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学会放空,活得通透,才能心无挂碍

钱钟书曾说过一句话: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一个人要想活得通透,心上无挂碍,就一定要活得简单、纯粹。

学会放空自己,不停地为生命做减法,才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放空欲望

常言道:“有欲者累,无欲者安,无欲者强。”

一个人如果物欲太强,就必然会付出精神上的代价。

其实,真正理想的生活,不是拥有很多,而是想要的很少。

当一个人学会放空自己的欲望,知足常乐,才能轻装前行。

钱钟书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家中除了一张桌子和沙发外,几乎没有任何家具,连仅有的两张“椅子”也是用木箱替代。

因出演《围城》,陈道明曾先后三次登门拜访钱钟书。

回到家,他感叹道:“钱老家中,唯一响的东西是药锅子。”

没有电话,没有电视,也没有录像机,但你却能在他家里闻到书香,听到平静,看到丰盈与从容。

钱钟书一生,都不是为欲望而活,而是放空欲望,忠于本心,活得洒脱而自在。

作家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欲望,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生命的疆域会更加宽阔。”

放空欲望,保持生活的简朴,心灵的富足,才是生命的至高境界。

不汲汲于物质,不汲汲于富贵,也才能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放空成就

冰心说:“冠冕是暂时的光辉,是永久的束缚。”

过去的种种成就,是荣誉,但更是一种束缚。

就像登山,登上山顶后,只有选择下山,才能另攀高峰。

一个人也只有放空过往的成就,一直往前走,才能优于过去的自己。

钱钟书才华横溢,是国内外闻名的作家和学者,成就也举世瞩目。

有位外国记者甚至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

还有一个外国读者因为看了钱钟书《围城》,想前来拜访。

辗转联系上后,钱钟书却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

钱钟书从不放任自己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专心学术,潜心写作。

也正是如此,他才能创作出《管锥篇》、《谈艺录》、《围城》等惊世名篇。

正如《论语》中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真正的智者,都懂得及时放空自己的成就,不因过去而止步不前。

如此,才能身无牵绊,飞得更高更远,从优秀走向卓越,铸造新的成功。

放空情绪

钱钟书说:“那些花了好久才想明白的事,总是会被偶尔的情绪失控全部推翻。”

处于不良情绪中的人,往往是不理智的,很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断。

一个人最难得的修养,就是能够化解、放空情绪,让自己稳定下来。

钱钟书回国后在西南联大外文系任教,打算在这成就一番事业。

但因为他眼界极高,说话耿直,得罪了不少人,很多人明里暗里给他穿小鞋。

钱钟书不愿沉沦人事倾轧中,也没有被情绪左右,而是冷静请辞,前往湖南蓝田师范学院担任系主任。

在这里,他身心放松,情绪通达,不仅创作出久负盛名的《谈艺录》,这段经历还成了他创作《围城》的素材。

《庄子》有言:“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意思是说,人的情绪不能像流水那般多变,而是要像止水般平和。

阅历越深越明白,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艰难险阻才是常态。

遇到小事大事如果都情绪化处理,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内耗。

学会放空情绪,为心灵减负,纵使前路再多波澜,也能从容不迫,一往无前。

放空心灵

国学大师梁漱溟说:“苦闷的来源,即在于心地不单纯。”

一个人的心灵,越清澈,越简单,人生才能越轻松自在。

懂得放空心灵,活得有趣的人,也更容易收获幸福快乐。

钱钟书就是如此,即便是年华向晚,内心却始终着保有一份稚气天真。

杨绛写过很多关于钱钟书的趣事,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钱钟书帮猫打架”。

钱钟书夫妇和林徽因曾做过一段时间的邻居,正好两家都养猫。

有次,两只猫打起来了,钱钟书怕自家猫吃亏,还拿着根长竹竿帮忙。

于是,林徽因家里的猫,经常被钱钟书这个“大帮凶”打得屁滚尿流。

还有一回,钱钟书趁杨绛熟睡时,给她画大花脸,谁知墨痕太难清洗。

此后,钱钟书只在纸上给杨绛画肖像,再添上眼镜、胡子,自己偷乐,聊以过瘾。

三毛说:“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知世故却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乐观积极地过好每一天。

