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记忆与留白”单元

原标题: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记忆与留白”单元

并不容易、并不平凡的2022已经过去,站在2023开端,《新京报·书评周刊》又一次来到分享年度阅读推荐的时间节点。从2022年10月开始,历时三个月,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收集行业专家学者意见,经过多轮讨论,从全年出版的新书之中选出了27本书。

今年,在“时间的眼睛”这个大主题之下,我们将书单分成了四个单元,它们跨越了文学、社科、艺术等传统书单划分类别的藩篱,提供了更综合的观察面向。我们通过寻找共同点和差异,将它们分别集合在 “记忆与留白”“视野与方法”“对话与回响”“凝视与想象”等四个单元,以“时间的眼睛”的名义和大家一起搭建起本年度的思考版图。

下文刊发 “记忆与留白”单元推荐书目的完整版推荐语。2022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的其他单元也将在近日陆续发布,敬请期待。

2022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特刊

年度阅读推荐

2022

VOL 1

记忆与留白

身为人类,我们所拥有的智性是否足以掌握记忆的形状?这个并不庞大的问题困扰着所有思考者的内心,而且很遗憾的现实是,无论我们以何等自信的姿态揭开记忆的面纱,首先所面对的都是令人无力的迷雾。记忆的形状,比最复杂的多面体更难以捉摸,它能够在同一个时刻、由不同人的眼睛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角度,有时记忆的形状甚至彼此相悖,而试图触摸记忆的我们,却必须要在同一个平面(通常是一页纸)上安置它们、解读它们。

偶尔,记忆的拼合是积极的,例如《艾希曼审判》,在历史的法庭上,随着证据与证人范围的扩展,那个众人瞩目的纳粹形象渐渐露出真容,它背后的运作机制、它所代表的道德异化,都随着不同角度的记忆碎片的增加而渐渐清晰起来。比如《本雅明传》,从学术记忆的碎片中穿插着人格记忆的碎片,由此勾勒出超越了本雅明本人的欧洲精神的轮廓。比如为俄国文学高峰而撰写的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随着记忆的增加,陀思妥耶夫斯基逐渐从某本小说的作者形象,蔓延为一个广大的思想内核,再蔓延为整个十九世纪俄国社会的辞典甚至人类道德宇宙的展馆……

可惜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这个竭力拼合记忆的过程中,记忆的形状并不会因此确定——此时,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碎片的组合为它增加了一种名为“留白”的概念。即使如卡夫卡——这个充满神秘气质的作家留下的交错踪迹,往往会增加其生命的缺失感与空白,而且“我们越是将卡夫卡的生存剔剥到实在、可见的‘骨骼’部分,就越为其中的缺失感到沮丧”。但这种缺失并非损失,而是认知进行扩张的时候尚未填充的地域。在《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这本小说集中,拉巴图特试图对这个留白的地域进行挑战,这部在纪实传记中融合了虚构的作品,用更相悖的行为与社会变迁,更超现实的人物行动,向着我们试图通过记忆去理解的终极命题——人性——发问。

具体的记忆,犹如一个套向宇宙中心的环,而留白则为容纳更多人性样本留下了空间。也许这个过程的结局,会如同哥伦比亚作家穆蒂斯在《马克洛尔的奇遇与厄运》中所塑造的那样,将我们变成一个永远漂泊、无法在陆地定居的主人公形象,也许会如同马克洛尔一般最终也无法明确说出自己的人生获得了什么,甚至会像《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那样,以纯粹的虚构来理解世界与人性。这是记忆与留白们最终的命运,它们隐藏着,呼吸着,在看不见的角落中支撑着我们对世界与人性的所有理解,其必要性,一如根纳季·艾基在诗歌中所言:这种可有可无/即便我远离的故乡也需要它/像隐藏的约定一样可靠。

/

试图呈现卡夫卡人生最接近于“真实”的图景

《卡夫卡传:关键岁月·1910-1915》

作者:(德)莱纳·施塔赫

译者:黄雪媛 程卫平

版本:上海贝贝特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4月

推荐语

任何一部优质传记,都是对公众想象的某种纠正或补充,因为大众对于一个写作者或艺术家的认知,往往来自一幅简略且不乏夸张走样的人物漫画之上,而传记作者首先要认领的,恰恰是其对立面:传主独一无二的复杂性。三卷本《卡夫卡传》的作者莱纳·施塔赫对此具有高度自觉,并通过对翔实资料的细密梳理、对卡夫卡作品的谨慎解读,更重要的是对卡夫卡“难以企及的内心深处”的沉潜式探掘、体悟和想象,试图呈现出卡夫卡人生最接近于“真实”的图景,尽管施塔赫清楚地知道,绝对的真实本是无从抵达的。如我们所知,卡夫卡天才的核心源自他深刻乃至特异的内在世界,施塔赫的写作也着力于此,但卡夫卡显然并非某些论者所说,“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传记中对卡夫卡物质存在、外部经历及其社会历史背景的描绘,让我们明确感知到,卡夫卡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而正因如此,卡夫卡对这世界几乎病态般敏锐的洞察所抵达的高度也迫使我们反思:这个共同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又该如何(以及是否可能)像卡夫卡一样清醒地体验并思考它。

