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朱军【​读书讲稿】​读书与文化自信

原标题:朱军【​读书讲稿】​读书与文化自信

读书讲稿之五:

读书与文化自信

——在留坝县作家协会暨税务局读书分享会上的讲稿

作者 朱军

(2022年8月26日)

马克思说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当然是在说科学对人类的引领,但我更愿意认为他是在说读书。西方哲人说,书籍是人类最冷静和可靠的朋友;还有人说,书籍是阶梯,是智慧的宝库,是人类成才的捷径。还有人说,如果没有读书,我不可想象你应该怎样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就连苏东坡不是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林清玄说,“我读故我在”,“我苦故我在”,还有“我思故我在”,这些话当然也不是他一个人苦思冥想出来的,而是阅读带给他的生存智慧。

说这些,其实就是对阅读活动的热身。现在让我们怀着一颗清净妙明的心,走近阅读,走进我们今天要谈的主题:阅读与文化自信。今天主要讲关于阅读的四个话题,其实是一个话题,那就是读书和文化自信,一个是目标,另一个则是“桥”与“筏”,构成读书活动的此间与彼岸。

第一个话题,读书与文化自信,事关“国之大者”

首先,从文明和文化的演进来看,无论是东方文明的积淀,还是西学东渐以来的百年历程,读书都与文化自信密不可分。在世界文化乃至文明的积累与传播中,有一个共同的源流,那就是神话和征战。中国神话里,“嫦娥奔月”以瑰丽的想象和自由的追寻令人荡气回肠;“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则以其伟大的牺牲精神与勇毅的天下为公精神让人百世感怀。这当中,“精卫填海”与“女娲补天”则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和驰骋精神让人心生敬意。这些神话,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层面与中国人的基本精神,那就是忠勇和笃诚,以天下为己任,以及浓浓的家国情怀,无数个世纪滋养并培育着东方这片土地上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疆域。而西方世界,无数的神话传说,比如太阳神、山神、大海之神,以及力大无穷的大力之神、奔赴自由的自由女神,乃至诗歌女神,月神、草木之神、风神、雨神,也就是说万物有灵和万物有神论,让人在天地之中既有敬畏,也有飞腾,既有渺小之感,更有永恒之感。尤其是对天地和上苍,上帝与基督的崇拜,使得整个世界的人在生命之外有一个永恒的图腾,也让所有的行动受制于永恒的道德律令,有所敬畏,更有所控制。这样的文化基因,让东方和西方的人们,通过传承和阅读,一代代地积累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还有行为文化和道德文化,生生不息之中,又含着一种顺天敬地的文化方略,你面对永恒,也依托永恒,对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岗乃至每一棵草木都充满着依赖和依存之感,他们熔化在我们的血脉当中,成为行动的一部分。同时,东西方文化有一个基本的分野:亦即东方文化和文明的的儒学精神、诸子百家、道德浸润与西方文化和文明中的《圣经》滋养,还有文艺复兴。这显然是源头不同,是精神标尺的差异,也是一个对人间和世界的不同解释。当年的孔子和孟子,以入世而为天下兴旺贡献匹夫之力和文化力量的人格追求,深深地融入我们的身心,先贤如此,后来人如此,如今的我们也同样如此。即使是老子和庄子,荀子和墨子,也都是在文化的叠加之中,用出世的超然态度解释自然和人间万物,含着一冲充沛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播途径除了口耳相传,那就是经典和文化著作,通过阅读和教育的形式代代相传,让人彬彬有礼,让人在谦谦君子之风中含着勇敢和自主的态度,一步步走向远方。那么在西方世界,《圣经》是经过三百多年的积累完善,对古今阿拉伯文化乃至欧洲精神跋涉者言行的记录,是对神圣和善良的祈祷,更是一种舍身忘死、追求理想和未来的礼赞,而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是艺术的复苏,是思想的盛宴,更是科学精神的照耀。这些成果和文化瑰宝,也同样是通过书籍与文字的形式传下来,古罗马文字,英格兰文字,乃至世界语,都在典籍中熠熠生辉,成为人们接受教育、熏陶身心的主要渠道,培养着一种科学而永恒的文明精神。可以说,阅读,只有阅读,是文化和文明的烟火传递,是一种薪尽火传的生生不息,是点点滴滴的代代相袭。