《了凡四训》中说:“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做人,既要沉淀自己积累厚度,更要及时放空自己学会归零。

放空自己,才能更好地重新出发,成为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未来。

作者:樱桃

来源:京博国学

ID:jingboguoxue

图文来自网络,侵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 上下滑动 延伸阅读 -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克制纠正他人的欲望

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不要强行去劝诫一个三观和认知跟你不同的人,不然只会让自己惹上种种麻烦。

成年人的世界,只筛选不教育,只选择不改变。

只筛选不教育

只选择不改变

前几天读比尔·盖茨的传记,读到了一件事:

作为世界首富,盖茨经常出席各种重要活动。大概是20年前吧,布鲁塞尔(比利时首都)邀请他做一场演讲,盖茨答应了。

那一天,盖茨西装革履,正准备迈入会议室的时候,人群中突然冲出一名男子,将一块蛋糕扣在了他脸上。

作为受害者,盖茨是怎么处理这起事件的呢?

他并没有起诉这个闹事者,而是笑着说“蛋糕味道不错”,然后他用最快的速度,换掉了自己的保安团队。

“作为保安团队,他们的工作是不合格的,他们没能避免危险的发生,如果袭击者扔的不是蛋糕,而是炸弹,那我就完蛋了。

我无法阻止别人向我扔蛋糕,但我可以更换自己的保安团队,让合格的人来胜任这个职位。”

盖茨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他说他靠的就是这样的思维:

只筛选不教育,只选择不改变。

不要想着改变谁

因为你谁也改变不了

为什么只筛选不改变呢?

因为很多人的出生不一样,禀赋不一样,家境不一样,教育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所以必然会造成三观不一样,思维不一样,眼光不一样,立场不一样。

只要三观和思维一定性,人基本上就很难改变了。

所以千万不要想着要改变谁,因为你谁也改变不了。

别的且不说,就以俄乌冲突为例,就以中医西医为例,就以共存清零为例,我们天天在网上辩来辩去吵来吵去,最后说服谁了?恐怕一个都没有吧。

新闻传播学者杜骏飞,总结了一个网上辩论的分歧倍增定律。

“如果双方观点有分歧,那么每一次掐架之后,分歧都将倍增。

因为双方的发言,都是在为自己的观点找理由,所以双方越是掐架,就越会坚信自己的观点。”

确实如此,所以当别人的观点和立场跟你不同的时候,千万别试图说服对方和教育对方,这世界没有一个人是可以轻易被改变的。

坚持改变对方

会弄糟自己的心情

如果你非要执着于教育和改变对方,大概率会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糟糕。

就以我为例吧。我前年写过一篇Diss(批评、鄙视)阴谋论的文章,一个读者留言说:“你写的文章就是一堆狗屎。”

我回复问他:“你觉得哪些地方有问题,如能指出来,我非常感谢。”

对方回答:“狗屁文章,我看个开头就不想看了。”

我不服气:“你都没看,凭什么说我写的是狗屎?”

对方蛮不讲理地说:“我说是狗屎就是狗屎。”

我生气了,和他辩论起来。但最后还是我辩论输了,因为对方根本不跟我讲理,一直用下三滥的方式骂我,所以我只得闭嘴。我的心情因此而坏了好几天。

关于掐架,有一个定律——修辞定律。

“就是争论最后谁会赢,不是取决于谁的论据好,而是取决于谁更会用‘修辞’。”

所以犯不着说服对方教育对方,因为你不但说服不了对方,反而会把心情弄得非常糟糕。

坚持改变对方

可能会遭人嫉恨和报复

如果你非要执着于教育和改变对方,很可能还会遭人嫉恨和报复。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前年因为一件事情,跟一个同事发生了争论。

我朋友搞销售的,口才特别好,所以说得对方哑口无言。

但对方哑口无言不代表你就赢了,对方说:“你还是说服不了我。”

没想到隔了几天,对方悄悄给领导打小报告,说我朋友在销售中吃回扣。吃回扣这种事情,本来就很难解释清楚,结果我朋友被领导大骂了一顿。

关于争论还有一个定律——小人定律。

“气量小的人喜欢报复,得罪了他,他就怀恨在心,会背后玩阴的报复你。”

