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 推荐一本新上线的好书—— 《摇滚乐全史》。
如果你想要不枯燥又全面的了解摇滚乐从出生到现在都经历了些什么,又或者想补习一下对各种音乐风格的系统认知,那看这本书就足够啦!
也许你正在寻找TA
新世纪前夕,国内出现各风格的摇滚乐队时,那段近代音乐上缺失的“文化断层”,眼看着渐渐被弥合了。
到了当下,以自省/内省为内核的年轻乐队,在新派(新迷幻、新核、新锐舞…),和后现代(后摇、后核、后金属…)等领,已经做出了独树一帜且别有滋味的原创音乐。
听得越来越多,有时候难免还是会被以下的问题所困扰。
“这支乐队到底属于什么风格?”
“新世纪的摇滚乐向汗臭味荷尔蒙挥手了么?。”
“诸多风格究竟孰优孰劣?谁是正统?”
“熟悉朋克/金属,但不明白:从‘盯鞋到后摇’、从‘新锐舞到寒潮’、以及‘数学摇滚和数学流行’到底如何聆听与欣赏?”。
又或者,“新摇滚复兴运动”到底有什么乾坤?”
这个时代背景的档口,是时候需要一本乐迷的案头书,能把摇滚诸多风格脉络,和前后关联都讲清楚。
前段时间,收到虎子寄过的新著,谓之《摇滚乐全史》,读后真是格外惊喜,金属乐头等舱也在此诚意推荐给大家!这本书是限量定制版哦,一共只出版了700本,现在只剩不到500本啦!
点击即可购买
初衷与愿景
在过往对虎子(本书作者)的对谈中,他有提到过 “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人们在音乐上思考的引子,这些以往的风格脉络,也希望能成为听众和创造者口袋里最好的储备。
把这些储备称“子弹”也好、“素材“也好,或者叫“佐料”都可以,单纯地希望能通过了解历史,去关注当下正在发声的摇滚乐队,再去窥探摇滚乐在未来的发展。
当把翻到书的第二十章《摇滚乐全新基因要素》时,下面一些文字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把手搭在摇滚乐的脉搏上,最先感受到可能是那根“求新”的强迫神经。
在求知欲的驱使下,新的风格很容易被传统元素所反噬。从而,促使这种风格不断完善和向前发展。
最终,创新的手段,也许会进入“循环再生”的轮回之中”。
在这一章的读解中,有一条被称为“导入自我评判性,扩张或重组之前的元素”的概念,也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对这一概念的论述,数学摇滚(Math-rock)被引用为是体现“扩张重组”最好的例子,这也是我在此类书中第一次看到关于数摇的内容。
拿着厚重一大本往后翻,本书以时间脉络编写的意图体现得特别清晰。其中,也能理解作者并不是一个“历史至上”主义者。
而顺着这个“扩张重组”的概念看完全书,不禁想起了摇滚乐在当下的发展。其中值得去思考的,无疑是诸多风格之间的紧密瓜葛。
无论去重温前卫摇滚、硬核朋克、新浪潮、无浪潮、乃至德国泡菜摇滚等实验新奇创新手法,还是后核、情绪核(EMO),甚至是后金属的发展与后摇、盯鞋、数摇之间奇妙瓜葛...
当看到二十一世纪的章节,像新摇滚复兴运动(The New Rock Revolution),新世纪、新迷幻、新锐舞,再从寒潮看到到当下数学流行(Math-pop)时,对于新旧时代的转变,正如这本书引言篇所提出的定义:摇滚乐——新世代与守旧派的冲突。
读完这些章节之间的脉络联系,作者又把这样的思考拽回到开篇引言的定义。读的时候,不禁感慨:这样的设计真的很妙,着实有环环相扣,一脉全通的畅快感。
然后再去思考“扩张重组之前元素”的含义,也许真的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更具开阔性地去看待当下摇滚,以及去窥探它在未来的发展。
点击即可购买
特别限量定制版
本书目前共有两个版本,在此为想为更精致的你推荐限量定制版。
区分于通贩版本,限量定制版的封面为雕花烫金设计。 其背面的摇滚生命树上,结满了摇滚乐风格的“果实”(书中有详解)。
这也体现了整本书的脉络: “以思考为根,以时间发展为主干,以风格为枝,以重要乐队为叶”。
正面的设计,让象征东方图腾的龙化身乌洛波洛斯。这象征了“摇滚乐之不死之身”,同时具有“自我参照”或“无限循环再生”的寓意。
而让东方龙图腾去围绕着“摇滚生命树”,正是象征和给予了“摇滚未来在中国”的美好愿景。
收藏这个版本,算是大家共同为此愿景助力,故在此诚意推荐!也借此谢谢每一个支持者!
章节选读
好了,不多说了,再摘一段书中对新世纪章节的描述:
“对于传统乐迷来说,看21世纪的摇滚乐心情会很复杂。有时候不免会有这样的疑问:论摇滚,二十一世纪真的是新世纪么?
摇滚乐似乎不再愤怒,也不再反叛和批判什么;而新生代的乐队似乎总是循环咀嚼上世纪的东西;
躁动和歇斯底里也似乎都留在了上个世纪,内省式的沉稳,更多内在感受和氛围体现,成了新世纪摇滚创作的主题。
一直与摇滚绑定的新青年一代,似乎已经向汗臭味荷尔蒙挥手了。所以,“摇滚乐已死”,或“摇滚不死论”才会频频被提出”...
对于这些新旧时代的观点,正如这本书引言篇所提出的定义:摇滚乐——新世代与守旧派的冲突。
这也值得思考,所谓究竟摇滚乐的发展,到底是缺失创新更可怕,还是没了传承更要命?
从中也能看出,作者并不只是“因为三十年前的东西,就强加些历史性的研究价值”,而“ 希望透过历史去重视当下的摇滚”,应该才是这本的撰写意图。
同时,摘掉诸风格孰优孰劣的有色眼睛,温故而知新地去认识传统风格,这样人们自然会理解,过往风格的魅力自然不会随着时间而风化。
而当下的摇滚,在创新的道路上储备更多过往的素材,那根强迫的创新神经才不会崩掉。
也许,每一个拒绝停止思考的人,都应该翻开这本。
点击即可购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