其次,在中国当代政治文化和道德伦理的“四个自信”体系中,“文化自信”居于扛鼎与奠基的地位,而且贯穿始终。星火相传的中国文明,而今结出了新的硕果,那就是当中央号召的“四个自信”,在“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中,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自有其浑然一体的意义,成为一个政党和国度的特色和标志,这不用多说,自有系统的理论架构。而其中,文化自信居于基石的地位,有着负重和扛鼎的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以载道,更加必不可少。尤其是,在这涉及国之大者的理论体系中,文化是更加源远流长、更加走向深远的一脉,它不仅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遗传密码,更为一国家、一民族、一区域提供智力支持和智慧依托。比如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人类的一百二十万年发育史和漫长的自然和道德积淀史,都为一种先进制度、一种科学理论乃至一种适合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具有遗传秘籍的文化源流,成为贯穿始终的文化力量。再比如,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民族的凝聚和进步,祖国的标志和承载,都是以文化的名义呈现的,更是流变与相对固化的文化精神。而这一切,同样是以文字和文献的形式存留下来,也通过阅读和继承乃至扬弃的形式体现出来,让人知晓,令人明晰,更让人唤起某种悠远的文化自豪与自信,并在物质和精神的层面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充实并推动四个自信的内涵与外延之丰富和延伸。其兴也勃,其亡也忽,顺时应势,从容自信,互相辉映,尽在其中。而这,也大抵是作为精神和文化自信力所需要的吧?举一个例子,当年在延安窑洞里,毛主席和黄炎培先生谈到的政治周期律,如何避免,运用民主和监督,就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问题,而应该是一个文化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鲜活的实践问题,贯通在精神当中,贯穿在对于文明和文化的承接之中,当然也同样包括自我完善和自我笃信的理论和实践在内。

第三,文化自信的获得,除了一个民族的代代相袭和社会实践而外,主要依托经典的存续和阅读。人类社会的更迭和延续,新旧社会的优选和替换,通常而言主要是一批又一批人的行动,是星火燎原的奔走和实践,更是为理想而奋斗的探索与牺牲。这诚然是主要的,是一个强大的依托。可是,一个不可更改与忽略的现实是,几乎所有的文明成果,几乎所有的理论探索,呈现出来的,固化下来的,都是汗牛充栋的图书,都是壁立千仞的典藏,都是存留着的精神遗产。人们通过这些精神的经典,通过这些文明的遗产,得以阅读,得以掌握,也得到生生不息的营养。放开一点说吧,除了这些基础性的、政治经济型的层面,就连日常化的生存与生活,上至工商业,下至各个行业的技术与技能,书写的进步,文化与风俗的记载,也都同样得依托经典和书籍,天上的星辰,地上的动物和植物,家族的来龙去脉,个人的行为规范,都是如此。唯有浩瀚的书海,唯有庞大的学林,才能让这些漫长岁月积累的文化和文明果实可以存续,可以查阅,可以随时被吸纳和分享。如果你不去阅读,如果你不去汲取,甚至如果你不去涉猎一个个你不知道的精神遗产,那么你注定是茫然而糊涂的,是如同一个不识字的汉子或女子,一个不知道象形、会声、会意文字的人,一个不知道本民族文字符号的人,一个难以进入浩大图书谱系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文化和文明的薪火相传者。你可能是一个聪明人,但不大可能是精通和知晓世界文化和文明走向的智者,更不会是具有开拓精神的文化人和文明人。这就是图书和文字能够存在下来的原因和理由,也是文化和文明需要传承的源头和走向之终端意义。这也应该是一定的,没有悬念的。

