么是有价值的理想,或者那些不会或不是。在青少年期,同辈团体是一重要的自体客体。在成人生活里,配偶、朋友,和伙伴可能是自体客体,他们对于提供内在的功能和情绪的稳定是有价值的。

在诠释的心理治疗里,治疗师是做为自体客体。Kohut描述了三个主要的自体客体转移关系:镜映、理想化、和另我。另有两种是融合(merger)和逃避接触(contactshunning)。

自体客体是指能够为个体成长提供镜映功能的客体,一个人在成长的早期,需要通过对自体客体的高度依赖,依靠自体客体来满足自体的心理需要,这是正常的和发展性的,是心理功能逐渐完善的一个步骤。

一般来说,提供自体客体功能的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早期是养育者,家庭、家族成员;后来是同学、老师、朋友、恋人、配偶、同事、领导……

四、自体的三极

自体的三极(tripolar self)包括:夸大自体(夸大-暴露需要);理想化自体(对理想全能意象的需要);孪生自体(另我需要)。

1、夸大自体

科胡特认为,“在分析当中,夸大自体会以三种形式复苏,这些形式分别对应发展的不同阶段:

①经由夸大自体的扩张而融合;

②比前者成熟的另我或孪生移情;

③最成熟的镜映移情。

与之相应,自体心理学家把自体客体移情分为三组:

①受损的抱负这一极会企图引出自体客体的肯定-赞同回应。(镜映移情)

②受损的理想化这一极,会试图寻求可以接受其理想化的自体客体。(理想化移情)

③受损的才能与技能这一中间地带会去寻找一个能够为其提供本质上相似的安慰体验的自体客体。(另我移情)

在生活中与重要他人的互动时,这些需要可能会被唤醒或抑制、满足或受挫,这些结果影响着三极自体的构成。

2、理想化自体

科胡特把理想化看作早期自恋中最重要的方面。“全能客体(omnipotent object,或者说‘理想的父母形象’,idealized parent image)的治疗性激活……也被称为理想化移情(idealizing transference),是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发生的,和理想化客体建立联结这个早期愿望的复苏。

“理想化移情这一术语可能和克莱因学派(kleinian school)中的‘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有重叠之处……”

对年幼的孩子而言,“理想自体客体(idealized selfobjects)”提供了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中包含了来自理想他人的冷静、力量、智慧和美德。

3、另我/孪生自体

另我/孪生需要(Alter ego/twinship needs)是在早期发展阶段中感到与他人相似的需要。弗洛伊德在早期提出,“成双的念头……萌芽于无尽自爱的土壤,这种自爱来自统治着孩童心智的原初自恋(primary narcissism)。”拉康曾强调:“普通交互情景中镜像时刻(mirror stage of a normal transitivism),攻击他人的孩童说他自己受到了攻击,看到他人跌倒的孩童自己也会哭”;1960年,亚罗(Arlow)陈述:“根据成双心理学(psychology of the double),能够反映自体的他人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孪生、被镜映和成双的体验。”

科胡特指出:“对另我或者孪生兄弟姐妹的幻想(或者对类似关系的有意识的愿望)经常能在对自恋型人格的来访者的分析中遇到”,并把这种移情激活称为“另我移情”或“孪生移情”。

个人成长后,会变得能够接受与他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件事。

五、自体成长

1、共情

科胡特认为,父母无法对孩子共情,以及孩子对这种失败的反应是几乎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失去重要他人以及这个人提供的“自体-客体”(self-object,后来去掉了横杠,变成selfobject,自体客体)功能,会令个体变得情感淡漠、嗜睡、对生活感到空虚和失去活力,简而言之,就是抑郁。

对婴儿而言,自体从“夸大自体(grandiose self)”成长为“内聚性自体(cohesive self)”的过程,是一个让全能幻想逐渐破灭的缓慢过程(a slow process of disillusionment with phantasies of omnipotence),而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媒介的作用:逐点累积失望的过程需要婴儿的照护者对婴儿需求的共情同调(empathetically attune)。