诗人看到具有启示性“闪光”的自然之物

《旷野——孪生子:艾基诗集》

作者:(俄)根纳季·艾基

译者:骆家

版本:雅众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8月

推荐语

根纳季·艾基令人惊异地创造或保留了一片新的诗意空间。其诗歌呈现的陌异感是多面的,最显著之处在于他对空格和标点符号的独特使用,看似突兀的长短破折号和括号迫使诗句(以及词语)停顿、层叠,不仅更新了诗的音乐,更暗示了言说的难度。艾基的诗中没有所谓流畅优美的抒情式表达,“沉默”的重量弥漫在他的整部诗集之中,赋予诗歌以厚度,并增强着词语的锐度,因为“沉默使人听到词的声音”。艾基诗歌的核心是明显的,它们反复出现在诗名中:旷野、童年和森林。作为最重要的意象,“旷野”像是诗人身体、精神乃至信念的存身之所,在这里,诗人看到具有启示性“闪光”的自然之物,也是在这里,诗人轻声吁求神性的凸显,同样是在这里,诗人召唤着“纯洁”的童年/孩子。诗人渴望“澄明无碍”的存在状态,但不可忽视的是,“心灵纯洁只因为存在很多阴影”,“现实会晃瞎无色的澄明!”艾基并未推卸“见证”的责任,诗中“伤口”“谎言”“饥饿”的在场,喻示着所有写下和没有被写下的“疼痛”。

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研究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第5卷):文学的巅峰,1871-1881》

作者:(美)约瑟夫·弗兰克

译者:戴大洪

版本: 上海贝贝特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3月

推荐语

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五卷的出版,终于让这部备受推崇的传记的全貌得以呈现。关于这部传记难免让人有些生畏的厚度,作者约瑟夫·弗兰克在该卷的前言中给出回应:这套五卷本传记“实际上是在写一部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中心的经过浓缩的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化史”。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建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特性之上,如俄罗斯宗教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俄罗斯的”。某种意义上说,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研究俄罗斯。在该卷中,除日常生活轨迹外,作者重点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民粹派之间思想的同与不同,对《作家日记》进行了几乎过于细腻的梳理,重现了屠格涅夫和陀氏的论战,当然,还有对《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巨著的事无巨细的研究和文学批评,而这一切的落脚点,大概都可归结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思想和道德-精神观念的深入探究与剖析。与此同时,作者也没有忽略陀思妥耶夫斯基某些主张中“令人不快的一面”以及“令人费解的复杂性”,正因如此,一个完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现在读者面前。

狭小肉体中的广阔宇宙

《马克洛尔的奇遇与厄运》

作者:(哥伦比亚)阿尔瓦罗·穆蒂斯

译者:轩乐

版本:大方 |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8月

推荐语

如果一个人注定无法在陆地定居,那么他将如何赋予人生意义?哥伦比亚作家阿尔瓦罗·穆蒂斯用七部曲讲述了一位名叫马克洛尔的瞭望员的故事。作为马尔克斯的好友及文学导师,阿尔瓦罗·穆蒂斯的小说同样具有浩瀚空旷的风格与超越现实的幻想色彩。在这本小说中,马克洛尔面向大海,以接纳了人生的荒诞与无意义为起点,从而开始了人生的旅程。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计划永远不会有真正的结果,诸多努力都会随着意外的发生在泥泞的社会现实中化为流水,这一具有悲剧与宿命色彩的主题,却并没有让小说的叙事变得沉重。穆蒂斯极为有力地控制着作品的戏剧张力和叙事节奏,用抒情性的句子平静讲述着每个章节的故事,让《马克洛尔的奇遇与厄运》具有了独特的美学魅力,并无刻意升华或渲染的故事氛围,让马克洛尔的每个人生阶段都如海洋般静默而广阔,即使无论高潮与低谷在消散后注定只剩下一片空虚,马克洛尔的形象却以自由者的姿态浮现在每个读者的眼前,让人感受到在最狭小的肉体中,也足以容纳一片只由内心控制的宇宙。

用理性和人性两种角度观察世界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作者:(智利)本哈明·拉巴图特