第四,读书和文化自信,不仅是个人层面的事情,而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事情,因此举足轻重,牵动全局。森林之美,既在于个体树木的挺拔,更在于群体的蓬勃,个体的枝桠托举群体,群体的兴旺辉耀个体的风华;田野之阔,是每一个田畴的舒展,亦是无数的田块构成的无垠之美,线条的流畅,秧苗的鲜绿,个体的茁壮,群体的旺盛,本来就浑然一体;有一根根秧苗,一株株禾苗,才有无边的绿浪,才有希望的田野。老话说,“独木不能成林”,“细流汇成江河”,森林不拒树木,大海不择细流,个体组成群体,群体提升个体,这种将个体和群体统一起来的,就是一种万物竞相生长的活力与力量,是一种戮力同心的恒久力量。就文化而言,固然有先知先觉着,有冲破铁屋子的第一人,有不同时代的播火者,但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只有被无数的人接受,被众多的人拥有,化为民族和国家的自觉行为,才能是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就是对文化的认同和对文明的向往。你读书,他读书,无数的人读书;你阅读,她阅读,老老少少的人阅读,众人拾柴,火焰就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就源源不断,就彼此催促,成为磅礴的进步力量。尤其是当今社会,处于百年未有大变局,处于新的千年之大浪潮,孙中山所说的“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所有的民众、众多的国人都被新时代的文化和文明武装起来,方能形成无坚不摧的力量,形成令人荡气回肠的精神气场。那么,一个人的身心,许多人的身心,只有深深地植根于阅读和文化,扎根在读书和精神的畅游之中,那才是一种行走天下、奔向远方的巨大力量。对此,作为今天的主讲者,我是期待的,更是深信的。

第二个话题:阅读,人生攀援的三种境界

晚清大学者王国维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在他著名的《人间词话》中给我们树立了人生问学的三大境界。这里借用来谈读书,似乎也是可以的。

第一个境界,“昨夜小楼又东风,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一种进入学海到四顾迷茫的过程,有些苦恼,有些无奈,也有些让人深受吸引,渐渐地停留在岁月的深处。许多的时候,无数的时光,你一个人在俯仰颠连,在被书籍和经典吸引,上下追寻,左右牵连,也在一个人无所依傍地行走。此刻,你是不是诗人不要紧,你有没有财富也不要紧,但是你有书,有厚厚的书本,就可以有所依傍,稍稍地安下心来,不至于分外地焦急和焦虑。

第二个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一个付出多而回报少、探索多而形将销的时刻,你在阅读,你在探究,你在一路地跋涉,可是你的神形消融,表面地看来是在一天天消瘦,衣裳也宽了,皮带也松了,朋友和家人看见也许有些不忍,而你自己则是永远清楚你在干什么的,消瘦也好,憔悴也罢,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知识和智慧在脑海与心灵储备和云集的时候,你只能是舒展和惬意,只能是喜悦颠连。那么,这个过程将是柳暗花明之前的徘徊,将是喜出望外之前的身心排毒,它带给你的,会是惊喜,会是精神的登高,将会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妙,对此你只有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于万一,才会是一种真真的无怨无悔。不信你就试试看,那一定“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那是妙不可言的惬意。

第三个境界,“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当然是一个比方。那就是你在探寻着,你在阅读着,距离你今生今世的约定就不远了,那个美丽可爱的书中女神,那个黄金屋也好,那个颜如玉也好,那个月光下披着银纱的梦中女子,就会在你的一路寻找中来到你的面前,而且是“蓦然回首”之间,那人就在前面灯火阑珊处。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浅尝则止的,而是耐心地阅读、全身心寻找,上下探寻、左右寻觅中才渐渐低出现,那不仅仅是千百度寻觅、而是千万里的追寻之后,才会有的一种身心回馈,是夸父追日之后的彩虹闪现,是天地崩裂之时的电闪雷鸣,乃至是六祖慧能听见《金刚金》时如遭电击的喜出望外。