相应地,为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处理先前失败的幻灭过程,科胡特强调共情,认为它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最好的工具,能够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创造一种能够缓解早期自体问题的关系。

被科胡特称为“替代性内省”的共情让咨询师能够更快地与来访者达成共识,两人之间会有更强的联结,来访者会更多地感到自己从根本上被理解。科胡特认为,共情本身就具有潜在的疗效,但他同时告诫道:“精神分析师……应该能够对共情的态度收放自如,不损伤自己的智能和专业性;共情可能栖息于分析师自身未解决的全能幻想上,当它被对“立马见效”的期待所包围时要尤其注意。

对共情概念的引进并不是一个“创举”,心理学中共情时刻(empathic moments)的概念在科胡特提出前早已存在。然而,科胡特认为共情应该成为一种强大的诊疗工具,他拓展了共情的涵义,使之不再仅是若有若无的“感觉”和含糊其辞的“猜想”……他使共情现象得以被科学描述、传授,并积极使用。

2、恰到好处的挫折

当自体客体被需要却又不可得时,就会造成自体的潜在问题,这被称为“挫折(frustration)”~也即“在希望和需要父母亲接纳的正常阶段,遭受到创伤性的挫折(traumatic frustration)……这让自恋强烈受挫”。

作为对比,科胡特提出了“恰到好处的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他是这样考虑的:“就像儿童在之后要接触的社会环境一样,在早期母婴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是‘恰到好处的挫折’这一原则。可以忍受的失望……促使内在心理结构的建立,为自我安抚提供基础。”

与此同时,科胡特认为有技术的分析师可以依据恰到好处的挫折这一原则来进行分析。

并非恰当的挫折,以及随之而来的适应不良,可以与弗洛伊德的创伤(trauma)概念以及他提出的解决俄狄浦斯情结的方法相对比。然而,恰到好处的挫折的作用是使自体得以重塑,而非解决戏剧性的冲突。

3、镜映需要

在自体心理学中,父母对子女的正向反应,反映了自体价值的感受,并逐渐灌输内在的自体尊重。父母对于儿童的活动的欣喜对于儿童的发展是基本的。这样镜映反应的结果,儿童能发展并维持自尊和自我肯定的抱负。镜映需要被称为夸大表现癖的需求,因为它们支持婴孩关于"我是完美的,且你爱我"的概念。镜映的自体客体是一种回应并确认儿童在活力、伟大与完美上的天生意识。

六、自体心理的三大基石:自体、自体客 体、共情

海因茨·科胡特把欧洲的人文主义和北美的个人主义调和成一个新的精神分析范式。自体心理学的诞生,意味着精神分析的转向在北美开启,同时逐渐登上精神分析舞台的中央。它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的众多精神分析学者,而当代更具有现象学色彩的精神分析之花是主体间系统理论。

自体心理学的三个核心概念是:自体、自体客体、共情。

1、自体(self)

自体(self)的概念,在海因茨·科胡特之前,由自我心理学家(Ego Psychology)海因兹 ·哈特曼提出,他认为自体(self)不同于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我(ego),是后天由本我(id)和超我(super ego)冲突而成的;自体(self)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科胡特早期认为,自体是既可以是本我、自我、超我的更上一层概念,也可以按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逻辑,自体出现在自我和超我中。

但对于自体这个概念,科胡特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自体……从根本上说是不可知的……我们无法区分所谓的自体和自体的表现”。换句话说,自体很难从自体现象中抽象出来,自体的现象,就是自体本身。这样的理解,奠定了科胡特对自体的理解,存在着没有完全把它抽象为一个具体实体的可能性,为后继的精神分析主体间系统理论,打开了一扇门。

科胡特对自体心理学的理解,饱含科学探索的冲动,有时会让读者觉得自体更倾向于是一个实体(entity),就像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人格结构学说,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了一个“精神装置”(mental apparatus);但他又深刻地批判“精神装置”学说,认为自体是统摄一切心理体验的中心,并不等同于“我”。它是体验的集合,同时又具有统摄体验,驱动体验实现的功能,自体成为了人格的核心。

