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双面张大千:他被称作“五百年来第一人”,其实是个“造假高手”!

抢购点击随时随地学国画 | 最齐全的国画教学资料,学习国画必备

张大千摹大涤子黄山胜境图真迹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叫“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面有一个修复青铜器的大师,他的师父是曾经修复“马踏飞燕”的一代巨匠。他曾说,拜师门进这行第一道考试题,就是“临摹”,做一个赝品,跟真品要一模一样,不管是表象还有神韵。其实,“临摹”大师的作品是所有艺术学习必须要走的路,而且是一条很长的路。

张大千签名

诸如中国书法史上,被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其实是冯承素等人的临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赝品。在知识产权意识强烈的现代社会里,艺术“赝品”是最为被人鄙视的,不论是书画家还是藏家皆避而远之。

但中国艺术史上,偏偏就有这么一位“不要脸”的“赝品大师”,甚至以作假换真而闻达于世。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不断创造“亿元”奇迹。他周游列国,常蓄美髯;他痛斥日寇,面壁敦煌;南张北齐(齐白石),东张西毕(毕加索),他是谁?是张大千,是那个能“骗过”无数大师眼睛的天下第一“造假”高手的张大千,是那个被徐悲鸿赞誉“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

张大千

古有唐伯虎,今有张大千,在20世纪的中国画坛,乃至国际画坛,张大千,无疑是最为传奇和耀眼的一朵 “艺术奇葩”。

画家叶浅予说:“张大千是中国画家中最勤奋的,所有古人的画都临过不止十遍。”可谓画石涛,比石涛还石涛;画八大,比八大还八大;画唐伯虎,比唐伯虎还唐伯虎。

有人说张大千声名远播,自己的画作也是出奇的好,如果署上他自己的名字,可能比那些假画还值钱,为什么还要模仿石涛和八大的画。相信他这么做,绝对跟钱没关系,他自己曾说:“画中我要它下雨就可以下雨,要出太阳就可以出太阳。造化在我手里,不为外物所驱使……心中有个神仙境界,就可以画出一个神仙境界。”也许张大师要的就是翻手为云覆手雨的乐趣。

张大千信札

张大千曾跟随老师曾农髯和李瑞清学习书法,并由书法通之画法,而后开始学习绘画,因张大千两位恩师很喜欢石涛,他也受其影响,成为了一位彻彻底底的“石涛迷”。他用古法临摹的石涛作品和真迹几乎一模一样,这种一模一样是说从神韵,笔法,构图,笔墨浓淡等等,就像是石涛再生一般。张大千模仿的石涛让半壁江水的收藏家和书画家都看走了眼,如果将这样“上当受骗”的名家列个名单,也要有累累半篇纸之多,这其中就包括收藏家陈半丁、画家徐悲鸿等一代名师。

陈半丁,国画大师,中年之后移居北方,在收藏方面,有很高造诣。民国名媛陆小曼就是他的学生。在中国北方,陈先生在鉴定方面首屈一指。一次他邀请朋友到自己家来欣赏刚刚寻到的石涛作品,当时黄君壁、马晋、王雪涛等名家都来了,喜欢石涛的张大千,当时初登画坛,尚无名气,并没有收到邀请,听到消息也不请自来,成为当天的不速之客。等客人到齐后,陈半丁把自己收藏的一册石涛画页得意的拿出和大家共赏,刚打开展示,张大千看了一眼之后不由自主的大叫起来“是这个册子啊!不用看了,我晓得!”

宋人诗意图

陈半丁和客人都指责张大千无礼,这个张狂的年轻人弄得陈半丁很不高兴,于是他学着张大千的四川口音说:“你晓得,你晓得啥子嘛?”陈半丁想,我画册还未全打开,你怎么晓得?张大千却不慌不忙的说,只因这本册子我知道,第一页画的是什么,第二页画的是什么,包括提款和印章都说的清清楚楚,陈半丁打开册子一看果然和张大千说的毫厘不差。在翻看时惊讶的连眼镜都滑落到地上了。画家黄君壁问张大千:“莫非你也收藏过这套册页?” 张大千得意地说:“这画册是我画的,咋个不晓得?”然后,他又当场拿起纸笔,给众宾客画了一幅石涛的画,果然画的精妙,众人叹为天物,从此在画界无人不知张大千的名字。

民国时期,张大千仿石涛的山水画放在北京琉璃厂某老板那里出售。有一天徐悲鸿来了,他跟老板相熟已久,就把一幅石涛的山水画拿给徐悲鸿看,徐悲鸿看了半天,无论从笔墨,落款,印章,以及采用的纸张等方面来鉴定,徐悲鸿认为这是毫无疑问的真品,很喜欢并询问价格,老板说要三百块大洋,一个子也不能少。无奈当天徐悲鸿没拿钱,过了几日,实在耐不住,揣上钱去琉璃厂把画买了回来。

山水

大概又过了几天,张大千来看他,徐悲鸿说他最近买了一幅石涛的山水画,顺便请张大千鉴定一下,张大千看过画后,反问徐悲鸿,觉得此画画的如何?徐悲鸿说第一次见到这么杰出的作品,绝对是石涛画中的佳作。

于是张大千说:“这画我也能画的出来,算不了什么?”然后把画的一角打开,里面露出 “大风堂制”,这时徐悲鸿才相信是他仿的,张大千把300块大洋还给他,并说这幅画算是小弟送你的。徐悲鸿笑笑说:“想不到你骗过我的眼睛,以后你干脆造假画骗人吧,一定会发大财!”

