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在考古发现和珍藏老照片中,走进北京的前世今生 | 文化讲堂第51期

原标题:在考古发现和珍藏老照片中,走进北京的前世今生 | 文化讲堂第51期

作为首都的北京,历史深厚悠长,历经朝代更迭与城市变迁,发展成当今的现代化大都市。如何从老照片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立体的北京?考古工作者又是如何从地下之城破解北京前世今生的?近期出版的《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重拾:1860-1948 私藏老照片中的北京记忆》由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精心策划创作,从不同的维度书写记录北京。本期搜狐文化讲堂,邀请到这两本著作的创作者黄加佳、杨丽娟老师,从创作这两本书的经历,为大家讲述她们眼中北京的发展故事。

挖掘北京的故事,是我们“天然的职责”

在考古界,北京似乎是个不太被人关注的存在,很多北京的考古人也长期在公众视线之外。此前,《北京日报》“纪事”栏目,写过很多考古题材,包括殷墟、马王堆、三星堆……这些国内非常著名的考古发掘的报道。因为疫情的关系,近一两年记者们很少能出差,只能在北京本地找选题。他们突然发现在过往报道的题材当中,唯独没有关注过北京本地的考古。

作为一家北京本地的媒体,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来挖掘北京考古的故事。“如果从考古的角度,能把北京 3000 年建城史上每一个历史节点的历史遗存,结合文献,再结合当年考古发掘现场和当事人的回忆,会是一个非常立体、有历史、有现实的报道。”项目操作以后,效果比他们的预期还要好,很多细节都是独家的,很多考古人的回忆都是从来没有被媒体报道过的。他们也希望这些选题和照片呈现出一个立体的老北京,不刻意要回避或美化什么,而是呈现出一个多元的形象。

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 著 《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9月出版

这两部书籍,正以不同的维度记录着北京的故事。《北京三千年》题材跨度非常长,从北京建城史 3000 年的跨度书写北京一路从一个边陲小城发展、成长为整个中国首都的过程,从考古的角度来梳理北京建城史。《重拾》这本书脱胎于《北京日报》“旧京图说”栏目,这个栏目至今已经做了十年,用老照片来梳理北京的故事。《北京三千年》以千年为维度来介绍北京,《重拾》则以几十年、一百年的角度来呈现北京近代的历史,一个偏于宏观,一个更具体、微观,更具视觉形象化。

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郗志群评价《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一书时称,本书虽非专业人士之作,但以数十年北京城市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为积淀,以《北京日报》“纪事”栏目独到的视角和写作风格为底色,用纪“城”、纪“史”、纪“事”、纪“物”、纪“人”的手法谋篇成章,用考古发现的精品铺陈3000 年的北京历史,可谓是言之有据梳“城史”,娓娓道来讲“古事”。这是本书有别于其他北京城市考古著作值得赞赏及价值之所在。

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 著 《重拾:1860-1948 私藏老照片中的北京记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9月出版

关注城市的发展,用故事包裹照片

如果放眼人类发展历史,中国文明一路发展的各个节点在北京都能找到遗迹,作者更关注的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因此《北京三千年》不是按年代叙事的通史,在选材时,他们希望把考古发现、文献与北京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坐标和定位结合起来,使每个章节都成为古今交错的大故事。

“老照片犹如通往旧时光的隧道,将那些消失的建筑,逝去的风俗,湮没在历史中的人和事,再一次拉到人们的眼前。”黄加佳自述,此前他们与“旧京图说”栏目也磨合了相当长时间。黄加佳曾做过一期北京人力车夫的选题,在选题操作上,经历了由只呈现老照片,到以新闻事件“人力车夫砸铛铛车”为内核的过程。最终它成为了用故事来包裹照片的选题,囊括了电车开通的一瞬间,人力车趴活的一瞬间,人力车夫砸电车的瞬间,同时配有当年报纸报道的版面,以图像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这一篇也收录到《重拾》当中。从这一篇开始,黄加佳明白了“旧京图说”栏目的选题其实不应仅是老照片的简单呈现,而是通过讲故事的角度重新梳理、重新诠释这些老照片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些老照片当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比如,早在1907年北京街头就举行过一次汽车拉力赛;一百年前无良商家为了推销自己的假古董,竟把慈禧太后PS进小广告;北京最早的电话接线员竟然还梳着大辫子……由此,无论是纸媒还是移动媒体,“旧京图说”栏目才能一直做 10 年,不断地发现更多的选题,更多的角度,或以新闻事件为内核,或汇聚奇趣、时髦、不为人知的民间及宫廷秘事,呈现更加真实、声动、立体的老北京。