虽然关于自体的定义,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和明确,但有关体验的描述和关照,打开了自体心理学向前发展的广阔空间。更形而上学地理解,强调自体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回归一个人的主体体验;对自体的描述和探索,其实是要回到人的主体(主观)体验的层面,来进行探索和研究,所以,自体心理学,也可以称为主体(主观)心理学。区别于传统精神分析,将审视的目光从对客体(来访者)描述,开始尝试回撤到主体(咨询师)体验。将具有客观主义色彩浓厚的精神分析,带到了面向主体间心理学的方向发展。

自体概念的提出,提醒我们开始更加精细地理解自己,自己的体验,而不是一味地观察、描述、评判异己的客体特征。

于是我们发现对于周围环境的认识,其实是受到了自体视角的限制,往往是片面和无法准确的,这样的片面和不准确,会加强我们和周围环境的冲突、敌意,使我们感受到焦虑、抑郁的情绪痛苦。

所以,对自体的反思和澄清,藉由自体的发展和成长,才能使我们不断地摘下带有颜色的“眼镜”,看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不断地扩大自体体验的疆界,纵深自体体验的深度;使我们可以更广泛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人、环境,从而更深切地体验到成长的自体因不由自主而感受到的痛苦,进而更能共情(Empathy)自己和他人。使我们的内心开始变得柔软,有弹性;精神世界变得更灵活,自由,接纳和丰富。

在生活中,一个母亲往往抱怨孩子不听话;一个丈夫经常抱怨妻子不体贴;一个老板反复斥责员工不尽心尽责;一个员工会总觉得周围的同事太世俗和冷漠……我们太习以为常地认为,是对方的问题,对方的错,而自己是无辜的,是不幸的;从而产生痛苦。但无意中,当用自体的视角,蓦然回首,就会发现我们忘却了自己(自体),这一切都是我们在体验,我们的自体在组织着这些体验;一味绝对地批判环境的影响,正是自体无力的表现;通过强烈的情绪体验,维系自体统整的一种存在之道。

所以,所谓把抱怨收回来,其实就是回到自体的体验上来,然后进行探索和反思,共情,理解这些体验,进而使心理功能得到成长和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而情绪的宣泄,是自体发展路途上的一步;但不能止步于此。随着自体的成长,心理功能的发展和强大,我们会对周围的人和世界,有一个新的体验和认识,从而实现自我的改变和成长。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自体)不仅仅是在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更为基本的面向是在体验,这些体验以在(being)的方式存活和发展。所以 自体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存在。

唯有对自己(自体)有了深刻了解和理解,方能对世界有更广阔的共情和接纳。所以中国的儒家文化,把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放在了第一位。学做事之前,先学做人,也是在表明同样的洞见。

2、自体客体(Selfobject)

在1971年出版的《自体的分析》一书中,科胡特在self和object之间,使用了小横线。在后期的著作中,小横线消失了,科胡特自创了一个英文新词,自体和客体间的界限消失了,自体客体这一概念是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的一大核心和创新。

一个孩子小的时候,如果妈妈总在不停地批评他,对他提要求。一会儿,批评他不懂礼貌,对家里来的客人不热情,不会接人待物;一会儿,又批评他懒惰,不认真学习,总是贪玩……孩子逐渐变得紧张,胆小;在妈妈面前,随时要准备着挨批,而且有时是莫名其妙的指责;并且还不能还嘴,否则,妈妈就会勃然大怒,甚至拳脚相加。孩子觉得委屈,沮丧,但又无可奈何,所以,回溯少年时期的往事,孩子觉得自己有一个控制的妈妈,他让孩子失去了自由和自己本来的节奏。

妈妈作为孩子的自体客体,显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孩子反而成为了妈妈的自体客体,满足了妈妈的心理需要。随着对妈妈成长历史的了解,得知她有着非常艰难的成长经历;她本身就经历的创伤,而且没有得到充分的修复。所以,在和孩子的交流互动中,她的恐惧和焦虑,通过对孩子的控制和要求得以释放,同时满足了她需要镜映(Mirroring)的心理需求。孩子非常的无辜,他只有牺牲自己的部分需要,无意中去配合妈妈,去满足母亲需要被回应,需要被肯定,需要被承认的需要。