所以当对方观点和立场跟你不同时,你犯不着去说服和教育对方,因为你不但说服不了对方,还可能造就一个想报复你的人。

坚持改变对方

可能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祸患

如果你非要执着于教育和改变对方,还可能会为人生带来重大祸患。

大家还记得宇芽(仿妆网络红人)家暴案吗?2019年的时候,她差点被陈鸿家暴致死。

宇芽跟陈鸿交往时,看到的全是他的优点:

“画家,出过画册。”

“很会拍照,出过摄影集。”

“感觉很有才华。”

正是基于陈鸿很有才,宇芽决定跟他谈恋爱。在谈恋爱期间,有一次两人发生口角,陈鸿殴打了宇芽。

当时有朋友劝宇芽跟他分手,“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但宇芽不相信,“我相信他是爱我的,我相信自己能够让他变好。”

但是宇芽的苦口婆心,并没能让陈鸿发生转变,两人走到一起后,陈鸿三天两头家暴她,2019年那一次,宇芽差一点被他弄死在电梯里。

宇芽的例子告诉我们:

千万别试图去说服对方改变对方,只筛选不养成,不然会给你的人生带来重大祸患。

三观不同,不必强融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在门口跟一个人发生争执。

子路说:“一年有四季。”

那人说:“一年只有三季。”

两人在那吵了半天,还差点动上了手。

这时候,孔子来了,两人便找孔子仲裁。

孔子听完,跟那人说了一句:“你说得对,一年只有三季。”于是那人得意洋洋而去。

子路很不服气,问孔子:“一年明明有四季,先生怎么说只有三季。”

孔子说了这么一句话:“跟一个连四季都不知道的人较真,我没骂你都算不错了。”

孔子就做得很好,遇到三观和立场没法调和的人,与其互相说服,不如互相删除。

我觉得苹果好吃,有一堆理由。你觉得香蕉好吃,有一堆理由。

没关系,我们彼此都不用改,不舒服的关系到此为止就行了,我去跟喜欢吃苹果的人在一起吃苹果,你去跟喜欢吃香蕉的人在一起吃香蕉,我们彼此不都开心了吗?

所以成年人就应该这样:

各人只是满足各人的偏好,不去说服别人,也不让别人来说服,我们只筛选不教育,只选择不改变。 三观不同,不必强融。

选择合适的人

会让很多事情变得高效简单

有人问比尔·盖茨:“微软的人这么优秀,你们是怎么培养的?”

比尔·盖茨回答:“我们没有培养,人是由过去那么多年的环境造成的,所以只能天成只能筛选,不能培养。

我们所做的,只是把合适的人从人群中筛选出来,而不是把不合适的人教育好培养好。”

确实是这样。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大咖感叹: “不同格局的人,是没办法坐在一张桌子上谈事情的。”

为什么这样感叹呢?

因为他苦口婆心地劝导一个下属:“不要内耗,不要纠结一时得失,要关注长远。”

但下属却跟另一个同事说:“他就是想用这样的话术,让我放弃眼前利益,然后大占我的便宜。”

以前这位大咖总是想着劝导下属,但现在他不了。

“遇到思维系统不一样的人,我直接就辞退了,然后再去寻找思维系统一样的人,于是我的公司就这样变顺畅了。”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只筛选不教育,只选择不改变,会让很多事情变得高效和简单。

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只需要换个人就可以解决。

找恋爱对象或结婚对象

选择是第一重要的

作家“三更雨”讲了一件事,她果断跟男朋友分手了。为什么分手呢?