这三种境界,其实是从迷茫到清醒乃至觉悟的过程,亦即从低端到高端的攀援过程,是从此间到彼岸的“渡”和“筏”的过程,所有的迷茫和清醒,所有的低处和高端,所有的此岸到彼岸,构成了不断修为的智慧之路。这里借用英国作家和圣徒班扬先生的话说,就是“天路历程”,借用法国思想家和作家萨特的话说,就是“自由之路”,前者从蒙鸿到认清自然和自己,乃至世界;后者呢,则是跨越险阻的一路前行,最后抵达神圣而幸福的天堂。这里不是指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天堂,而是一种经过知识和修为之后大的自在和自由,也就是经过阅读中的指引而抵达的追月之路。用何士光先生的话说,就是手指和月亮的关系,桥与河的关系,佛家所说的“筏”与“达”的关系,也在其中了。大诗人但丁则对此说的有些神性,那就是从地狱到净界,再到天堂的过程,是迷茫的,是悲欣交织的,更是喜悦无限的。这样地说,就把阅读与人生的修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牵连。

以上的三个“境界”,诚然也是阅读过程之内在感应的一种比方,是由浅入深的过程,是渐行渐远的过程,是长此以往的努力,更是一种欲断又连的辉耀,是一个慢慢体验的身心感应和不错的过程。在长期的阅读中,你自己是体会过的,更是品味与领略过的,这里列下来,也是与读书的朋友们分享。

具体地说,有这样一些个人化的记忆片段:许多年前,有一个朋友把读书和写作称作吸毒,精神的吸毒。这个说法有些惨烈和残酷,以吸毒为例来说读书,可能有些不够雅观或雅致,可是你一旦喜欢上读书和写作,一旦喜欢在书海中浮游,那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那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那一种乐而忘返的感觉,那一种兴奋而迷醉的感觉,真的与吸毒无异。我们喜欢一本书,急于把它看完,如同喜欢一个邻家的姑娘,急于和她见面,并且一述衷肠,那种感觉真的是急切不已的。大约在我十八岁的时候,一个春节的夜晚,由于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极度喜欢,看到半夜还不睡觉;父亲几次拉了电灯,还是起来继续看书。最后到天亮的时候终于看完,还想着给一个女同学讲诉其中的故事。那一种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当年上农校的时候,同学们读书心切,在路灯下看书,在阅览室不走,在教室里乃至树荫下读书,也真的成为一种景观,至今想来虽说清贫不已,还充盈着幸福,还有喜悦。那里面有上面说的哪几种境界呢?大概有吧,即使说不太清楚,也是格外美好的一种精神享受。今天我们坐在这里的许多人,说不定就有如此的美好阅读时光,是不是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但愿我们对于阅读总是处于一种初恋般的感觉,那就是莫大的福分了!

曾几何时,我在水乡的河堤上阅读,水声悠悠,汉江苍茫,你阅读着一本小书,也窥探着一本社会的大书,不是也喜气洋洋?在农校的暑假里不回家留校读书,和一个要好的同学,一边用煤油炉子下面条吃,一边看书;那会儿没有菜吃,只有一些盐味调进面条中,那书的味道似乎就是一种调味品吧!

曾几何时,你在遥远的冷水河边,在南山的一侧,小小的斗室,枯燥的日子,下雨的时候,有些寂寞,也不无孤独,可这当中有《作品与争鸣》上路遥小说《人生》陪伴,有一本《中国近代史》和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来读,那不是同样美妙无比吗?还有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有《杨朔散文精选》在手,可以站起来读,可以做下来看,甚至可以躺在小小的单人床上,快意而痴情地阅读,圈圈点点,就更是富有而无憾了。

以上种种,就是我个人美好的读书时光,它们远去了,但又永远存留在身心的深处,没有暗淡,品味不尽!