就像科胡特所理解的,一个成年人去控制他人,其实是把他人作为自己的一部分(自体客体),更接近于期望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意识,而并不是真的想要控制他人。这样的对自体客体的需求,停留在了早期的状态,自体还不具备充分的心理功能,而不断地强烈依赖自体客体的功能来满足自体的需要。

在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自体的发展,需要自体客体不断地提供各种功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自体客体所提供的功能需要的强度和依赖程度不同。越是在早期,对自体客体功能越依赖;随着心理的发展,对自体客体的功能的需要会出现新的转变,但一个人终身需要自体客体功能,就像一个人终生需要水和空气一样。

一般来说,提供自体客体功能的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早期是养育者,家庭、家族成员;后来是同学、老师、朋友、恋人、配偶、同事、领导……这些人在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被认为是客体,但科胡特认为,在自体去体验这些人的时候,对这些人的心理需要,显然经过了自体加工和选取,于是自体体验到的,实际是混合自体需要和认知的客体属性,所以客体可以被悬置,重要的是自体所体验到自体客体体验,是否能充分地满足了自体发展的需要。

由此,自体客体这一概念,使得自体心理学跨越了主体和客体分割和对立面向,勇气十足地向主体一元论前进,用自体体验(主体体验)去统摄所谓客体体验,将其理解为自体客体体验。

由此,在自体心理学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去客体化是关键的一步。不再把咨询师和来访者截然地切割;而充分认识到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必须为来访者提供充分的自体客体功能,来帮助来访者完成早年没有完成的心理发展过程。

3、共情(Empathy)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 ·罗杰斯早于科胡特提出了共情(Emphathy)这一概念,虽然精神分析的前辈包括弗洛伊德本人,都曾经不同程度地提到过共情,但把共情放在咨询过程的中心地位,在精神分析体系下的理论流派中,非自体心理学莫属。

但这样的强调和聚焦于共情,曾经引起了弗洛伊德主义者的不满和排斥,似乎这一如此鲜明的洞见,背离了精神分析的基本教义。经典精神分析是试图将一个人内在的冲突意识化,同时消除其阻抗,转化其防御机制,进而完成治疗过程;于此,共情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工具或辅助手段,治疗的重点在于突破潜意识的屏障,使力比多和攻击性得以释放和升华。而这与科胡特理解的共情大相径庭。

在精神分析的圈子里,共情这一概念受到如此之多的诟病和怀疑,以至于科胡特在临终前四天参加的他的最后一届的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的年会上,以病入膏肓的身躯甚至带有颤抖的声音,鼓足了生命最后的力量和勇气,做了一篇可歌可泣的报告,题目就是《论共情》。

其实,有关共情的提出,我们可以回溯到精神分析式的咨询中。弗洛伊德曾经强调咨询师在咨询中,应该保持中立、节制和匿名;其理论假设是来访者带着移情而来,需要投射其移情到咨询师这一空白的“屏幕”上。然后,咨询师去诠释这个移情,所以共情这个来访者的移情,相当于投射性地认同了来访者的移情。如此,精神分析框架下的治疗工作怎么可以进行呢?显然,按照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假设,这样做是错误的、行不通的。关键是经典理论已经假设好了一个人的心理结构和病理机制,咨询师其实是在有意无意地在把来访者对号入座。

这样的咨询过程,使咨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倾听,变得机械、僵化和套路;时常会引起来访者的反感,愤怒,甚至激烈的对抗。用经典理论的视角看,这些表现会被视为阻抗和防御。但如果我们稍微放空自己的大脑,暂时忘记掉攻击性和力比多;我们可能就会反思到咨询师以一种理论假设模型为前提,先入为主地预设了来访者的反应,背后其实是一种客观主义思维的哲学范式在起作用。但这样的结果是,极大程度地忽视了这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强烈的主观情感需求,忽视了主观真实的占先性。