“我男友用一张百元假钞,去一个老奶奶那里买了三斤李子,然后得意洋洋地提李子来看我,还跟我炫耀:她不会分辨假钞,下次你有假钞,也去她那用吧。”

这个男友本来特别帅,“三更雨”很喜欢他,但经历此事的第二天,“三更雨”就跟他提出了分手:“对不起,我们不是一路人。”

有朋友劝“三更雨”:“你是不是做得太过了,你教育教育他不就行了。”

“三更雨”说了一段话:

“找恋爱对象或结婚对象,选择是第一重要的,因为后期改变对方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我要找的是此刻品性就很好的人,而不是将来可能变好的人。

所以只要遇到家暴的、抠门的、撩骚的、愚孝的、嗜酒的、嗜赌的,我立马就会把他们淘汰出局,不会花任何精力在他们身上,教育是他妈妈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谈恋爱确实就应该这样: 只筛选不养成,只选择不改变,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写在最后

特别喜欢一句话: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不再急着与人争辩自己的看法,逐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成长大概就是,以前被人误解或看法不一样的时候,恨不得揪住对方衣领说个三天三夜。现在不了,如果你不能理解,那我就掉头而走。”

人与人之间终是不同的,不要强行去劝诫一个三观和认知跟你不同的人,不然不仅会无功而返,还会惹上一身骚。

烂泥烂得好好的,你没必要把他扶上墙;咸鱼躺得好好的,你没必要给他翻个身;死猪死得好好的,你没必要去用开水烫;朽木朽得好好的,你没必要把他雕成材。

成年人的世界,只筛选不教育,只选择不改变。只选择不改变,人生快乐一大半。

停止精神内耗的9个好习惯

知乎上有个问题:“一个人活得很累的根源是什么?”

高赞回答说:“不是能力问题,不是外貌问题,而是没能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确实,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感到痛苦,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内心的冲突。

对一件事过于敏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激起情绪上的波澜。

久而久之,不仅对自己越来越不自信,甚至对生活也产生了百无聊赖的感受。

有时,一天下来,即便什么也没做,也会觉得好累好累。

其实,这些都代表着一种严重的内耗型人格。

内耗的过程,就像是用一把勺子,慢慢将自己掏空。

想要摆脱内耗,让生活回归活力和热忱,今天推荐的这九个方法,你一定要试一试。

停止活在他人眼里

叔本华说:“人性有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太在乎周围人的反应。

同事无意间的一个眼神,会让心情失落许久;

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会默默纠结半天。

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后果往往是,在敏感和讨好中委屈了自己。

你要明白,生活说到底,是取悦自己的过程。

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都与别人无关。

真正需要在意的,不是周围人的眼光,而是自己内心的感受。

学会放下对别人的关注和期待,把时间和爱留给自己。

当你学会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你才能活出最闪耀的人生。

停止后悔

有一位精神病学家,执业多年,在精神病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说,自己有许多病人,都把时间都花在缅怀过去上,后悔曾经做过的,或者没做的事。

“要是我在那次准备得好一点……”

“要是我当初没犯那样的错误……”

反反复复地懊悔,最终都让自己陷入了无尽的精神消耗。

人活一生,难免有遗憾的时候。

一时的反思可以推动我们进步,长久的懊悔只会令我们步履维艰。

你要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昨日失去的,明日必以另一种方式补偿你。

与其沉湎于不能改变的过去,不如坦然放下。

毕竟,我们无从改变过往的遗憾,却可以决定未来能不能不要留下遗憾。

停止苛求完美

在我们的身边,完美主义者往往有两类人。

一种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极致;

另一种是对别人要求很多,严于律人,不允许周围人犯一点错。

不管是哪一种,都注定活得很累。

因为这个世界,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如你所愿。

《道德经》中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圆满的事物好像有所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

与其在苛求完美的路上让自己精疲力竭,不如放松下来,给生活留一点缺口。

保留那份遗憾,人生也许不够完美,但是却变得更加完整。

停止思虑过度

博主张不同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大学毕业后,他入职了一家公司,领导找了一位老员工带他熟悉公司业务。

但是,那位同事每次和他说话,嗓门都特别大。

有时候听上去,简直就是像在吵架。

为此,他郁闷了很久,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得罪了对方。

后来他才发现,原来那位同事耳背,常常听不清别人说话。

所以在讲话时,音量也会不由自主地变大。

很多事就是这样,本来没什么,就是因为想太多,才让一切变得复杂。

常言道:“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人生的幸福,有时候就在于放空。

不要思虑过多,更不要自寻烦恼。

当你用一颗简单的心去看待世界,你才能在纷繁人世中享受到岁月静好的幸福。

停止陷入消极

有句话说:“事情压不垮人,但面对事情的态度可以。”