米颠拜石图

张大千的“临摹”临的不是简单的“好”,是妙!妙就妙在他的画跟原画笔法几乎如出一辙,但是细看又有自己的特色,石涛的山水画是张大千模仿的画作比较多的一类。

石涛自小生于王府,被抄家后出家为僧,看破红尘,因此心静如水,看石涛的山水画,大多只有水,而张大千,内心有着宏图大志,画中多有山,有水,有天,有霞光。而且石涛瘦弱多病,因出家为僧,七情六欲皆空,山水画中的树多是树的影子,整体感觉孤寂且空灵,而张大千须发横生,情欲旺盛,一生有红颜无数。

策杖访友

他的画多变且有生机,多树,多石,多河流。与其说是简单的模仿,不如说是模仿之上的创作,张大千是“庖丁”,他看到的不是牛,而是一块一块的骨头,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胸有成竹,看石成型!

人生在世,通常只有“一生”,无所谓前半生或后半生;偶或有之,多半是负面意义。张大千二十来岁,在画艺上就已经出人头地,三十来岁就已是名震大江南北的大画家,五十岁以前就已经功成名就了。

峨眉三顶

1942年,刚度过不惑之年的他,做了一件在艺术史上很有争议的事情,1940年至1942年,国画家张大千两次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剥损壁画的事情就发生在这期间。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执行馆长罗华庆说:“张大千剥损的壁画总共约有30余处”。

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后人往往把前人绘制的壁画用泥土覆盖,再画上新的壁画,使相当多的洞窟内形成了数层壁画的奇观。张大千在临摹时,经常把表层的后期壁画剥去,以探视隐藏在里面的早期壁画。据介绍,大千剥掉的壁画位于进门甬道,首先剥去第一层西夏壁画,然后又剥去第二层的晚唐壁画,如今人们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画。

张大千临摹唐画 供养天人

他在“敦煌”有意或无意的行为,无论是褒是贬,无论有怎样的目的,都已经写进了美术史,他对敦煌壁画的剥蚀和破坏,是让人无法原谅的事实;但不能否认,张大千在敦煌也做过不少好事。

40年代初,张大千在莫高窟临摹的同时,也对洞窟进行了一次清理,至今游人们在洞窟门口见到的编号墨迹,就是他的手笔。而且他在各地展览临摹的近乎鲜活的敦煌壁画,也让尘封在岁月中的敦煌壁画解下神秘面纱,重现当年的风采。在1944年呼吁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有识之士中,也有张大千的名字!

翠岭朝阳

余秋雨教授曾说,张大千剥损壁画的行为,恐怕和当时缺乏文物保护意识有关。据他所知,40年代曾有人在甘肃的报纸上揭露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的破坏,但未引起重视,可见当时没有文物保护的社会认识。因此,对他的评价不能脱离具体的时代环境。虽然他对敦煌壁画的剥蚀和破坏,是让人无法原谅的事实;但他对艺术充满的崇敬和执著情怀,又从某种意义上让我们消解了对他的责备和批评。

纵观张大千一生,他的所谓很多临摹作品,都是根本不存在的画,有的甚至连摹本都不存在,怎么临摹?张大千是解牛的庖丁,看透大师们技法里的骨头,他是心中有画,下笔生花。

高仕观云

其实,不管是多么名贵的画,单纯的讲,这就是画,当人海涨潮又退潮数次之后,再名贵的画,也不过残纸一张。甚至归于尘土,了于虚无!不现世人又谈何价值?为了能让后世子孙看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文物艺术品,修复和高质量的临摹,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宫廷画师对古画进行临摹复制。唐太宗李世民、宋徽宗赵佶都设专门的机构,临摹保留了中国古代,尤其是隋唐之前大量的书画作品,明清尤其是乾隆年间,也大规模临摹古画。现在的故宫博物院里,也有一批文物是“复”字头的,这些正是故宫巨匠们花费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临摹的古字画。

晚年张大千

艺术品的价值体现是用自身来传播文化,传播美,值千金的是“文化”,有价值的是“美学”。而张大千正是文化最好的传播者,是艺术美学最好的播种者,张大千是奇才,是神人!“赝品”又怎样?他用生命把“赝品”画成珍品、画成永恒。对于世世代代的后辈人而言,可谓功德一件!正是这样一代代修复临摹,一代代传承,我们民族性格和审美才由此塑造

张大千 仿石溪山水图

张大千仿石涛作品

张大千仿谢时臣山水

张大千仿石涛山水

张大千仿弘仁山水

张大千仿赵孟頫《换鹅图》

张大千仿赵孟頫《柳荫清弈》

张大千仿王蒙《夏山高隐图》

张大千仿王蒙《山樵淞峰书舍》

张大千仿赵大年《湖山清夏图》

张大千仿巨然山水

张大千临董源《江堤晚景》

张大千仿石涛山水

张大千仿石涛山水

张大千仿石涛 巢湖维舟图

张大千仿钱选贵妃上马图

张大千仿赵孟頫高士图

张大千仿仇英山水

张大千仿赵孟頫山水

张大千拟石涛之法写登高观山图

张大千仿苦瓜老人笔法

更多精彩文章请搜索公众号的 “历史消息”!

墨香阁书画

墨香阁书画可以免费为书画家制作在线书画推卖展(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任何建议、想法、购买、送展

欢迎画家、书画爱好者骚扰!

【墨香阁书画】是一个国画、书法、纯手工绘画作品的交流、推广和交易的平台。致力于让更多的民间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得到大众认可;让知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书画爱者有机会以合理的,甚至低廉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书画作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