第三个话题:阅读,文化自信的滋养之源

有时候我想,如果不把读书看成一种苦行僧式的行走,那么阅读就是一种从里到外的滋养。你沉入了,你吸收着,也在和古往今来的圣贤对话,真正地站在了巨人的肩膀,成为一次次别有洞天的壮游和生长,其幸运和幸福,其愉悦和快乐,也是不言而喻的。

读历史,自信的精神基石。你阅读历史,被时间的波浪洗涤,那应该是一次长长的精神洗礼。阅读司马迁的《史记》,阅读《左传》和《春秋》,阅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你感受到一个个古代的灵魂在激荡,会在中国古时候无数的精神疆域出入,被断代史、编年史梳理,也在以此次学习中丰富和“充电”,打开眼界,气定神闲。你阅读吕思勉的《中国通史》,读钱穆的《中国史大纲》,你会被一颗富有民族自尊和自豪感的历史线索打动,会在一次次文明的成因与走向中沉沁,你领略一切,被一切牵引,在一路的远行和回归中出神入化,浮游颠连,走向山岗,进入湖泊,更进入辽阔的一马平川。当前,你在学习党史和军史,这同样是洋洋大观的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你走进去了,就会充实和吸收,也会让自己知道来路和去路,知道你曾经所居何方,所有的人从哪里来,我们要到何处去,那也同样是一种身心托举。你阅读《世界史》,阅读《人类史》,阅读《时间史》,从古代到现代,从现在到未来,从宏观到微观,从科学集成到科学幻想,都莫不是一种身心的陶冶,还有提升。所有的过往,所有的脚步,所有的得失,还有战争与和平,民族与宗教,科学与未来,苦难和悲欢,全在一次次阅读之中凸显神形,乃至魂灵,精髓在其中,眼光也在其中。比如我们脚下的留坝,这里有张良归隐之路,有智者知止之举,有山峦的耸立,有黄石授书的掌故,更有营盘屯兵和三国练兵的历史,读山读水,知书明理怀德,就会是一个醒着的人,一个慧敏的人,一个勤思捷才的人,一个修为独到的人,一个不忘初心、笃定远行的人。

读国学,自信的口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尤以国学最为丰厚。老话说的好,“读经若吃粮食。读史若吃疏菜,吟哦诗词若喝美酒”,说的就是阅读经书如同基本口粮,而这里的经书就是国学。国学,乃一个国家的文化积淀,有了这种文化积淀,生活在这个国度之上的人才会有文化的底气,才会有文化的源流,也就是文化自信。长期年来,中国的士绅阶层对国学都是代代相传,读孔子孟子,读老子庄子,读荀子墨子,乃至韩非子、蔚缭子;这些学说可能各有抵牾,但都各有千秋,阅读进去,会让你荡气回肠,各有裨益,避免偏科偏食,从而长出一幅强健的筋骨。其中,老子的超然,孔子的温良,庄子的飘逸,孟子的善养浩然之气,荀子、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墨子的抱朴见素思维,都令人叹为观止,精神充实。即使是《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家庭常备之书,也是蔚为大观,营养不竭。有很长时间,轻视国学,国学缺失,导致许多的人没有底蕴,缺乏涵养,致使坏人变老,导致老人变坏;其实不是人在变坏,而是国学缺失之后的精神匮乏和营养缺失,从而降低了人的精神格次,人品也跟着降低了。这就是说,国学不可缺失,国学必须倡导,国学之精神,善良之本性,应该从孩子和老人乃至各个年龄层次大补特补,充电补钙,方能有歧路亡羊后有扎篱补牢之功。