乐观的人,总能以从容和满怀希望的步履轻松走过岁月。

而消极的人,却总是陷入失败和困惑的阴影里。

比如,表白被拒了,就觉得此生注定孤独;

比如,一次没考好,就觉得以后都前途灰暗。

小问题造成了负面的情绪,负面的情绪又进一步放大了问题。

最后一点小事,都变成了一场灾难。

真正优秀的人,不是遇不到困难。

而是在困难来临时,不会将自己置身于颓废和悲观的情绪之中。

因为他们明白,一味沉溺于负面的情绪,也改变不了现状。

与其在闷闷不乐中,让事情越变越糟,不如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风风雨雨。

保持微笑,凡事看淡,好运才会与你不期而遇。

停止设限

有时候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而是在心理上默认了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限制。

因为自己不是专业出身,就放弃了原来的梦想;

因为自己还是个新人,所以就不敢争取想要的机会。

久而久之,但凡遇到点困难,就会选择退缩;但凡遇到点机遇,都会被无情错失。

董卿有句话说的好:

“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对于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新鲜,有活力的,拥有着无限的可能。”

一生不过三万天,一天不过24小时,一味地给自己设限,就注定画地为牢。

不妨勇敢一点,大胆冲破禁锢自己的牢笼,打破那些“不可能”。

当你突破了条条框框的限制,你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享受不一样的人生。

停止反复犹豫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

本想去减肥,但是一想到运动好累,就有点纠结;

本想去旅行,但是一想到出发前要做的功课和准备,就有点动摇;

本想去创业,但是一想到可能面对的困难,就有点迟疑。

犹犹豫豫到最后,常常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做成。

作家脱不花曾说:“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

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

所谓三思后行,如果只停留在“三思”,所有美好的愿景都会沦为遗憾。

放弃脑海中左右摇摆的想法,扔掉心里徘徊不定的计划。

趁着年轻,趁着还有梦,大胆地去追逐,放肆地去折腾。

很多事情,你不果断尝试,永远都不会知道结果会是怎样。

成也好,败也罢,只要你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相信一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停止自我攻击

“我真差劲,因为我不会说话,情商太低了;”

“我是一个失败的人,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

“我不配被爱,因为我不够优秀。”

内耗的一个重大原因 ,就是无法接纳自己,进而自我攻击。

当你不满意自己,对自己挑三拣四时,你就注定很难得到快乐。

人活在世上,最难也最重要的课程,就是和自己和解。

或许你不善言辞,但是你有着出色的行动力,能代替一切花言巧语;

或许你能力一般,但是你一直勤勤恳恳,让家人得以衣食无忧;

或许你普普通通,但是你有着良好的品行,足以得到大家的喜爱和尊重。

所以,从今天起,不要再自我贬低。

学会相信自己,欣赏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只有你拥抱自己,世界才会敞开怀抱接纳你。

停止拖延

奥巴马当选总统时,有人问他:“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他回答了四个字:总是提前。

为什么提前去做?

就是因为不想让拖延的习惯,成为自己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拖延是一片雪花到雪崩的积累,长久拖延只会让我们陷入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之中。

打败拖延也很简单,只需要记住两个字:行动。

今日事,今日毕,永远不要把问题拖到明天再处理。

当你培养了自己的行动力,那些让你不安和烦躁的问题,就会逐一消解。

也只有行动起来,那些美好的愿景才不会成为口头的臆想。

你所渴望的改变,需要从现在开始改变。

不拖延、不等待、不逃避,想要的生活才会奔你而来。

杨绛先生说: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自己精神内耗的制造者,也是唯一的终结者。

告别内耗,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战斗。

当你克服了内心的障碍,你会见到别样的风景,领略到不一样的人生。

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摆脱桎梏,用轻松、欢畅的脚步度过余生的每一天。

真正聪明的人,只过1%的生活

有件趣事儿,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前两天下班,乘电梯的时候,遇到两位二十多岁的女孩。

一位女孩短头发,倚在电梯一角,用手扶着额头,看上去不太舒服的样子。

另一个女孩扎着马尾辫,在短发女孩旁边叽叽喳喳:

“你知道吗?胡歌来咱们这拍电视剧了也!”

