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国际博物馆日 | 爱沙尼亚最有创意的头脑,是思想之城中的国家博物馆

原标题:国际博物馆日 | 爱沙尼亚最有创意的头脑,是思想之城中的国家博物馆

爱沙尼亚为人所知,是因为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然而,这个仅有133万人口,独立了30多年的国家,因一座博物馆而产生民族自豪感。爱沙尼亚的第二大城市塔尔图,也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古老的城市,2016年,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在这里落成。

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外景

军事基地上的“记忆领地”,是思想之城的现代地标

爱沙尼亚是个古老的国家,比如全国第二大城市塔尔图(Tartu)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13世纪。城市中绚丽多彩的教堂和商店大楼的室内结构,都为人所称道。即使这些建筑曾遭受战火,却遗存着旧日风华。

在这个文化历史名城,拥有6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的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在2016年落成。作为爱沙尼亚最大的博物馆,它被誉为思想之城塔尔图的现代地标,使国家的历史与传统得以在此延续。

博物馆名为“记忆领地”的建筑设计提案,将延续历史的巧思蕴藏其中。前苏联占领时期的军事政府基地,在21世纪已经成为无人居住的空间,设计师通过在原址基础上的扩建,纪念曾为国家独立做出贡献的先人,同时也希望以崭新的建筑和历史遗存对话,映射一个国家的过去与未来。

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原址曾是前苏联占领时期的军事基地

本着这样的理念,博物馆的外观做成了一个从3米高逐渐延伸至14米高的大斜坡屋顶,这个结构的前后两个出入口,象征着爱沙尼亚对“新”和“旧”的连结。

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的玻璃幕墙与周遭景色融为一体

一座国家博物馆,也可以通过建筑外观反应国家的风景和气候。建筑外部的三层玻璃幕墙,可以在风雪天维持室内温度,同时具备防雨功能的幕墙,在外观上如同爱沙尼亚传统雕塑图案,与周遭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

在花了十年建好的博物馆中,体验古代爱沙尼亚人的一天

早在1909年,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它的主体建筑在二战时的塔尔图战争中被摧毁。2005年,爱沙尼亚文化部和建筑师联盟,通过国际竞赛招标新馆的设计方案。来自法国巴黎的琳娜·格特姆和丹·多瑞,以及英国伦敦的图有师·泰恩携手出线。

花费了整整10年,三人才将博物馆带到大众面前,有趣的是,当时还分属不同设计公司的它们,在2016年博物馆落成时,已经一起成立了DGT事务所。事务所希望通过展览、表演和学习,让博物馆成为可以使民众集合与互动的开放空间。

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的研究和收藏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在常设展厅“邂逅”的档案和视听数据中,策展人带观众探索这片国土上从冰河时代至今,不同时期人民的生活方式。比如,如果你是生活在爱沙尼亚的少数民族——乌戈尔族人,你该如何穿衣吃饭?互动展品为参观者提供的实践体验,让观众了解爱沙尼亚各个族群的典型住宅,以及当地的风俗、语言、服饰和美食。木刻的大啤酒杯讲述着老百姓传统的节日娱乐活动,手工编织的地毯和亚麻桌布则将民众的生活还原出来。

少数民族服饰展示

爱沙尼亚民众日常生活物品展示

在历史与文化名城中,一座博物馆的魅力在于梳理文化脉络,呼应动荡的历史。2024年,塔尔图将成为欧洲文化之都,作为“南爱沙尼亚最有创意的头脑”,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将以此为契机,向世界展示这个国家的底蕴。

下一期“解码欧洲博物馆”,我们将前往希腊,透过侍女机器人、赫拉克莱冬博物馆和贝纳基博物馆,探寻一个地中海国度的文明与历史。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文章编译自网络)

文 / 武冰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