译者:施杰

版本:99读书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9月

推荐语

阿根廷作家本哈明·拉巴图特是一位对数学很有兴趣的小说家,这个特殊的身份让他能够用大多数小说家难以掌握的主题来创作小说。凭借着这一写作的独特性,拉巴图特的小说在出版后便立刻获得了国际文学奖项的关注,曾入围国际布克奖短名单等重磅文学奖项。本哈明·拉巴图特的独特视角在于,他可以站在更立体的视野上,用理性和人性两种角度观察世界。《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作为一本篇幅不长的短篇小说集,却呈现了层次丰富的思考维度,以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为主人公,将真实传记与虚构故事结合,从而展现了历史的谬论、社会变化的无常,并且让这些历史上的苦难在人类面向宇宙的思索时显得渺小且微不足道,而人类精神的光辉尽管短暂却足以在这些故事中成为核心。不管是人文思维还是科学思维,它们都在面对人类共同体命运时走向了殊途同归的终点。

一本可以给成年人阅读的天真之书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

作者:范晔 顾湘

版本: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5月

推荐语

纳博科夫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游戏性的,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童话。在他看来,童话是最能体现文学独立性与自由想象性的体裁,而且童话能够抛弃说教与训诫,脱离既定思想的影响,用纯粹的故事与读者建立联系。西语译者范晔的这本《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便是一本纯粹以幻想童话的形式面向读者的作品,从每个幻想动物的名称中我们就能明白,“勺子熊”“时间熊”“板凳虎”这些都是非现实存在的物种,然而正是由于其纯粹的幻想性质让它们得以从固有的解释中脱离,在每个动物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一种类似原型的存在,让这些动物与人类的行为及情绪发生碰撞。它不仅是一本写给孩子们看的幻想故事,也是一本可以给成年人阅读的天真之书,让读者重温文学最初的乐趣,感受幻想的奇妙与自由,并且在这些奇怪幻想动物的故事中,对现实中人类的种种行为进行宽纳与消解。它在人性最原始、最简单的内心需求上进行构建,以轻松简朴的口吻提供了看待现实的诸多可能。

曾经在场的我们,必须讲述

《艾希曼审判》

作者:(美)德博拉·E.利普斯塔特

译者:刘颖洁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22年11月

推荐语

半个世纪前的艾希曼审判与此后旷日持久的讨论不仅改变了犹太人的生活与社会,也重塑了世界对于大屠杀的认识框架。其中,最为人热议的便是汉娜·阿伦特参与报道并提出的“恶之平庸”。某种意义上,人们对于“恶之平庸”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审判本身。

美国犹太史学家德博拉·E.利普斯塔特的《艾希曼审判》则将我们的目光重新拉回到这场影响深远的庭审现场。借由大量最新披露的一手资料档案与研究发现,利普斯塔特层层剥开艾希曼的真实面容——一个视纳粹领导人为“偶像”,接受并支持种族净化思想的纳粹分子。不同于阿伦特笔下“无思”的办事员,艾希曼和他的同类们并非偶然地从普通人变成凶手,而是长久的反犹主义历史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正是在利普斯塔特细腻还原的历史细节之中,我们得以再次看到,大屠杀幸存者个人化的讲述是如何与公共世界相遇,这段历史又是如何借由他们的讲述,冲破犹太社群的界限,转化为更大范围的集体记忆。在时间的洪流之中,在艾希曼之外,同样还有那些曾经用自己的行动对抗恐惧与沉默的普通人。诚如利普斯塔特所言,在反犹主义依旧盛行的当下,艾希曼审判所留下的最永恒的遗产便是:那些未曾在场的未来的世代,必须铭记。而曾经在场的我们,必须讲述。

在细节的“力场”中获得历史感

《本雅明传》

作者:(美)霍华德·艾兰 (美)迈克尔·詹宁斯

译者:王璞

版本:艺文志eons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7月

推荐语

瓦尔特·本雅明被普遍公认为欧洲现代性的重要见证和关键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单向街》等作品广泛影响了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几乎所有人文社科领域。用理查德·卡尼的话来形容,本雅明"既是诗人神学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既是形而上学的语言学家,又是献身政治的游荡者”。他身上所承载的多重张力构成了一种拒斥单一叙事的“反传记性”,让任何一个企图为其作传的学者犯难。而霍华德·艾兰与迈克尔·詹宁斯两位本雅明研究专家推出的这部传记,正试图直面这一难题。相较于其他本雅明的传记,本书最大的特点便是严格按照编年顺序展开,力图还原本雅明思想发生的每一个历史语境,比如,从本雅明与母亲的互动细节,延伸到对他“原始寓意”式写作视角的理解;从本雅明1929年在意大利之行中的自言自语,缀连起离婚、马克思主义转向等这一年发生在他身上的诸多重大事件,等等。《本雅明传》通过大量丰富的历史细节,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种传记的可能。用译者王璞的话来说,传记并非一种客观的盖棺论定,而是充满着可以被读者持续书写的可能性,这种发散向历史的可能性正潜藏在这些细节场景中。在此,传记并未因细节而显得琐碎,相反,它如同本雅明的写作一样,在细节的“力场”中获得了更厚重的历史感与整体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