“我从路透照里看到,胡歌真的好帅!”

“最近大火的那部电视剧你看了没?”

“里面的男主角长得真不赖,和我家胡歌有得一拼了!”

短发女孩沉默着,没有吭声。

马尾辫女孩伸头问道:“你怎么不说话?”

短发女孩悠悠地回了句:“你刚刚说的那些和我有什么关系吗?我只在乎我的头痛什么时候能好。”

这句看似不太礼貌的回答,一下就击中了我的心房。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可说过一句话: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99%的事情,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确实如此。

我们常常将时间耗费在了99%无用的人事物上,却忽略了那1%,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部分。

有两则王菲的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过。

王菲和窦唯离婚的时候,有记者问她:“你的离婚手续是不是已经办妥?”

王菲答:“跟你有什么关系呀?”

记者说:“我们的读者想知道。”

王菲答:“我还是那句话,跟你没有关系,跟你的读者也没有关系。”

还有一次,王菲和谢霆锋在家接吻,因为窗帘忘了拉上,被狗仔偷拍了。

有媒体质问王菲:“你以后是不是应该注意点?”

王菲毫不客气地反驳:“我的窗户是对着一座山的,所以我觉得我没做错事情,应该检讨的是他们。我不觉得需要去防范或者什么,我在家接吻,关他们什么事啊。”

说实话,我蛮欣赏王菲做人的原则。

因为终其一生,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

人与人之间需要有清晰的边界,这种边界不仅仅是身体所要保持的距离,更是心理上的间隔与分寸。

用两句话概括就是:

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他人的生活是他人的,与自己无关。

如果说,王菲的做人原则印证了前者,那么电梯女孩的做人原则就印证了后者。

在一期《奇葩说》上,作家冯唐说了这样一句话:

“其实人生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你要仔细问问关我屁事,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你屁事,你就能知道哪些是错的,哪些是对的。”

这句话听上去简单粗暴,但是想来却颇有道理。

我有个同事小A,常常和我抱怨生活好累。

“工作一天感觉精疲力尽,下班回家往沙发上一躺,感觉一整天好像又没做成什么事。”

为什么?

因为她早上九点来到公司,电脑刚打开,“咣”弹出来一个框:“王心凌再度爆红”,这个不错,点开来看看,10分钟过去了。

因为她正马不停蹄地码字呢,听到同事B讨论同事C的八卦,哎呀这个我也听说了,必须要聊啊,然后端着茶杯凑上去。

因为她快马加鞭地赶月度绩效呢,前排工位探出一个脑袋:“你看看这个口红咋样?”,然后又不淡定了……

外界的一举一动,一起一伏,都能打乱她的节奏,一天下来,当然觉得又累又没有收获。

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叫作“自我损耗”

所谓自我损耗,就是你看似什么都没做,但是你的每一次选择和纠结,都是在损耗你的心理能量。

每消耗一点心理能量,你的执行力都会下降。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越是简单的人效率越高,越是克制的人走得越远。

因为他们能远离那99%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在心里说一句:

关我屁事,然后将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有个习惯:写作的时候绝不出家门。

哪怕他因为写不下去而来回地踱步,哪怕生气到把家的门板给拆掉,他也绝不会离家半步。

因为他明白,如果自己找一个“出去放松一下再写”的理由,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被外面跟自己无关的事情所消耗。

耐心熬下去,度过一时的“枯竭期”,才能成就一篇好文章。

我们前面说:99%都无用,那什么是1%的生活?

这就是1%的生活。

放弃99%的无效信息,不让别人随意介入你的生活,不让外界的纷争、口舌、人际随意打乱你的节奏,将时间花在更值得的事情上。

只有这样,你才会做到真正的高效,你的内心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安宁。

自媒体博主@方美丽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年轻的时候,是个热心肠,什么人都想了解一下,什么事都想掺和一脚。

当时单位里有个同事,刚刚买了新房,正筹备着怎么装修。

方美丽热心地给对方提建议:

“听我的,一定要铺地板,不要贴瓷砖。”

“刷漆的话你不要找XX装修公司啊,找这家,来,我给你电话!”