所以,放弃咨询师的理论假设,共情地去倾听,其实就是回到对来访者和咨询师所共在的主观体验聚焦,同时最大程度地放弃理论成见,这本身就是放弃客观主义立场,向两人的主体间性回归。由此,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仅仅是耐心和认真的倾听,来访者可能都会有很大变化和疗愈,因为来访者的主体性曾经受损或被压制,充分允许主体性的表达,同时给予接纳和理解,本身就带来“治疗”效果。因为这正是来访者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极度缺乏和匮乏的体验,长期以来一直渴求的体验。

说起来好像并不困难,但我们真正地去接纳和理解另一个人的主观情感、主观需要和主观信念,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也有自己的主观情感、主观需要和主观信念。让两个主观的世界相遇,同时又可以彼此交汇,彼此共在,彼此同频,你觉得容易吗?有的咨询师在意识层面了解了这一概念,觉得也可以自如地应用到咨询过程中;但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遇到更亲密的关系时,可能就不再能自如的共情对方了。于是,共情变成了职业伦理或职业技术,而和现实生活脱钩,显现出“分裂”的现象。咨询即生活,生活也和咨询同理,但这样的现象恰恰说明共情的障碍和困难。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作为先锋者,义无反顾地聚焦在来访者(和咨询师)的主观体验上,期望能够做到接纳和理解,这是当代现象学理论在心理理论特别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闪现。

共情考验我们的能力,正如科胡特所说,“THE CAPACITY TO THINK AND FEEL ONESELF INTO THE INNER LIFE OF ANOTHER PERSON”;“让自己可以进入到另一个人内在世界里去思考和感受的能力”。

有后继的自体学者,提出了 双向共情的概念~即在咨询过程中,除了咨询师共情来访者,来访者也会共情咨询师;共情是一个双向的体验过程。

这样的描述,主要是想弥补经典自体心理学中,单向共情的理论缺失,试图使自体心理学更加的自洽和统一。但这样的努力,包括科胡特本人一生都想阐释出更清晰的共情脉络,但却似乎又总有着隔靴搔痒之感。在现象学主体间的理论维度中,EMOTIONAL DWELLING~情感共在,逐渐地替代了共情这一概念,使我们对心理治疗的本质,更加地一目了然。

所以,共情这一概念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现象学心理学通向未来路径中一扇门,使我们有机会进入到下一段里程,进入到主体间系统理论的地带。

七、自恋

1、Narcissism 自恋

① 定性的性错乱,此时主体喜爱的客体是其自身:最早是由HavelockEllis(1898)和Nacke引用)。

②扩展其意,可为任何形式的自体爱。

2、原发自恋和次发自恋

①Narcissism, primary 原发自恋

这是来自经验上的观察,指婴孩的心理状态,婴孩对母亲及其辅育经验的我、你未分化。终生保留弥漫人格所有层面的基本自恋张力的直接遗迹,而分化出两种形式(自恋的自体『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的双亲影像)。

表现癖可广义的被视为所有驱力共有的一个主要的自恋方面,是对于做为驱力的执行者的自体(而非驱力的客体)的自恋强调(即客体被邀请参与孩童的自恋乐趣,并为孩童确认此乐趣时,客体才会是重要的)。心理上的分离,不同的成熟阶段,依序关注其中主要的功能与行动,必须逐渐的去性化(最好透过逐渐的挫折,同时伴随爱的支持来达成)。

表现癖若是自恋自体的驱力层面,夸大幻想就是自恋自体的概念上的内容。在去本能化与被整合以符合自我现实目标上所达的程度,决定了对个体是利或弊。

②Narcissism,secondary 次发自恋

自恋一度依附到外在客体,但在次发自恋里则由那些客体撤回,并放于服务自我的位置(且不是在潜意识幻想里朝向客体)。这意思是 ,客体原欲被转化成自我原欲。例如当一个精神分裂病患退化时,其由现实撤回原欲,原欲依附到其病态宏伟的意念上,并被称为次发的自恋。如同佛洛伊德所说的,它与婴儿化的夸大狂显现密切相关。