《重拾》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杨丽娟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照片选取过程中的思考。

第一部分是“居然是这样的老北京”,看到这些照片时,他们就发现过去的老北京,也有不堪的一面。比如吃水困难、道路泥泞、市民贫困等。于是就有了“无风三尺土,有雨半街泥”、“水中甘苦”等选题,将老北京人的生活细节一一呈现出来。

1917-1919,遂安伯胡同雨后泥泞的路面 Sui An Po - Mud (美)西德尼·甘博

第二个部分叫做“一百年前的新鲜事儿”。因为 1860 年到 1949 年,是一个特殊的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北京既古老又新奇洋气,当时有很多的新鲜事物,比如铛铛车、电话、小火车、汽车……在这期间,人们的婚礼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坐轿子,后来用西式的马车去迎娶新娘,这些照片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北京百年来的沧桑变化。

第三部分内容是“你不了解的宫廷故事”,这是由北京特殊的政治地位决定的。北京作为皇城,留下了很多太后、皇帝等皇家成员的影像,如慈禧太后的小火车,紫禁城里安装电灯,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安装了电话,甚至还有一些婉容皇后在故宫里面骑自行车,溥仪玩照相机这些当时新鲜的细节。几百年来,近在咫尺却神秘无比的皇家大内向老百姓敞开了大门,普通人从此有机会看到宫廷的日常。

慈禧与外国女宾合影

第四部分是“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走向光明”。这一部分显示出北京作为一个皇城、都城,与国家命运密切相关的一面,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也相对最密切。里面有包括太和殿受降、解放军挺进北平等画面。总体来看,从 1860 年到 1949 年,有一个时间发展顺序,但它不仅是对历史简单的梳理,每一部分都来自“旧京图说”栏目十年的积淀。作者从几千张北京老照片中,撷取精品,带领读者重温那些早已淡出人们视线的日常图景,领略百年前的新鲜事,窥探不为人知的宫廷秘事,见证从动荡不安走向光明的曲折历程。

与考古学家对话,把“现场”作为方法

对于黄加佳和杨丽娟来说,操作选题时经常需要与考古学家对话。而采访考古界大咖的第一步是大量阅读,自己有初步概念,再去请教老师。请教老师的过程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并不容易。有一次,黄加佳采访老山汉墓考古队长王武钰老师,听老师讲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完全听懂。王武钰老师看出了黄加佳的困惑,主动提出到现场讲解。等二人到了老山汉墓发掘现场,老师实地重新讲了一遍那些专业的名词,比如盗洞在哪、黄肠题凑是怎么回事,黄加佳这时才真正明白。对她来说,采访过程也是对题材再度梳理、消化的过程。

在杨丽娟看来,让历史和现实互动、碰撞起来,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到现场去”跟随考古人员回到考古现场。在她们创作的过程中,遇到关于黄肠题凑的困惑,她们选择了去现场。而再往前追溯,在大葆台西汉墓的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学家们也不明白眼前看到的黄肠题凑究竟是怎么回事。就在这时,一张纸条的出现解开了谜团,写纸条的人是文管处工作人员于杰。当时他不被允许公开去现场,仍然偷偷地跑到现场,隔着铁丝网观看,看完后查阅文献猜测出了这个结果。这是她采访吴梦麟老师的时候听到的故事,于杰把这张纸条交给吴梦麟,吴梦麟再把这张纸条辗转地交到了考古队的手里,才解了燃眉之急。

