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壁画:四马四部曲鼓吹图(画29)

画29

位于墓道西壁第三层,面积约2.6平方米。四马四部曲鼓吹图。由南往北随着斜坡墓道向墓室发展,离地表越来越深。此画南端呈夹角状,开始时用花草树木作补白,非常简单。四匹诞马静立,马头均朝向墓门。第一匹赭色诞马,头面额有长鬃,颈部齐鬃,双耳直立向前。络头齐全,鞍鞯俱备。鞍下面铺有镶花边灰白色簸箕形障泥。鞍前有攀胸,马臀部有鞧。第二匹赭红色诞马,面额上长鬃双分,颈部齐鬃,双耳直立向前。络头齐全,鞍鞯俱备。鞍下面有灰白色簸箕形障泥。第三匹黑白两色相间的诞马,面额上长鬃双分,双耳直立向前,颈部齐鬃。络头齐全,鞍鞯俱备。鞍下面铺有镶红边的灰白色簸箕形障泥,马鞍上面有红色包袱。第四匹赭红色诞马位于鼓吹者后面,马面额情况不明。络头齐全,鞍鞯俱备。鞍下面铺有花边灰白色簸箕形障泥。鞍前有攀胸,马臀部有鞧。四部曲双双对吹长角。前二人正面像,广额丰颐椭圆形脸,浓眉大眼,高鼻梁,小嘴。戴黑色山字形风帽,身穿月白色圆领窄袖左衽长袍,灰白色细口长裤,黑色靴。束红色蹀躞带,挂有黑色擎囊和长剑。后二人背面像与前二人不同处,仅仅二人身穿深土黄色长袍,其余均同。四人吹长角姿态基本相同,右手在嘴唇边,紧紧地将长角的义嘴按在嘴唇旁,左手向左前方伸直,用力地高举长角号筒,吹角手脸部腮帮子鼓起,脸色通红,表示吹角手吸足了气,昂首鼓腹,全身用力,由于用力过猛,提起脚跟,脚尖点地,奋力劲吹,给人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衬托着宾客云集时宴享欢乐的情景。背面画像更精湛地表现吹角手的姿态美。

“长角”,古籍记载隋唐时期称“大角”。《太平御览·乐部(五八四)·角条》引《宋乐志》曰:“角长五尺,形如竹筒,本细末稍大,未详所起,今卤部及军中用之……此器俗名‘拔罗回’,盖胡虏警军之音,所以书传无之,海内乱离,至侯景围台城,方用之也。”《新唐书·礼乐志十二》载:“金吾所掌有大角,即魏之‘簸逻回',工人谓之角手,以备鼓吹。”“簸逻回”大概是鲜卑语。侯景是北魏怀朔镇鲜卑化的羯胡,南渡攻梁,统领兵士多是鲜卑人,运用鲜卑习俗,作战时使用鲜卑军乐,应在情理之中,且拓跋鲜卑有角乐曲《簸逻迥歌》。《隋书·音乐志中》载:北齐文宣帝时,“尚药典御祖延自言,旧在洛京,晓知旧乐。上书曰:‘魏氏来自云、朔,肇有诸华,乐操土风,未移其俗……天兴初,吏部郎邓彦海,奏上庙乐,创制宫悬,而钟管不备。乐章既阙,杂以《簸逻迥歌》。”(《隋书·音乐志中》313页,中华书局版)在《隋书·音乐志下》还记录有簸逻迥歌》(大角)的内容。“大角,第一曲起捉马,第二曲被马,第三曲骑马,第四曲行,第五曲入阵,第六曲收军,第七曲下营。皆以三通为一曲。其辞并本之鲜卑。”(《隋书·音乐下》383页,中华书局版)《通典》也说《簸逻迥歌》“其曲亦多可汗之词”。可见《簸逻迥歌》原本是用鲜卑语唱出来的鲜卑民歌,共有七段歌曲,演奏时每一曲都重复三遍,叙述了骑兵训练、作战的全过程,且又多是征战之音,抑扬顿挫,激昂之情,深受鲜卑人之喜爱。军阵之乐,在娄睿墓中作为迎宾之乐也是理所当然了(图四二;彩版四二、四三)。

摘自《北齐东安王娄睿墓》, 文物出版社2006年出版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 编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