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令人落泪的故事,如何随时间成为中日民间交往的一颗珍珠? | 读书日签

原标题:令人落泪的故事,如何随时间成为中日民间交往的一颗珍珠? | 读书日签

近日,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隔世的眺望:永山央和他的中国母亲》一书,书中的故事始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和一个普通的日本人却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因为租房而有了交集。普通人在乱世中的命运令人唏嘘,相互间的种种差异如同汪洋大海的此岸与彼岸,却因了人性共同的善良与真诚,在充满恐惧和黑暗的动荡年代,给了彼此温暖、信任、关爱、庇护,乃至永久的思念……2022年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通过《隔世的眺望》中平实、微缩的口述实录,来管窥中日民间交往的时代映像。

[日]永山央 口述 [日]关口加代 译 岑献青 执笔 《隔世的眺望》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9月出版

1940年,年轻的永山央来到中国无锡工作,房东恰是北大历史上第一位女学生王兰。作为租客,永山不仅得到生活上的关照,更在精神上得到王兰的指点。有感于此,永山将王兰视为人生导师,尊称其为“义母”。半年后,永山被派往他处工作,开始了与王兰长达数年的通信。1986年,永山重返上海学习汉语并寻找失联多年的王兰,不料斯人已逝。但令他意外的是,不仅留在中国的王兰信件又辗转回到手中,他还找到了王兰的女儿,两家人的缘分得以延续。

普通人在乱世中的命运令人唏嘘,而王兰书信中超越了种族、国别的人性温暖与精神境界更令人动容。访录者岑献青女士根据对永山央的十多次采访,并结合王兰写给永山央的50多封信件,写成《隔世的眺望:永山央和他的中国母亲》此书。

王兰在信中说:全世界的人类如果没有误会,全是好朋友。

永山先生说:我希望让中国人民知道,是上帝赐予了他们这样一个伟大的女性,是上帝赐予了我这样一个精神上的母亲。

以下内容摘自《隔世的眺望》一书中岑献青女士在2018年5月写于北京博雅西园的该书的后记部分,由出版方授权发布。

这个故事从开始访录到正式出版,整整经过了十六个年头,其间至少有四个出版社见过它,但最终还是压在了我的箱底。

出版社拒绝的原因不外乎是中日关系不稳定或口述实录的读者太小众。

还有出版社希望我们将故事作为原型,改编成小说。

作为曾经的编辑,我非常理解这些出版社给出的理由。但是作为这个故事的访录者,我和关口加代的想法出奇地一致:等待。

等待认可的编辑和出版社出现。

听起来很“一根筋”吧?

1940年,日本青年永山央作为日本一家商社的职员来到无锡,因为租用王家的房子,认识了房东王兰,并按中国的习俗,称王兰为“义母”。

三年后,王兰远赴重庆投奔丈夫,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永山央在与王兰分别后的六十年里,一直在深深怀念这位他称之为“人生导师”的中国女性,并将对王兰的思念之情衍生开去,认识并帮助每一个与他相遇的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无论贫穷富有,也因此让自己对于中国义母的感念,升华为一种无族类无疆界的大爱。

这个故事在人间已经绵延了六十多年,直到我和关口加代用录音机、用文字将它记录下来。在我,是因为这个故事将我曾经了解的一些故事断片连接起来,使我感动于前辈学长的品格与温情,感动于永山央对“精神母亲”王兰的悠长思念;而在关口加代,则认为这是神的旨意,是神让她了解这个故事,要她和我一起记录这个故事。那么,我们就安心地静静地等待着“神迹”的出现吧。

和我们一起等待的还有我的朋友张冠生。

我们的访录文字第一次见诸报刊,是冠生向《东方》杂志、《凤凰周刊》推荐的,两个刊物先后都登载了访录的部分内容。那个时候,冠生正在和他的一些朋友们借用来自美国的一个概念,提出“我的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在做一些关于普通中国人的“口述实录”。所以我们的访录内容受到了他的关注。

但是,如果出版社因为种种缘故没有接受我们的书稿,他也无奈。

所以,他选择了和我们一起等待。

居然就这样“岁月静好”地过了十六年。

后来,在十六年的等待期间发生的事情,果然为这个故事添上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情节,以致我不得不以“后记”或“附录”的方式一一补充。假如当初访录一成稿就出版,将会遗漏多少内容啊!

期间,永山先生因为预感自己来日不多,坚持要在离世前看到铅印的文字,并请定居在日本横滨的林淑惠女士送来一笔钱,要在中国出一本“非卖品”。我只好请老同学帮忙,将文稿印了七十册。

这个“非卖品”说是一本“书”,更像一本刊物,因为开本比较大,又因为没有版权页,印刷也有点粗糙,怎么看都让我有点耿耿于怀。即便如此,永山先生还是满意得不得了,在东京专门请一群朋友吃饭,把这本浓缩了他几十年情感的“书”赠送给每个人。

2017年10月,冠生告知我,陈卓正在策划一个口述史丛书,他给陈卓送了一本我们的“非卖品”,陈卓居然看哭了,立刻就要约我商谈出版事宜。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又惊又喜,同时又对冠生和陈卓充满歉意,因为就在此时,我刚刚被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已安排了手术时间。

冠生毫不犹豫地说,先治病,我们等着!

