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人生大事,无非生老病死——《学会告别:为临终做最好的安排》新书分享会

当下,老龄化社会正在加速到来,青年健康问题突出。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命中正在到来的衰老、不可避免的死亡?亲人临终,留还是放?如何同孩子谈生死?如何避免痛苦的死亡,达成最好的告别?

3月9日,我们邀请彭小华老师来到晓风·明远书院谈谈她对这一主题的体会,我们相信这些都为我们探索生命的意义提供了可能。

分享会将围绕第一本结合中国现实的“死亡教育”启蒙书——《学会告别:为临终做最好的安排》,直面我们现实中会面临的现实而复杂的医疗问题和人生选择,引导大家正视并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现实的纠葛,由此获得更多有关健康、有关养老、有关家庭关系的智慧。

人生大事,无非生老病死

——《学会告别:为临终做最好的安排》新书分享会

嘉宾:

彭小华

活动时间:

2023年3月9日18:00

活动地点:

晓风书屋·明远Book

【报名方式】

进行报名

‍ 嘉宾简介 ‍

彭小华

文艺学博士,临终、死亡心理文化研究者,知名译者、写作者、心理咨询师,《学会告别》作者,《最好的告别》译者。

新 书 信 息

结合中国现实的“死亡教育”启蒙书

学会告别:为临终做最好的安排

著者:彭小华 著 梁焰 绘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责任编辑:黄玉洁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定价:58.00

内容简介

亲人临终,留还是放?什么是生前预嘱?如何避免痛苦的死亡?面对疾病和临终,医生自己会如何选择?

本书在丰富的案例和亲切的叙述中,讲述了一个个涉及尊严死亡、安宁疗护、医疗决策、精神情感抚慰等的生动故事,以温暖的笔触探讨了死亡的定义、死亡观、临终过程、丧亲悲伤等问题,引导大家正视,临终并不仅是一个医疗过程、身体事件,更是一个精神过程和情感事件,我们应当理性看待疾病和死亡,提前决定、掌控医疗方式,提高生活和死亡的质量。

书中有如何应对亲人临终的问题,有为自己做准备的问题,这些议题紧密结合我们身边的实际,解答了由死亡带来的现实与精神上的纠葛与困惑,是引发万千读者共鸣的实用和心理疗愈指南。

很多人生命最后的阶段会这样度过:在病房中用尽全力抗拒死亡,很可能戴着呼吸机,大概率身上插着管子,连着仪器。在停止呼吸的临界点,接受高压之下的心肺复苏术,或许又痛苦地活了几个小时、几天,直至终点。

这是有赖现代医学的发展而被广泛普及的“医疗化死亡”,尽最大可能干预、延缓临终和死亡的过程。而这个让所有人逐渐习以为常的离别方式,在现实中却存在让人饱受切肤之痛的矛盾:即使当事人要遭受身体上的极端痛苦,或者已经完全失去作为“人”的尊严和意识,大部分人仍会主动或被动地选择维持生命的措施——这似乎是理所当然,且很多时候,它被当作孝心、爱的体现。但是,近距离参与过这种痛苦临终过程的人,很少愿意自己以后也这样“活着”。

如果自己不要,为什么要让亲人承受?

什么是死亡?

这是临终、死亡心理文化研究者彭小华著《学会告别:为临终做最好的安排》的开篇之问,它直入心底,试图通过对各种普遍存在而又被模糊处理的现实矛盾的分析,引出更多有关生命的“灵魂之问”:你是否真的思考过衰老、疾病和死亡?亲人临终,怎样做出正确的决策?面对疾病和临终,医生自己会如何选择?什么是生前预嘱?如何同孩子谈生死?……

一 临终,不只是一个医疗过程

2020年10月底,一向身体不错的作者父亲忽然高烧不退,水米不进,在接下来住院的时间里,父亲的情况急转直下。作者和哥哥在短时间内连续接收到一连串的信息,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要迅速为父亲做出选择:要不要插胃管?要不要进ICU?要不要做开颅手术?医生虽然是在询问,但处于这个场景下的儿女似乎又无限接近于“别无选择”,父亲并未留下有关医疗选择的嘱托,他们只能猜测父亲的意愿,在“尽力争取机会”的驱使下,让父亲插上胃管、尿管,进入ICU。然而情况并没有好转,一个多月后,父亲仍然处于无意识状态,完全依靠医疗措施维持生命。面对已经确定进入临终状态的父亲,作者和哥哥产生了意见的分歧:

究竟要不要拔管?

临终,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个场景,或许会在绝大多数人的身边上演,它夹杂着复杂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因素,却总是戴着“暧昧”的面纱。大部分人不会去提前思考这个问题,直到它已经成为艰难的抉择、矛盾的焦点。作者与哥哥完全不存在经济和兄妹矛盾的问题,然而,由于观念的分歧,在进行了多轮讨论仍然不能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作者选择了妥协,让哥哥单独承担决策责任。哥哥选择坚持维持生命的治疗,完全与世界无法沟通的父亲在住院两年后去世。

书中的另一位女儿美美,在母亲已经失去了吞咽能力,失智失能、无法与子女做任何情感交流、全瘫在床的情况下,与哥哥姐姐依然为母亲选择流质鼻饲维持生命。母亲因为长期插管,身体内部感染、发炎,造成反复发烧、咯痰,又只能打针、输液,接受各种治疗,其间老人无数次发出痛苦的呻吟、叫喊。这样的过程持续了一年,美美兄妹做到了尽职尽责,但留给她的除了为母亲心痛,还有深深的悔恨。

