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不读诗何以解茶|《西山兰若试茶歌》

原标题:不读诗何以解茶|《西山兰若试茶歌》

西山兰若试茶歌1

(唐)刘禹锡

山僧后檐茶数丛2,春来映竹抽新茸3

宛然为客振衣起4,自傍芳丛摘鹰觜5

斯须炒成满室香6,便酌砌下金沙水7

骤雨松声入鼎来8,白云满碗花徘徊9

悠扬喷鼻宿酲散10,清峭彻骨烦襟开11

阳崖阴岭各殊气12,未若竹下莓苔地13

炎帝虽尝未解煎14,桐君有箓那知味15

新芽连拳半未舒16,自摘至煎俄顷馀17

木兰沾露香微似18,瑶草临波色不如19

僧言灵味宜幽寂20,采采翘英为嘉客21

不辞缄封寄郡斋22,砖井铜炉损标格23

何况蒙山顾渚春24,白泥赤印走风尘25

欲知花乳清泠味26,须是眠云跂石人27

【作者小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汉中山王刘胜后裔,亦谓河北中山人。

贞元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因与柳宗元一同参加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经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他不仅是唐代进步的政治家,也是优秀的文学家、诗人,有“诗豪”之誉, 好饮茶寄情。其诗通俗清新,许多作品如《竹枝词》等富有民歌特色。有《刘梦得文集》《刘中山集》。

【注释】

1.西山——西山寺,唐建。在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寂静处,泛指佛教寺庙。试茶——品茶。作者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活动,遭贬朗州司马。这首诗就是身挂闲职在“眠云跤石”生活中写的。

2.山僧——深山中的僧人。后檐——寺庙的后面。

3.映竹——茶树与翠竹互相掩映。新茸——初生的茶芽毛茸茸的。

4.宛然——好像。这里作快速讲。这句说,山僧为了迎接作者马上抖动衣服,起身去摘新芽。

5.傍——靠近。芳丛——指茶树。鹰觜——茶叶的嫩芽形如鹰嘴一般,亦用称茶叶。觜同“嘴”。

6.斯须——须臾,一会儿。炒——茶叶炒青。

7.“便酌"句——从石砌的池里舀取金沙泉的水。酌:舀取。据《常德府志》:西山寺旁有金沙泉,以石块砌池蓄水取用。

8.骤雨松风——形容茶水在煮沸之前发出的响声:像夏日的雷雨,又像松林中的山风。据清震钧《茶说》:这时放入茶叶,以止其沸。鼎一烹茶器具,多用铜制。

9.“白云”句——碗里茶汤升腾的热气,宛如天上的白云;泛起的小泡如同小花徘徊转动。

10.悠扬——茶香悠长。喷鼻——扑鼻。宿酲——醉酒后精神困倦。酲:醉酒。散——消除。

11.清峭彻骨——清凉透骨。烦襟——心里的郁闷愁烦。开——消解。

12.阳崖阴岭——面向阳光和背对阳光的山岭。殊气——冷热气候不同。

13.莓苔地——生长莓苔类的地方。这句说:生长在竹林莓苔地的茶树其叶品质最佳。

14.“炎帝”句——炎帝虽然尝过茶叶,但他未曾做过烹煮加工。炎帝:指神农氏。《神农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按“荼"即茶。由此可知:神农氏是首先发现茶叶解毒功能的人。

15.“桐君”句——桐君虽然有关于茶叶的记载,但他并不了解茶的灵味。传说桐君是黄帝时代的一名医师,曾在浙江桐庐东山桐树下结庐,从事采集药草,并撰写《桐君釆药箓》,简称《桐君录》。

16.连拳——卷曲状。舒——舒展。

17.俄顷——顷刻,一会儿。

18.“木兰”句——茶汤的芳香有点像带露的木兰花散发出来的。木兰:早春开花,微香。

19.“瑶草”句——茶汤的色泽胜过仙草映在水面上。瑶草:传说仙境中的香草。

20.灵味——仙草美妙的香味。幽寂——僻静。

21.翘英——特别美好的花草。指茶叶。翘:特别突出。嘉客——嘉宾,尊贵的客人。

22.郡斋——郡守的官邸。

23.“砖井”句——从砖砌的井里取水,用铜制的炉子烹茶,简陋的烹煮条件可能有损优质茶的原味,降低其品位。标格:风味、风度。关于煮茶用水,陆羽《茶经》认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僧用的是西山寺旁金沙泉的水,当是好水。

24.蒙山顾渚春一一指产于四川的蒙顶茶和浙江长兴顾渚山的紫笋茶,均为唐代备受推崇的顶级贡茶。

25.“白泥"句——贡茶用白色泥、赤印严密缄封,不远千里驰运进京。白泥: 用于封口的涂料。风尘:喻旅途艰辛。

26.花乳——茶水的美称。当时一般人用茶是把茶叶先制成茶饼,饮用时将其研末烹煮,可见茶汤翻滚起伏,沫悖洁白如乳。清泠味——指茶汤清醇幽香的天然 真味。

27.眠云跂石人——指悠闲的人:卧在白云生处酣睡,坐在山间石上休憩。跂:跂坐,垂足而坐,跟不及地。诗中指山僧,也指自己。

【助读】

这首诗是诗人在朗州西山寺品茶之后写的。

从到寺所见春茶抽芽写起,写山僧振衣迎客,随即摘茶、炒制、烹煮,直至主客一同品饮,其中每一个环节所见、所思、所感,描摹细致,形象鲜明,极尽赞美。

最后告诉读者:只有静心悠闲的人才会领略茶的真味。

这首诗还让读者明白两点:

其一,“斯须炒成满室香”句是我国茶史上茶叶炒青技术的最早记载,由此可知诗人所处的中唐时代湖南一带绿茶制作已经采用“炒青法”。

其二,从“自摘至煎俄顷余”句中可知,中唐时代人们饮茶仍有即釆即炒即煮即饮的习俗。

本文文字节选自阮苔蕉先生编著的

《不读诗何以解茶》一书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编辑:圣华

往期精彩回顾

禅修茶道简介

茶道瑜伽简介

线上课程|清理经络调息法不定期开班

网络直播|2月4日正念--身念处观修十三式开班

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把我们的公众号设为星标(☆)

推文就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推送列表里

禅修茶道网站网址 Website of Chan-Tea:

http://www.chanxiuchadao.com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