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生干好一件事就不得了!”
——记第五届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获得者吉克曲布
人物档案:吉克曲布,男,彝族。彝族流行音乐开创者,彝族流行音乐领军人物。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993年组建中国首支少数民族原创音乐组合山鹰组合,1994年签约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2000年转战北京成立自己的文化公司“北京龙曰文化”。山鹰组合先后出版8张唱片,大部分作品都出自其手。如脍炙人口的《七月火把节》《走出大凉山》《彝人之歌》《土妹妹》《凉山谣》。
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凭借一张简单的磁带盒《我爱我的家乡》出道后,山鹰组合开启了自己的时代。但是很奇怪,在歌迷眼中,他们大都把“山鹰组合”和吉克曲布画上了等号。
吉克曲布那印第安人一样笔直高挺的鼻梁,加上黄种人特有的古铜色肤色和英俊的脸庞,配上当时国内首支少数民族原创音乐组合的名号,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风光一时无二,是可以想象的。
这些,吉克曲布在今天再回顾那个时代的机遇和盛况时,淡然处之。他说,那些过往,都是时代的产物,当时谁处于那个旋涡,谁都可能出彩。
“你是不是吉克曲布那个民族的?”
很多年前,在央视春晚露脸后不久,国内很多观众都记住了山鹰组合,特别是山鹰组合的核心成员吉克曲布。
从那时候起,很多观众知道“彝族”,以及彝族的主要聚居区在大凉山,就是因为吉克曲布和山鹰组合的歌曲。
吉克曲布凭一己之力,把一个民族的名字,普及给了广大观众,这样的宣传效应,在日后的岁月里,常常成为美谈。
不得不说,有时候,历史的一些主要片段是因个人魅力在推波助澜并抒写后才得以曝光。
雄鹰翱翔于崇山峻岭之中,纵观世道沧桑,海纳百川放眼未来,因其大气磅礴的气质而被世人推崇。
圈内外,人们大多以“老鹰”称呼吉克曲布。
获大奖:德艺双馨实至名归
“德为先,艺为道。不忘初心,任重而道远。怀着忐忑的心情继续努力!”
出道30年后,吉克曲布迎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大奖。
2022年3月28日,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决定,授予吉克曲布等44名同志“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接下来的日子里,会一如既往地在民族音乐文化领域,在民族文艺建设方面,继续发挥自己的绵薄之力。愿中国文艺,中国民族音乐在未来的日子里开出越来越多五彩斑斓的花朵!”
朴素的语言里,透露出吉克曲布朴素的人文初心和状态,传递出这位为民族音乐砥砺奋进的音乐人不变的情怀和坚守。
是的,“德艺双馨”是中国文艺界界定文艺工作者优劣的一把标尺,获得这一重要称号成为文艺工作者的毕生追求。
2010年,从浓墨重彩的北京回归家乡大凉山后,偏居西南一隅的吉克曲布,十多年来几乎没有再站在喧嚣热闹的文艺圈中心,但是他的艺术创作却没有停过。
回到大凉山后,一年接近20首的作品产量,让他无意中成为歌坛佳作出品圈内的常青树。而干净纯粹的个人品质,更是点缀着他与世无争,情怀满格的艺术人生。
“做音乐的人,心情要做到至简。”
一度,有些听惯了吉克曲布歌曲的人说,吉克老鹰的歌只会创作故乡、妈妈、彝族这样的歌曲,这样走不长远。但他个人的想法是这样的——
“一个人一生干好一件事就不得了,我是个彝族人,我创作彝族歌曲理所当然,我歌颂母亲理所当然,如果我对故乡和母亲都不热爱了,不眷恋了,那我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创作的歌曲又有哪些人会用心去听呢,所以,我就是要描写故乡,歌唱母亲,一个不热爱自己故乡的人,不热爱母亲的人,你还试图期待他去热爱国家和民族吗?”