次发自恋不是佛洛伊德后来描述之内向的(introversion)。在内向里,原欲会进入而为朝向潜意识幻想的客体服务。

3、Narcissistic transference 自恋的转移关系

自恋的转移关系是一个定义不明的概念,或许最常用于指阻抗是以疏离、不相关、不可接近、脱离,和无法沟通情感做为显现的个案。很多这类个案维持一种自体自足的暗喻,并做为一种防御以控制对抗更深的依赖和脆弱感受。

广义地说,转移关系是个案对其分析师的情绪态度。弗洛伊德对转移关系的原始描述是早期在与分析师的关系上重复,这看法现今已有相当的修正。转移关系中所经验到的是早期的经验,还包括环绕着主体的早期经验的感受和想法,主体对这经验的幻想,和对这两者的防御。分析情境刺激个案的潜意识幻想生活,但同时挫折了个案获得满足的要求。个案不记得潜意识幻想,反而将它重复于转移关系中,且企图将幻想再现重演于个案一分析师的关系中。

换言之,转移关系是一种阻抗的行动化的形式。当它现今被加到分析师身上时,会是不恰当且时空错置的显现。转移关系可以是正向的,这时个案不实际的过度理想化或爱分析师;它也可能是负向的,这时个案不喜欢或恨分析师,而无需现实上的原因。Kohut所描述的三个主要的自体客体转移关系是另我的转移关系、镜映的转移关系、和理想化的转移关系。镜映的转移关系以自体发展的形式见于稍后的生命中,他们以此要求所反映或反应的人。当一个人已在此领域获得足够的成长时,就已获得了一种在操作中自傲的成人感觉。在理想化的转移关系里,是—种原始自体客体的转移关系的形式,个案再度投射儿童的夸大自体到治疗师身上,治疗师因而被转化为理想化了的父母形象。

这样一种转移关系常被一直升高的期望所复杂化,以至于无法满足,这时,个案经验到失望,也因此暴怒。当治疗持续下去时,在修通(恰恰好的幻灭)的时段,个案被鼓励逐渐对理想化的治疗师的影像放手,而且真实的承认在理想化的自体表象、理想化的客体表象,和真实的自体表象之间差别。另我或孪生需求是需要感觉像某个他人的需求:完全的像他自己。随着发展,这成为一种从属的感觉。生命早期缺乏令人满意的孪生自体客体,可能导致成年期时对孪生的强烈需求。具有另我人格的人,借此形成一种与他人的关系来肯定自己的现实,这他人分享了他的价值、兴趣和信念。这种孪生需求也在对治疗师的转移关系中被表达出来。

Transference转移关系包括以下情况:

①借此过程,个案置换感受、想法等等到分析师身上,这些是衍生自个案先前生命里的影像,个案借此将自己关联到分析师身上,有如分析师是其早期生命里的某个客体,借此。个案将早期内射而得到的客体表象投射到分析师身上。借此,个案经常将其早期的重要客体赋予到分析师身上;

②由①在个案里产生的心灵状态;

③Transference,archaic 转移关系,古老的

在这转移关系里,个案缺乏对治疗师与早期客体(例如母亲)不同的觉察,且将治疗师经验为自体的延伸。典型地个案要求来自治疗师的立即的反应(例如,分析师必须确认个案的特殊性或独特性),为治疗师创造了一种两难的困境:如果治疗师维持沉默且不回答,个案会对其粗鲁变得暴怒:然而,几乎任何治疗师所给的答案都会被个案认为是错的,且将会让个案解放出非理性的否认或暴怒。古老的转移关系将前依底帕斯期客体表象和自体表象予以分裂,这在边缘型个案和婴儿化个案上是很常见的。

4、Selfdisorders 自体疾患

三极自体的形成过程,会有原发的自恋障碍(primarydisturbancesoftheself) ,包括精神病与边缘状态;与次发的自恋障碍(secondarydisturbancesoftheself) ,包括自恋行为疾患与自恋人格疾患。后两种个案因能忍受复苏的自恋需求的挫折,而不至于造成自体永久性的崩解或枯竭,因而寇哈特认为是可分析的。

自体发展上,自体客体提供恰当刺激失败时会产生的精神病理:

