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溪文化旅游工作)
元江县洼垤乡的彝族群众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民间艺人弹四弦、唱“阿哩”,用朴实的表演、动听的调子,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将“阿哩”文化延续至今。
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元江县洼垤乡
聆听民间故事
探寻“阿哩”文化
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据元江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倪银权介绍,居住在元江县洼垤乡的彝族自称“尼苏”,他称“撒摩”或“阿卓”。
彝族先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仅开发了这片土地,也在这片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彝族撒摩人“阿哩”文化。
据了解,“阿哩”得名于彝语曲调名称,是元江洼垤彝族撒摩人在生产生活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学体裁。彝族撒摩人以这种文学体裁为媒介,表达感情,讲述彝族撒摩人的民间故事。
“阿哩”在彝族撒摩人长期的社会发展历史中用于教化风俗,是彝族撒摩人规范人生的百科全书。2016年,彝族“阿哩”入选玉溪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年,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叙事“阿哩”与抒情“阿哩”
据曾翻译过洼垤“阿哩”彝文书籍《阿哩夺堵候》和《笃慕贝哲朔》的洼垤人白仲和介绍,彝族“阿哩”主要通过讲、说、吟唱的方式,用于记忆历史、传承知识、抒发情感、表达心声。可分为“阿哩”彝文唱本和民间口头唱词,主要有叙事、抒情两大类。
叙事“阿哩”植根于彝族人民的生活中,表现其悲欢离合的爱情生活,多数有彝文记载。它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强、事件具体、篇幅较长、故事完整,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故事情节优美感人,带有神奇色彩,人物鲜明;情节曲折,故事生动,引人入胜。 叙事“阿哩”,为彝族文学的发展和清末民初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
抒情“阿哩”是恋爱的男女双方触景生情,即兴编唱的抒情调子,是男女青年在“赛歌会”上相互斗智、谈情时唱的歌。据了解,彝族青年寻找伴侣并不草率,在上山砍柴或在田里劳动中,在节日歌舞中,他们通过多次接触,互有好感,才确定是否走到一起。一旦爱上对方,就愿为对方献出忠贞的爱情,所以唱词多为倾吐肺腑之言。随着“哟……”的一声呼喊,大胆的小伙子欢乐地先上场,开口就唱,然后才是姑娘对唱。
“阿哩”文化传承有望
彝族“阿哩”的传承主要有师徒传承和社会传承两种,也有部分依靠彝文书籍传承。
据了解,洼垤乡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对彝族“阿哩”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每年举办以彝族撒摩人的“阿哩”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民间艺术活动;建设传承基地,由老艺人向年轻人传授彝族“阿哩”文化;定期对在保护传承彝族“阿哩”文化工作中作出贡献的传承人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传承人带徒传艺,举办培训班,培养年轻的传承人,形成活态传承的良好机制。
洼垤乡彝族协会民间文艺队队长、“阿哩”文化传承人方学志,先后师从过“阿哩”文化省级传承人普友来等多名老师学习“阿哩”、三弦、四弦和彝文。2014年3月方学志获得“阿哩”文化县级传承人称号。回忆起自己学习“阿哩”的经历,方学志说:8岁开始,父亲就让我边放牛,边吹笛子边跳‘阿哩’。对于还是孩子的我来说很难,不明白父亲为何这样做,后来才知道,这对歌唱时保持气息平稳有很大帮助,也因此明白了很多道理。
方学志带头组建了洼垤乡彝族协会民间文艺队,利用业余时间每月号召彝族同胞学习“阿哩”。整支文艺队共22人,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12岁。
洼垤乡彝族协会民间文艺队的成立以及撒摩“阿哩”文化节的举办,为各个村寨的民间艺人搭建了平台,也让“阿哩”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弦子一响,脚杆就痒;笛子一吹,山歌就飞”。“阿哩”架起了各个村寨文化交流、增进友谊的桥梁,有效促进全乡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END
来源丨“人文玉溪”微信公众号
编辑 丨王楚云
审核 丨瞿梦扬 马永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