“厨房啊,厨房千万不要装成开放式的!”

她事无巨细地跟对方交代,这位同事也很是受用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段时间,她问那位同事:“家里装修好了吗?”

同事答:“装修好了,我们还是选择了瓷砖,厨房还是坚持开放式的。”

方美丽当场觉得一盆凉水泼了下来,合着自己说了那么多都是白操心。

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一书中写道:“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这是他的人生。”

很多时候, 一段关系之所以累,就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在别人的生活里指手画脚。

但其实:别人的生活,关你屁事。

干涉太多,既耗精力,又不讨好,何苦呢。

在一期《非诚勿扰》中,孟非做了这样一个假设:

假设你看见你兄弟的女朋友,和另外一个男人单独在一块,你会选择告诉朋友,还是沉默不言呢?

有位男嘉宾回答:“我会告诉他,因为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让我的兄弟痛苦。”

一旁的观察员陈铭却说: “我应该不会说。因为信息量不足,我无从判断。

哪怕我看见他们一起走进了酒店的大门,我还是觉得这件事有很多的可能。”

孟非表示赞同。

然后他补充道:“我们眼睛看到的一部分,仅仅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我有一个原则叫:绝不轻易介入别人的私生活。”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明白别人的生活,与自己无关。

一切越俎代庖企图干涉他人生活的行为,都是在给彼此寻找烦恼。

正如马云所说:

“我过去担心世界和平的时候,自己过得很不好;

后来担心别人的时候,很多都不如意;

直到我不再操心与自己无关的事,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好了。”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99%都无用,那什么是1%的生活?

这就是1%的生活。

不随意介入别人的生活,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不在别人的世界里指点江山。

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真正的极简,才能享受到真正纯粹的生活。

漫画家蔡志忠说过一句话:

“每块木头都可以成为一尊佛,只要去掉多余的部分。”

木头如是,生活也如是。

一个人心灵的空间是有限的,只有去掉不必要的,内心才能盛放更为重要的部分。

抛却无关的人和事,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最重要的1%上。

不为外界所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才能活出生命最真实的色彩。

点个【在看 ,与朋友们共勉。

离你最近的三个人,决定了你的人生走向

东野圭吾说:生命中的全部偶然,其实都是命中注定,是为宿命。

你所走过的每一段路,遇见的每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其实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命运,带领你走向不同的路。

正所谓: 与什么人结伴,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进入什么圈子,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与优秀的人同行,走的更远

《荀子·劝学》里写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意思是说: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

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管理学有个名词,叫做:鲶鱼效应

在挪威,人们都喜食沙丁鱼,但由于沙丁鱼喜好群集、生性懒惰,捕到活鱼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渔民们想尽一切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到渔港,但常常事与愿违。

然而有一条渔船却总是能捕到活鱼,直到后来大家才得知,这位船长每次捕鱼时,都会在鱼槽里放几条生性好动的鲶鱼。

沙丁鱼受到影响后便会加速游动,促进了空气的流通,捕到活鱼的几率就大了很多。

人也是如此,天生就有惰性,有的人因为心里有一个明确目标,所以靠自律就戒掉了很多坏习惯。

但有的人变得更好,却是因为经历了一件事,或者遇见了一个优秀的人。

前段时间,西北大学的一个学霸寝室上了热搜。

本科四年里,住在一个寝室的6名女生共获得16余万的奖助学金,毕业前,6人全部考研或保研至名校。

大家羡慕地说: 选对宿舍很重要,选对室友更重要。

同样登上头条的还有一对博士情侣:

余苑和黄沛森同时毕业于清华大学医学院,两人从研一到如今相恋五年,打算下半年结婚。

余苑对着镜头笑着说:“因为彼此陪伴,做科研时才不会枯燥。”

有一个积极上进的人在身边,他会陪伴你走向更大的世界,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而那时,你一定会因为有这样的伴侣,而更加努力。

所以,不论是恋人、朋友、同事、家人,真正优秀的人,最终都是彼此成就。

与智者同行,路自然宽;与高人为伍,走的更远;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

优秀的人就像太阳一样,为你带来光芒,当你逐渐适应了明亮,就再也不想回到黑暗中去了。

与靠谱的人共事,事半功倍

知乎上有人提问:什么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质?