2000年老山汉墓发掘现场出土的黄肠题凑墓室顶部全貌。李继辉摄

在采访工作中,杨丽娟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考古学家们特别低调。比如吴梦麟老师其实也是大葆台西汉墓的发掘人员之一,接受采访时她基本上没讲自己的故事,而是在讲他的北大师兄余杰的故事。《北京三千年》这套书里的明中都部分是唯一一个不在北京的现场,考古队长王志在接受采访时也如此,基本不讲自己的故事,而是给记者孙文晔讲了明中都的发现者王剑英的故事。

王剑英当时被下放到安徽凤阳去参加劳动,但在下放的过程当中,他没有“躺平”,也没有自暴自弃,每天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特别充实,又是跑马拉松,又是去研究他的些他感兴趣的文物。有一阵他在监狱里面,监狱里的墙、砖都是他研究的对象。几十年过去后,当地安徽凤阳农村的老人们还对当年的王剑英印象特别深刻。他们记得的就是一个奇奇怪怪的老头,每天蹬着一辆破自行车,戴着一顶破草帽,拎着一个破水壶,在田间地头到处乱转,好像寻在寻找什么宝贝,实际上只有一个破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些碎砖碎瓦片。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老人,最早发现了明中都,后面才有了这一系列明中都的考古故事。2021年明中都的考古发现是名列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成果非常重要,而其背后的几代考古人都非常低调。

明中都皇陵石像

北京的魅力,是走马观花无法体会的

这两本书的作者之一黄加佳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她来说,小时候对北京城古迹的印象就是紫禁城、天坛、北海这些皇家园林。通过《北京三千年》的创作,她发现北京其实比表面上看起来底蕴还要深厚。比如西南二环的天宁寺塔,可能就淹没在一片楼群当中,不显山不露水,现在她会知道它是北京现存地面最古老的建筑。北海是她小时候经常去划船的一个地方,而当时的她不知道,今天北京城的源头就在北海。黄加佳认为,来北京旅游,走马观花也能玩得挺高兴,但如果看了《北京三千年》,你会发现它的魅力是走马观花无法体会的。

1920s,大栅栏 老美华鞋庄

另一位作者杨丽娟自称是“新北京人”,她到北京15年,对北京历史文化的了解基本上都来源于在《北京日报》参与这两个栏目——“纪事”“旧京图说”。做这些工作后,杨丽娟发现北京不单单是一个首都,它真的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太多的故事可以挖掘。

其中不乏有意思的细节,比如北京动物园是很多游客带孩子来北京玩的必去景点,但是,去动物园只是去看动物吗?做了这两本书之后,杨丽娟发现北京动物园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前身是清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被称为“万牲园”,建立的初衷是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开通风气,振兴农业”。再比如必去景点之一故宫,是怎样从一个皇家居住的紫禁城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博物馆呢?是1911年清王朝结束的时候吗?其实,它是1925年才变成了一个博物馆……这些故事在这两本书中都有着墨。

“漂洋而来的动物园,从皇宫转身为博物馆的故宫,为缓解交通拥堵而改造的正阳门,太和殿前盛大的受降仪式……这一幕一幕,不但见证了北京这座城市艰难的现代化转型,也见证了中国从衰落到触底反弹艰辛历程。”

现在,北京是一个越来越现代化、多元化的大都市,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越来越多。多元文化涌入的同时,也会冲淡北京本土的文化。黄加佳发现,新一代的北京人说话的“京味儿”都变淡了。一方面说明北京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开放。另一方面对于她这样的北京人来说,也会感到一点失落。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把北京本土的历史文化、方言民俗作为一种活的记忆保留下去。在“旧京图说”栏目的读者群里,也有很多在北京生活几十年的老先生,以文化传播为己任,不断地在群里讲述北京的故事。正如黄加佳所说,“可能坚持听的人也不是很多,但是我觉得没有关系。只要还有人愿意讲,喜欢的人就会自然聚合过来,文化传承就不会断。”

文 | 刘奇奇 视频 | 张妮 审 | 袁立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