做音乐:情怀一直是底色
如同一粒渺小而坚强的种子,走出固有的城堡,走向远方,走向他乡,或者,走进了众多族群的耳朵里,然后旋转之下,停驻在了他们难以开启的视觉和听觉土壤里,生根发芽,嫩绿的样子,吸引了众多目光和耳朵,抑或,渐渐引领一种新的听觉盛宴和时尚。
对于本民族发自骨子里的热爱和痴迷,让吉克曲布的音乐基调,一直围绕着民族文化的根部开花结果。
无缝对接的彝汉双语创作中透过彝族文化的薄纱,可窥见吉克曲布满怀对族人,对祖先,对母亲的挚爱,是一种从内心深处滋生、积淀后凝结而成的,彩虹般的结晶。
《我爱我的家乡》《七月火把节》《彝人之歌》《忠贞》《凉山谣》……从这些极具彝民族具象特征的歌词和旋律中,可感受得到吉克曲布对家园的情怀是如何坚不可摧,而又筚路蓝缕。
“《我爱我的家乡》宣告了彝族现代流行音乐的开始,让我们循规蹈矩的耳朵初次有了偷欢的机会。”彝族作家、诗人依乌曾经这样评价山鹰组合的首张专辑。
而首张的词曲,大都出自“吉克老鹰”(吉克曲布别名)之手。
“当代彝族原创音乐鲜明的民族特色,大多来自于对本民族独特的社会生活、史路历程与文化传统的抒叹,来自于对支系民众独特的审美心理和思想感情的表达。”“山鹰组合”和吉克曲布的贵人,原凉山州副州长、彝族文化学者巴莫尔哈先生如是说。
吉克曲布的创作核心和出发点,就是因为从本民族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传承的脉络出发而生生不息,涌泉不枯。
这是吉克曲布对音乐的一个概念上的认知。他觉得无论原唱也好,原创也罢,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我从来不会为了利益去创作歌曲,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而去偏离自己的初心,去做一些违背自己内心的作品,很少,几乎没有。因此,坚持30多年来的结果,可能也得到了听众和歌迷的认可。”
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吉克曲布是一个充满情怀的人,在他自己看来,也如此。
“的确,有些人也因此感慨说我在贩卖情怀,但是我觉得不在意,我觉得这个时代连一点情怀都没有了,那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做的这个音乐就是伪音乐。”吉克曲布一直强调一点,音乐一定要遵从内心,我们要唱自己的心声和老百姓的心声,你必须要真情实意地触摸到当下人的日子,悲喜,要触摸到一些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群的情感疼点和热点,和所谓的底层的人在一起,零距离感受到他们的温度。
被过度文艺化的“情怀”两个字,在吉克曲布这里铺张开来,重千斤万斤。
未来:会继续带领学徒们,继续创作好听的歌曲
创作是一条河流,流不尽,道不尽,融入大海,必将成为大海的一部分。
从1990年代进入音乐世界,吉克曲布至今创作了近千首歌,制作过无数张唱片。作品和其组合曾获“国内十大金曲奖”“亚洲音乐节”最佳组合奖,“全国听众最喜爱歌手金号奖”最佳组合金奖等多项大奖。
参加过央视“春晚”“秋晚”等大型文艺节目。30年来长期致力于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培养了云贵川地区许多彝族音乐新生力量,推动了彝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热心公益事业,参与发起或参与设计了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品牌项目,如《行者音乐汇》《中国彝歌会》《中国彝族年晚会》等。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参与“送文化下乡”等公益活动,为文艺助力脱贫攻坚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他被吸纳为凉山州十二届政协委员,凉山州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凉山流行音乐学会会长。
“对于未来,我始终觉得到了一定年龄,你的创作方向不会有多少改变的基因了。”但是国家给了一个如此盛大的“德艺双馨”的荣誉称号,对自己是一种鞭策和激励。
“我唯一能做的是,做一个比之前还善良、上进,格局和心胸更要大的人,这个是未来需要随时督促自己要达到的度,你要拥有这个称号就必须要无愧于心,做在前面,想在前面,不然自己的良心真的过不了关。”
“所以,未来,我会继续带领我的学徒们,继续创作好听的歌曲,创作时不会为了金钱或者一些别有用心的利益而去低三下四地迎合创作客体。”
山鹰,吉克曲布,老鹰吉克曲布,他是大山的儿子,他毫不保留地热爱着他的大凉山,和大凉山上的每一棵树,每一棵草,每一块岩石,每一粒尘埃,每一个音符……(文/图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米赢)
来源:凉山广播电视报
看完请点“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