看到一个高赞回答说: 遇到事情靠得住,责任面前有担当,信用永远是第一。

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靠谱

股神巴菲特在一次交流会上讲过一个小测试:

他问学生,如果让你选择买进某个同学10%的股份,你会选择谁?

正常情况下,你不一定会选择最聪明的,也不一定是精力最充沛的,也不是家庭条件最好的。

但很有可能会是最诚实的,可以实现他人利益的人。

如果让你卖出某个同学的10%,你不一定会选择成绩差的,也不是最穷的。

大多时候,你一定会选择那个过河拆桥、喜欢耍阴谋诡计、毫无诚信的人。

所以能力的强弱、财富的多少、智力的高低等等都不一定是衡量人最重要的标准。

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中,和靠谱的人共事,才能求得安心。

当你落魄之时,他总会倾囊相助;

当你遭人诬陷时,他总是信任你的那一个;

当你遇到突发情况时,他定会陪你一起担当。

不在你盛名时慕名而来,也绝不会在你低谷时转身离开。

言出必行,行必有果,以心换心,必得回报。

网上有句流传已久的话: 所谓靠谱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成年人的世界,人心深不可测,能遇到一个可靠的朋友实属不易,若有幸相伴一定要珍惜。

与懂你的人相处,不负此生

廖一梅的书里写着:

“人这一生,遇见爱,遇见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了解。”

网上曾有人发起一个投票:不论结婚还是交友,你觉得必要条件是什么?

最终票数最高的是: 三观相同,彼此理解。

与一个不懂你的人相处的日常是什么样的?

你说情人节别人能收到玫瑰真幸福,他说送花一点都不实在,还不如吃顿大餐。

你说假期有时间就多去看看世界,他说有花那些闲钱的工夫,还不如在家睡觉。

你说新上映的电影赶紧买票去看,他说电影院人挤人,在家看盗版的不也一样嘛。

你说想学习一些新的事物提升自己,他说都一把年纪了何必再折腾自己。

罗宾威廉姆斯说:

“我曾以为生命中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世间所有的事都可以屈就,唯独感情不能将就。

人生不过短短三万天,不如与一个知你冷暖,懂你悲欢的人在一起,远离那些让你心力交瘁的人。

《知否知否》热播时,网上热议:小公爷的家庭背景如此显赫,而且他那么喜欢盛明兰,婚后也一定会百般宠爱她,为何明兰最后却选择了顾廷烨。

很赞同一个回答:

“恋爱时有人宠着就足够了,但婚姻要找的是一个“你不说他全都会懂”、“你的想法他会理解并且支持你”的人。”

显然明兰没有选错,结局收获美满幸福。

《晚婚》里唱道: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你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文章,没几个人点开看,但你发了一组生活照却收到了无数点赞。

其实更多的人只会关心你的外在,而极少有人去在意你的喜好。

而这少部分的人,就显得弥足珍贵。

正如《刺猬的优雅》里说的那样:

“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

生命里人来人往,但你总会遇见一个懂你的人,理解你的言不由衷,明白你的悲欢苦乐。

待春去秋来,一生悄悄而过,因为有一个相知的人陪在身边,所有美好往事都有了可以言说的归处。

结语

有研究表明: 你最常接近的几个人的平均值,就是你的价值。

和优秀的人一起前行,你会变得更优秀,然后走向更远的地方;

和靠谱的人共事,事事都会平稳度过,每一步都会走得踏实有力;

和懂你的人共度一生,这一趟人间,所有经历都是值得的。

你的朋友圈,很大程度影响你的生活质量,也决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很喜欢村上春树说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点个【在看】,愿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森林,所遇皆良善,所行化坦途。

☆ 【红馆】致力于 “ 好文 ” 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