11月7日,农历立冬。那天上午,手术顺利完成。

一个月后,开始长达半年的六次联合化疗。

我患上的肿瘤类型据说是乳腺癌中复发率最高而生存率最低的一种,却又因为有针对性的疗效非常好的靶向药物可用,因而被大夫称作是“不幸中的万幸”。治疗方案也很成熟,先是几种药物的联合化疗,然后是持续一年的靶向药单独治疗。按照方案,化疗周期是21天一次,每个疗程,需要去医院住一周输液,然后回家休息两周,再开始下个疗程。

大夫说得轻松,我也信心满满,甚至兴致勃勃地跟冠生说,既然如此,我可以在每次间隔的两周休息时间里开始对书稿做最后的整理和补充。冠生也高兴地说,这样最好,也许做点事情,能让你对病情的注意力分散一些。

其实我也没有太专注病情,既来之则安之,当个“好病人”,配合医生治疗就是了。但我实在是太孤陋寡闻了,根本不知道化疗对于人身体的摧残有多么残酷,它的“万恶”大大地超过了我的想象,令人了无生趣。化疗带来了一系列生理反应乃至心理反应,我终日都处在一种落入深渊的无助状态中,头晕乏力,恶心欲吐,昏沉嗜睡,焦虑心烦……即便在理智上让自己努力做到乐观再乐观,还是抵挡不住各种状况频出:无法正常饮食,满嘴的铁锈味或泥巴味;用药引起便秘,便秘引起严重出血,导致血色素低下;头发全部掉落,头皮长满红疹;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急剧下降,免疫力急速降低,以致每次化疗后都要打3~5支升白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而打升白针的后果就是骨髓受到刺激快速造血引起浑身骨骼疼痛,那种疼痛的惨烈,几乎无法言表……更糟糕的是我开始出现“化疗脑”症状:记忆力急速衰退,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精神十分涣散,无法集中精力完整地想一件事情,甚至不能看完一页文字!

如此,人都不成人样了,遑论什么“书稿的整理和补充”!

但陈卓还在耐心等待。

冠生也在等待着。

直到2018年3月底,“万恶”的联合化疗终于结束。到了鲜花盛开的五月,化疗的各种反应开始一点点消退。尽管之后还要进行将近一年的靶向药治疗,还会有各种不适,但大夫说,应该不会再像化疗时那样难受了。

最令我高兴的是,原先那些涣散的精气神儿,也慢慢地聚拢回来。

我觉得自己终于活过来了。

“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工作吧。”我跟关口说。也跟冠生说,并请他转告陈卓。

其实心里想的是,历经了这样一场生命的变故,我突然明白为什么郑富美女士直到住进医院等待手术时才终于把王兰几十封信失而复得的来龙去脉告诉我,以及为什么永山先生当年那么迫不及待非要自费出版一本“非卖品”。

他们都在生命的坎节儿上清晰地意识到,生命如此脆弱,如此短暂,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能等得起。

回想起在等待访录出版机会的十六年里,时代变幻得那么快,文化的元素也愈加五光十色。有时想起这个访录出版的遥遥无期,我也会向关口自嘲几句:我们真的很过气了哦,不会再有人喜欢这样老掉牙的故事了吧?

关口却神闲气定,她在东京一边继续着中文的学习,一边将访录文字一点一点翻译成日文,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在日本出版。这倒更像中国的一句老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明白,这个故事并不是什么宏大史诗,也没有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的情节,它不过是一位老人的口述实录,不过是20世纪动荡岁月里的一个寻常故事,不过是远久时代长河里的一滴水珠。但是我们记录下来了,它就成为那个时代的一抹印痕,成为那个时代的微缩映像,成为窥视那个时代的一个小小窗口。当我们看到一位八旬老人以朴素无华的语言叙述他积淀了几乎一生时光的思念,看到这些历经半个多世纪仍然保存完好、令人见字如面的信件,看到这些拍摄于近百年前颜色泛黄而生命依然栩栩如生的图片,以及来自那个战火频仍动荡不安年代的各种消息……我们便有了立体的、可代入的感受。

一位日本青年,一位中国母亲,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相互间的种种差异如同汪洋大海的此岸与彼岸,却因了人性共同的善良与真诚,在充满恐惧和黑暗的动荡年代,给了彼此温暖、信任、关爱、庇护,乃至永久的思念……

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故事更有温度呢?

这样的故事,不正像宫泽贤治笔下的夜鹰,竭尽一己之力,飞向银河,化作一颗小小的星星,用自己生命的光辉,照耀并温暖着身处黑夜中的我们吗?

当然,这只是我和关口的想法。那么,在不久前被这个故事感动过的陈卓呢?他是年轻人,他也和我们这些已过花甲之年的人想法一样吗?

我没有问,也没打算问。

至于读者,就像那句流传甚广的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永山央和王兰的故事,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解读。

所以,我跟陈卓说:我们只是故事的记录者,不是著作者。

但是,我们以为美丽的,必定会永远当它是美丽的。

感谢无锡的郑富美,感谢关口加代,感谢冠生,感谢陈卓……没有他们,这个故事真的就像一粒微尘,落入恒河沙数之中,将被永远掩埋。

编辑 | 刘奇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