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超注意力 / 共鸣与共情

超注意力

贾行家

今天是 “ 知笑集 ” 陪伴你的第 3009 天

有一个概念叫“超注意力”,指类似“多动症”一样的注意力涣散,形容的不是个体,而是群体。

我们如今生活在巨量的、过度分散的信息里,对信息的反应过于快速、积极,每个人的注意力都在多个任务、信息来源和工作进程之间不断切换。

这种追逐网络热点的热情,差不多也是对无聊的恐惧,对“被落下”的担忧。无论这件事有多么无关紧要,好像一旦只有自己没听过,就会被巨大的群体孤立和抛弃。

人在超注意力中,每时每刻都要把自己填满,不能容忍一分钟的无聊。我亲眼见过一个司机遇到车祸,在等待救护车的时间里,他掏出手机,给自己淌满血的脸拍了一个短视频,顺便又看了几个短视频。

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说,这种随时关注一切新信息的注意力结构,不代表文明的进步,也不是人类现代信息社会发展出来的新需求,而是一种倒退。

这种注意力管理技术是文明开化之前,人在荒野求生里才有的本能。一只身在野外的猎豹,是不能全神贯注的,就算好不容易逮到一只羚羊,开始进食,也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边留神不能让鬣狗抢走猎物,一边提防狮子的袭击,同时还要分神保护好自己的幼崽。

猎豹进食甚至不能吃饱,克服了饥饿感就得停下来,因为一旦吃饱,感官的敏锐度就会降低。

能够专注地处理重要信息,是人类长期处于安全情形下才进化出来的精神状态,之后才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文明成果。没承想,过度、过强的视听信息刺激几乎把我们的注意力方式直接打回了原形。这差不多是一种新的野蛮状态。

共鸣与共情

水岛

在我看来,“共鸣”和“共情”分别指代两种人。

所谓“共鸣”,指的是倾听者主观评判对方坦诚相告的经历,而后评论说“我也有相同的经历”。

共鸣的一大特点是倾听者并没有体会到倾诉者的“不容易”,而是把话题拉向自己,强调“自己当初多么不易”。而“共情”指的是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让倾诉者体会到人性的温暖。最好的共情者,既能聆听对方倾诉并感同身受,又能在共情时尽可能保持“你是你,我是我”的距离。

敞开心扉时记得要选择能与你共情的人,而非共鸣的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