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普贤菩萨代表的含义

中国四大菩萨之一,十大愿王普贤菩萨

首先,普贤菩萨是诸佛的儿子。《华严经》云:“一切如来,有长子,名普贤。”

二、阿弥陀佛八世子。

三是妙庄王次女。《小乘经》云:“妙庄王三女,一为文殊,二为普贤,二为观音,有一子地藏。”这是中国人的说法。

四、未来成佛。据《悲华经》载,在禅提兰无量寿中,其宝师如来将法号“普贤”赐予五正年王八子名图,并写信给他:,经一恒河沙及诸比丘劫后,入第二恒河沙及诸比丘末劫,往此北境世界,往此世界六十恒河沙等佛土渡.如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称自省次第王如来。

普贤菩萨(梵文普贤菩萨),音译为三满多婆罗多罗,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象征戒德,与文殊菩萨相对应,文殊菩萨象征智慧和正直。迦牟尼佛的左右侍从。此外,毗卢遮那如来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并称为“华严三圣”。英华道场位于今四川峨眉山。

普贤菩萨,号称天下十王愿,《法华经》记载:只要他能虔诚礼拜,普贤菩萨就会与大菩萨一同现身,保护此人,令他身心安定。并从所有的烦恼和恶魔中解脱出来。.《普贤延寿经》提示:普贤菩萨具有不可思议的延寿神通。普贤菩萨是道德和伟大愿望的象征,象征真理。以慧导业,以行创慧,以知行进,圆满求佛者之愿,故又称“大行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摩诃萨在华严法会上宣说十深愿: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以此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普劝善财及华藏海众,一致同行,求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

普贤菩萨,发愿无量,身分微尘,随缘教化一切众生。据史料记载:中国佛教的固德实德是普贤菩萨的化身。一日,天台山国清寺风干禅师走赤城路,听见草丛中有小孩啼哭。没有名字。”奉干禅师因他无依无靠,将他接回国清寺,交由库房担任茶童。因捡来,故取名。因世德聪明,他三年后升为斋堂香灯,掌管供膳等事。一日,环顾四周,无人,便坐在位上吃圣像,小果子骂道。至苦令一禅师见状,责怪他对圣像不敬,或许是疯了,罢了香炉的职务,遣送去厨房洗碗,用竹筒盛饭,送给挚友寒山子。

道德伦理的象征---普贤菩萨

此外,毗卢遮那如来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并称为“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号称天下十王愿,《法华经》记载:只要他能虔诚礼拜,普贤菩萨就会与大菩萨一同现身,保护此人,令他身心安定。并从所有的烦恼和恶魔中解脱出来。.

普贤菩萨是礼德的象征,是真理的象征。以慧导业,以行创慧,以知行进,圆满求佛者之愿,故又称“大行普贤菩萨”。

日本许多真言宗信徒认为,佛教的护法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摩诃萨的化身之一,是金刚萨埵开创了密教。又说金刚萨埵是大势至菩萨或其他诸佛菩萨的化现。

普贤菩萨摩诃萨是大乘菩萨大愿大业的代表,是中国大乘佛教精神的象征。

为什么菩萨叫普贤菩萨?《华悲经》云:‘我所行当超越一切菩萨。宝宝佛说,因缘故,今我改名普贤。

普贤和文殊是释迦牟尼的两个遗孀,普贤在右侍奉,定德门法师侍奉,文殊菩萨在左侍奉,志德门法师侍奉。就是说如来的教法,是修行悟性进步,修定慧。

当时的八阿哥是普贤菩萨,“明图”。在宝藏佛前,他发愿要修行菩萨行,在娑婆世界这样的不净土里救度众生。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244039的四面大日如来唐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