①刺激不足的自体(understimulatedself) ,表现症状如性欲或成瘾的刺激;

②崩解的白体 (fragmentingself) ,表现症状如疑病;

③过度刺激的自体(overstimulated self) ,表现症状如逃避创造性的活动或回避理想化的人物;

④过度负荷的自体(overburdenedself),表现症状如敌意,妄想。

八、三体不足和人格障碍

1、持续在镜映自体客体关系上的不足,可能产生三种人格型态:

①渴求融合(merger—hungry)人格~这些人必须将自己持续依附到自体客体上,并常无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期待自自体客体分化出来:他们毁灭性地要求自体客体持续存在于自己可及之处。

②逃避接触(contact—shunning)型人格~他们隔离自己以否认令自己惊惧的对别人的需要,并避免被别人吞没与摧毁。

③渴求镜映(mirror—hungry)人格~他们坚持展现自己以挑起别人的接纳与赞美:常在忧郁后的退缩与愤怒后的行动化爆发之间变动。

2、自体另两极[理想化和另我(或孪生))的不足产生下列情形:

①渴求理想化(ideal—hungry)人格~他们永远在寻找自己所能赞赏者。

②另我(alter-ego)人格~他们寻求一种与某个人的关系,那人可确立其价值,因而确立了自己的真实性。

九、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ease 自恋型人格障碍

1、DSM-V的界定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在精神科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里, 自恋型人格障碍 301.81(F60.81)被描述为: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为)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起自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①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

②幻想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③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④要求过度的赞美。

⑤有一种权利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⑥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⑧常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⑨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夸大感、独一感,和被赞赏的需求,是三个最能将自恋人格疾患与其他人格疾患区分的因素。

自恋人格障碍的其他相关特征包括:比如对权力或无限成功的潜意识幻想、当被批评时暴怒、羞耻和屈辱的感受、人际利用的;缺乏同理心、对他人的嫉羡和过度理想化的感受偏见。后面这些特征与疾病的严重度的关系,甚于人格的特定分型。

2、Kohut的分类学里,自恋的精神病理学包括:

①自恋人格疾患(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 ,以忧郁、对微不足道的事过度敏感、疑病的抱怨,和缺乏生活的风趣为特征。

②自恋行为疾患(narcissisticbehaviordisorder) ,以性错乱、反社会,和成瘾的行为为特征。

③融合饥渴人格

(merger—hungerpersonality);以倾向于与他人有共生,满了融合的关系,并会有压倒性地要求他人保持让自己随手可及等等为特征。

④逃避接触型人格

(contact—shunningpersonality)当受到亲密所威胁时,以逃避和自我隔离来避免自体的崩解和失落的感受为特征。

十、自体的治疗

这是个共情性的理解和解释过程,相应于传统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它经由一个科胡特所描述的三步变化,使得治疗取得进展、自体获得所缺失的建构。

第一步:分析当新版本的自体客体移情出现时,所遇到的防御和阻抗;

第二步:展开各种自体客体移情、并修通它们。

第三步:在更成熟的成人层次上,在自体和自体客体之间建立一种共情性的谐调。

也就是说,自体心理学不把成熟自体视为实现“分离-个体化”的理想状态,这是某些客体关系理论所提出的,而自体心理学主张,即使成熟自体也继续需要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体验。

参考资料:

1、自体的分析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2年 海因茨.科胡特 著

2、自体的重建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3年 海因茨.科胡特 著

FOLLOW US

近期课程

1

盛晓春 | 第三届系统式家庭治疗两年项目

2

、 林祺堂 | 第六届叙事疗法连续培训项目

3

、 辛挺翔 | 动机式访谈(MI)连续培训项目

4

、 王建平团队 | 2023-2024认知行为治疗(CBT)连续培训项目

5、 黄富强 | 情绪抗逆力心理教育工作坊-专题培训班

6

邱敏丽 | 沙游疗法连续培训项目

7、 邱敏丽 |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8、 黄宗坚 | 第三期童话心理分析工作坊

若喜欢,点个“赞 ” 或者“在看 ” 再走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