读诗文,自信的凌云纵横。从《诗经》开始,历经秦汉和南北朝,到唐宋诗词,唐宋元明传奇和明清小品和文人小说,中华诗词文章辉耀千古,强健丰沛,哺育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实在是叹为观止。我们阅读《诗经》,阅读先秦文学的诸子百家,感到一种元气充沛的文明之光,一种温文尔雅的精神气脉油然而生。西汉文学、东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都是滋养丰富的。古体诗、七言诗乃至五言诗,都渐渐地发育成熟。尤其是进入初唐中唐和盛唐,乃至唐代后期的诗歌,星辰闪烁,大师云集。你阅读李白的诗歌,感到一种飘逸而超越的人格力量,想象丰富的烂漫时空,俯仰天地的诗歌世界,向我们打开了一个个优美的世界,感受到一种强健的精神疆域。阅读杜甫的诗歌,你会觉得他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的政治理想,他对国家的赤胆忠心,令人动容。杜甫诗歌,那“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追求,那“庚信文章老始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美学坚守,那“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总为邻”的诗学态度,都是令人动容的。尤其是杜甫老成持重的集大成风范,杜甫为国为民的忧患意识,使你的身心倍感激荡,进而平添一种生命的自信。杜甫活了五十九岁,半生都在颠沛,在战乱中东奔西走,居无定所,除过在成都和夔州的短暂稳定之外,几乎没有多少时候合家安定,但他用他一千六百多首诗歌的伟大艺术实践,印证了中国诗歌和中国诗人的坚贞和勇毅。李白、杜甫之外,韩愈、王维、李贺,孟浩然、杜牧、李商隐,常建、王建皮日休们,乃至众多的诗人都以其美妙的诗歌和坚定的文化自信给世人留下了丰厚的诗歌瑰宝。之后的苏东坡、王安石,陆游、黄庭坚,以及辛弃疾、李清照,等众多的诗词大家,都给我们做出了人格和文学的榜样,都让人喜悦不仅,分享不尽。那当中,文章的宝库,文化和文明的财富,都是取之不尽乃至用之不竭的。这些,你我在阅读中当然会增加满满的文化自信,还有文化的力量。

读科学,自信的短枪排炮。科学精神是人类前行的恒久动力,就文化和文明的意义上讲,科学是灯火,是助推器,更是没有完成的伟大实践。思维也好,学科也罢,还有方法,都是需要你我乃至更多的人在阅读中不断靠近和进入。老话说,“引而不发,跃如也”,那就是说对于科学的高峰,攀登者总是在崎岖之中前行的,也总是在苦战之中才能过关的,这是当年叶帅说的,“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这个过程从读书的角度而言,是需要自我加压,自我超越,自我砥砺,进而自我鏖战,才能达更加高级的层面,才能如马克思说的,不断攀登,到达光辉的顶点。读科学,有基础的,有应用的,有农工学科,有运筹生态,更有贸易和信贷,至于星辰航天,天体物理,乃至科学预测和幻想,都在其中。而今流行的数据编程,大数据管理,不是科学的前沿吗?生物工程,遗传工程,更是科学的尖端,需要有缘人去加压,去努力,才能占据高端,赢得主动。所以这里说,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还有科学水准,都是排炮,一旦打出,便是万箭齐发,那就是不可小觑,会有大的作为。在留坝,不久前看到学子的手工作坊,将本土资源、民间匠人的工艺与旅游联系起来,很有新意,这既是学习学科,更是社会实践,值得肯定和推广。

除此之外,读书也可以读杂学,吃粗粮,喝烈酒,比如诸子百家,比如易经的变与简便乃至不变,都可以阅读和学习。如此,可以让自己口味兼备,有“强劲的胃”,汲取丰富的营养,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第四个话题:多读书,读好书,文化自信的不二选择

多读书,就是持久地在人类的文化经典中获取营养。对此,有人总会列出一个浩大的读书计划(或者书单),有没有必要呢?当然是有的。可要是具体到每一个人,也应该是同中有异的。在其它的场合我讲过,不建议“头悬梁、锥刺股”地去苦读,也不建议去“恶补”一般地读书,更不建议填鸭式地“啃书本”,那样也未必会很好地消化和吸收。你站在大大小小的读书馆里,面对壁立千仞的经典,面对浩瀚无涯的书海,其实还是可以冷静下来,选一些自己需要的书,自己感兴趣的书。哪些书需要呢?那些书有兴趣呢?应该是基础方面的书,提升境界的书,让人格独立和丰满的书,还有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些滋养精神、身心垫底、才情飞扬和意气奋发的书。人的一生有限,读书的时候很长,也其实很短,选择好的书来读,伦理的,哲学的,经典的,文学的,历史的,还有传记之类的,都是可以的。但你必须去进入,去阅读,去沉沁到书的深海中,再浮游而出,把读过的书籍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智慧,将智慧浓缩为能力,成为身心的再造,成为一种全新的锻造。

