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鲁迅是一座山,而张爱玲是一条河” ,未被阅尽的张爱玲 | 知书No.178

原标题:“鲁迅是一座山,而张爱玲是一条河” ,未被阅尽的张爱玲 | 知书No.178

102年前的今天,“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张爱玲出生。才华超群的张爱玲,诸多“金句”和经典作品如《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色戒》被大众所熟知,这些小说也曾被许鞍华、关锦鹏、李安等导演搬上荧幕。学界对于张爱玲的研究也不曾停止,读不尽的张爱玲,还有多少种读法?

一种完全不同的女性声音

许子东著 《无处安放:张爱玲文学价值重估》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9年6月出版

黄子平曾说,张爱玲是一个“‘五四’主流文学史无法安放的作家”。

张爱玲与张恨水、曹禺都写爱情故事,三人笔下的男女主角爱情观与故事走向却差别极大,这是为什么?张爱玲与鲁迅、钱钟书的作品皆意象丰富,却又都特色分明,原因何在?张爱玲作品中反映出的她与母亲的关系,她与胡兰成的关系,是真是假?有几成为真,几成为假?《无处安放:张爱玲文学价值重估》中许子东教授与读者探讨了诸多有趣的问题,汇集了许子东教授对张爱玲多年研究的精华,如许子东教授为读者讲述了一堂精彩的张爱玲文学公开课。

许子东在现代文学课中也曾讲到,“鲁迅是一座山,而张爱玲是一条河”,她打破了“五四”以来的基本的爱情模式,因为到了张爱玲笔下,女性满脑子想的都是“饭票”,是极现实的问题。男性讲爱情,讲《诗经》,讲“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听不大懂,只要结婚就好。张爱玲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她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女性的声音。

细读文本,沉浸进入张爱玲的世界

杨佳娴著 《细读张爱玲》文津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

飞蛾扑火的女人、瞻前顾后的男人、精打细算的长辈、命运不由自主的儿女……张爱玲的作品事关风月又看尽悲喜,在她的匠心独运下,一桩桩事关原生家庭的潜移默化、寡母对儿女的人生操控、恋父情结的潜滋暗长、男女之间感性与理性的斗争悉数登场,游走于摩登世界与变革年代,写尽了小人物之间的阴谋与阳谋,以及浮世悲欢中的永恒困境。

学者杨佳娴20年潜心研读张爱玲早期作品,以细读文本的方式,进入生活斗士张爱玲的文化世界,沉浸式感悟《第一炉香》《金锁记》《心经》《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具体篇幅的美与痛,反思“五四”以来必须直面的有关女性的新定义、新审美和新要求,重新思索情爱、婚姻和生命的意义与可能,以及大变革时代中个体生命的软弱与坚强。

张爱玲之所以成为张爱玲,很大程度上在于她笔下的故事时刻反思人性之恶,作者解读张爱玲作品的苍凉基调,也留意于张爱玲审慎的反思力,捕捉到女性的新困境:虽然可以走进西式学堂,走向工作岗位,但维持阶层、跨越阶层的最现实途径仍然是婚姻,困于家庭、婚姻、职场的女性,出路到底在哪里?

研究不止,张爱玲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陈子善 著《不为人知的张爱玲》商务印书馆 2021年5月出版

自2015年出版《张爱玲丛考》两卷之后,著名张学研究家陈子善笔耕不辍,五年间陆续对张爱玲的文学史料作了新的发掘、考证、整理和阐释,推出《不为人知的张爱玲》,为读者呈现新的发现。

作者在书中钩沉张学史料,谈张爱玲作品的手稿与装帧等内容,发掘邵洵美、宋淇、杨绛、木心等名家对她的评论,收入考订张爱玲集外著译、生平行踪、著译版本和装帧、手稿和书信等方面的文字,以及对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及其他地区文学界关于张爱玲评论的梳理,还对张爱玲友人相关编著的研读。史料扎实,立论持稳,视野开阔,作为当前张学研究最前沿的文集,给专家学者、普通读者都呈现了张爱玲鲜为人知的一面。研究多年,仍慨“此中有真义”。

书信往来,一字一句背后真实的张爱玲

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

张爱玲能和简·奥斯汀一样地涉笔成趣,一样地笔中带刺;但是刮破她滑稽的表面,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大悲”。她早年的生活并不快乐,现世的家常人生,从来无缘享受。但她把祝福与希望寄托给了夏家人。鱼雁往返,见字如面,阅读、创作、生活、病 痛、情感、体悟……书信中的一字一句,一笔一画,皆是故事背后的真实的她。《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收录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和张爱玲跨越三十余年的往复书简,其中有书信原文、珍贵影印件,还有评论家夏志清解读张爱玲真实的后半生:她在美国的生活为何不如意?晚年生活拮据和反复病痛之下的她有着怎样的心境?……

基于二人的信任,这些信件给张爱玲的晚期写作提供了一个出口。比如,张爱玲在信中自白:“我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作品让别人译实在painful。我个人的经验是太违心的事结果从来得不到任何好处。看别人翻译自己的作品,实在痛苦。但自己“眼高手低”,总是写不出也翻不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人生到了如此紧急的状态,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把不该有的累赘抛弃再抛弃,逃难一样地迁移转进,重新开始——或重新逃脱。”

作家止庵读毕说,“迄今为止,对张爱玲作品的评论,要数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相关章节最中肯,最深入,最全面,对于读者认识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和文学地位至关重要。这部《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则披露了二人数十年间的深厚交谊,以及夏志清对张爱玲的许多帮助。其中夏志清所做的详细注释,简直可以当一部文学回忆录来看。”

“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晚年困顿的张爱玲,还有作品中的细腻表达,作品外的真实人格,多年过去,人们仍然惦念她。

文/刘奇奇 审/任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