死亡和生命是一体两面

本书作者是女儿,是儿媳妇,也是临终、死亡研究者与心理咨询师,她在中美两国亲身参与了几位长辈的衰老、患病、临终到死亡的过程,也长期关注、深刻认知到数以百计不同类型家庭、个人的临终情况,她用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案例,呼吁人们开始关注在传统医疗化临终外的另外可能,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念:临终不只是一个医疗过程、身体事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精神过程、情感事件。医学只是认识死亡的一个角度,人不是普通的生物、生命,如果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那是对人性和尊严的忽视、贬低。

二 正视死亡,打破“沉默的共谋”

有时候,我们不和亲人讨论死亡,因为我们觉得那还太遥远,等到自己或者亲人触摸到死亡的时候,往往发现不知道如何讨论,或者没有勇气讨论,导致所谓“沉默的共谋”现象——大家都不说,在一个最需要互相支持、陪伴的时候,各自默默地、孤独地焦虑。

——《学会告别:为临终做最好的安排》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忌讳谈论 “疾病”“和死亡”的,哪个小孩没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被提醒、教训过不要乱说话呢?但是,疾病和死亡不会因为我们说了这个词、谈论这个现象,就加速发生,正如它也不会因为我们回避它、不谈它就不发生,或者推迟发生。

死亡不可克服,无需克服

《学会告别》中,作者提及了这样一个案例:医生怀疑J先生罹患喉癌,但只是把消息告诉了陪诊的妻子,并让她安排丈夫做穿刺检查。但妻子既隐瞒了医生的怀疑,也没有安排他做检查。结果,他直到生命最后几天才知道自己真实的病情。妻子的隐瞒客观上让J先生没有对病情足够的重视,错过了更好的救治时机。这是另一个在现实中常见的案例,我们总是因为担心患者的承受能力,而选择隐瞒重大疾病。事实上,这剥夺了患者的知情权,而这种基于对患者理性及心理承受能力的负面推断未必真实,其本质是隐瞒真相者内心恐惧和沟通怠惰的体现。

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书中提及,全世界的死亡研究者有一个共识:善终的关键是沟通。以作者的母亲为例,母亲生前对自己的疾病和身体状态进行了充分的了解,与亲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早早计划好了自己的临终安排,在尽量减轻肉体的痛苦,而精神、情感都相当完满的状态下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是“一个善终的样本”。

作者的母亲和父亲的临终体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最大的不同即是母亲对自己想要的临终方式早早就做出了明确的决策,而父亲从未对临终医疗偏好发表过明确的看法——这也是造成作者与哥哥难以决策的根源所在。

这意味着,正视死亡、将死亡作为一个生命中无需回避的议题的重要性。没有人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但是,人们都希望能主宰自己的医疗、临终和死亡。我们要做的就是早思考,早打算,认识死亡,做好“生前预嘱”,同时,不要阻止他人行使自己的决策权,不让自己和他人在或恐惧或麻痹或茫然中走向不可预知的死亡。

三 临终将至,从“零”开始认识死亡

本书的作者是《最好的告别》《好好告别》《善终的艺术》等“死亡主题”图书的译者。和以上这些书有相似性,《学会告别:为临终做最好的安排》的主题是,希望人们在正加速进入老年社会的今天,讨论死亡、接受死亡,通过直面死亡的力量,帮助自己克服死亡焦虑与恐惧,在亲人面对绝症和临终的时候尽可能不留遗憾,通过临终的积极意义促使精神和心理的成长,从而更加珍惜生命,更好地活在当下。

毕竟,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步入临终阶段,他们是我们的长辈,也是将来的我们自己。

但《学会告别》与这些同类译著的巨大不同在于,作者是一个对中西文化都有着深入理解、生活在中西之间的中国人,她了解死亡议题的各项内容和最新的发展趋势,同时深刻地理解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认识到我们中的许多人并非不明白、不认可这些直面死亡的的理论,而他们的问题在于,面对死亡这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即使接受了更先进的观念,现实的纠葛也常常让人在行动上与认知背道而驰,而这种止步一般被归纳为“无奈”。

因此,在《学会告别》中,作者一方面列出了关于死亡的15个议题,这其中涉及死亡的定义、死亡观念的文化根源、死亡恐惧的产生与缓解,如“了解临终关怀、安宁疗护以及‘尊严死’”“死亡的定义”等等,更加系统地为读者介绍了死亡与善终的方方面面。而在观念的介绍与分析之外,作者特别注重提出诸多直接、明确的善终“实用指南”,比如“医生自己会选择如何死去?” “预防少年抑郁、自杀:学会和孩子谈生死” “我们要做的不是向患者隐瞒病情,而是改善交谈技巧”等,以及完整的“生前预嘱”模板文本。

《学会告别:为临终做最好的安排》书中所附“生前预嘱”

由此,在作者真挚细腻、温暖共情的笔触之下,书中切实可感的真实案例,从哲学、医学、伦理、社会学、心理学等层面的深入剖析,与“直击痛点”的实用性指导相结合,让本书完成了一个“死亡教育”领域的巨大进步——第一本紧密结合中国现实的“死亡教育”启蒙书。

我们中的许多人,在表面上看似乎都已“生死看淡”,但这当然只是现实的压力给身体和精神都带来强大威胁的当下,一种戏谑、无奈的表达。你真的想过自己要如何死去吗?无论你是青年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直面正在到来的衰老、不可避免的死亡,从“零”开始认识死亡:学会向死而生,才是“最好的告别”。

(文中手绘插画均摘自《学会告别:为临终做最好的安排》,梁焰 绘)

欢迎点“在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欢迎朋友圈各种姿势的分享

购书、咨询

:晓风

了解更多书讯

推 荐 阅 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

晓风书屋营业时间!

扬之水《中国金银器》| 银辉闪烁,金光灿然

《马一浮全集》

晓风书屋

微信号

分享最新最美最好的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