读好书,就是选择的必要和艺术。全民阅读发起人聂震宁先生说,读书是一门艺术,好比有人说“当官是一门技术活儿”,其实与当官相比,读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选择图书,需要寻找你急需你喜欢同时也喜欢你的好书,这需要慢慢结缘,也需要一种从容的心态,方能有缘。古人讲,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具体到读书,就是要在阅读到一定的时候注重去粗取精,精选和精读。选好书是需要缘分的,没有缘分你可能与好书失之交臂,有了缘分就能心领神会,比如交友,比如择友,有时候是一种遇见,有时候是梦里寻找千百度,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前面说过的。但是神交已久的好友来了,你一定要珍惜,要作为终生的知己相处,否则会留有遗憾。其实读书也一样,在很多的时候,你遇见一本好书不容易,要么是书在找你,要么是你在找书,就像一首儿歌里唱的,“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笑嘻嘻,你是我的好朋友”,歌词朴素,机遇难得,书也一样,好的书籍在你的选择之中出现,也在对你的寻找之中出现,那么你就得珍惜和真爱,并且长期友好相处,方能有所裨益。

博闻强记,就是在阅读的长长旅程中,在你的阅读理解中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记住基本的文化和文明元素,记住善良和美丽的声音,记住令人宽厚与从容的文化温馨之提醒,记住让人的身心向善向好的精髓。以此为基准,汲取智慧比知识重要,心平气和比好高骛远重要,心灵优雅比外表装潢重要;如此你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大是毛主席说的,是读书人的高境界。这个过程当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积累,需要旷日持久的深入和攀援,需要持久的笃定的阅读体验,需要你真正的融会贯通,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知其一,更知其二,乃至无穷。这时候,距离你的升腾和飞跃,也就不远了。

要在阅读的同时思考提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高,看得远,让自己和这个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具有自信的文化精神和科学态度。读书的至高境界,就是进得去、出的来;就是既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让你的知识变成能力,变成源源不断的本领!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有名师指路。我们不需要饱读诗书的赵括,不需要纸上谈兵的空谈家,需要具备思维能力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干家,知与行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就能既知道梨子的构造,更知道梨子的味道,那才是读书的至高境界,也是你我此生读书和行走的最终目的。如此,就身心足矣,以文化人、自信可期,就有希望日臻圆满了。

最后,让我们用陆游的诗歌作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寥寥数语,把读书的恒久和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讲得多么到位,值得我们每个人反复思量,长期躬行。今天就交流到这里,感谢前来聆听的各位先生和女士,谢谢大家,与所有的朋友们共勉吧!

(朱 军2022,6,28写讫于山顶轩,8,25,改定)

【作者简介】朱军,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原地税系统文学创作协会主席,汉中市作协副主席。汉中市赤土岭文协微信官网首批驻站作家。先后出版散文集18部,长篇小说6部,小说集9部,诗集12部,童话集1部,累计1000万字。温和执毅,笃守文心。坚守人生,自尊放达,在自然与灵识中熏染墨香,在抒写中行走,提升生命的质量。

《赤土岭文协》微信平台编辑委员会

总顾问:王蓬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俊惠 马强 王汉喜 李汉荣 李青石 李虎山 沙建国 姚骏骊 梁中效 黄建中 庞 桥 芦雅萍 杨西藏 赵万宏

艺术顾问:武妙华 龙怡珍 陈超 黄国梁 黎 智 史延年 李大庆 何宝安

总编:熊建华

副主编:伍宏贤 王 东

执行主编:胡彦琛

编委: 罗枫 张胜利 马艳 孙芬玲 屈树东 孙斌 毛鹏举 王会林 苏值 李艳 杨杨

本期审核:张胜利,责编:马艳,序号:2365赤土岭文化交流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